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MH370失聯:真相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8 11:38:28  


 
   然而信息發布的混亂,和種種的匪夷所思,並未因政府的介入而告一段落:此後幾天裡,“上午傳謠下午辟謠”的“MH370規律”並未被打破;政府一邊強調沒有刻意隱瞞,一邊承認“軍方仍有敏感信息未公布”;前腳說飛機與衛星聯繫時可能已降落,後腳說暫不適合對家屬發表致歉聲明,讓家屬心意難平。而“飛機到底在哪兒”的“猜謎”也愈演愈烈,搜索範圍從最初的泰國灣、馬六甲海峽,到安達曼群島周邊的印度洋,最後擴展到北起中亞、南到南印度洋的“兩條弧線”範圍內,覆蓋面相當於小半個地球,甚至俄羅斯、烏克蘭、蒙古等國,也被馬方和一些媒體、分析家堂而皇之地搬上了台面。

  在這種混亂局面下,乘客家屬的耐心正在耗盡。在3月19日馬來西亞當局召開的發布會上,幾名中國家屬代表舉著橫幅到場抗議,指責馬方“每天發布自相矛盾的信息”,而隨後馬警察強行干預家屬和記者見面,引發了更大混亂。馬方次日對此表示遺憾並下令調查。 

   真相到底在哪裡?

   最初人們對失聯客機的下落,一般定位為“墜毀失事”,但很快,各種各樣的“推理版本”便層出不窮。

   最早被發現的疑點,是兩名歐洲公民—奧地利人克里斯汀·科澤爾和意大利人路易吉·馬拉爾迪並未登機,而是被人冒名頂替,盜用者都是在南航客服用泰銖購買的機票;進一步調查發現,“冒名上飛機”的乘客可能多達4名甚至更多。一些人開始懷疑,這些冒名頂替者可能和恐怖組織有關,客機可能系遭到恐怖襲擊。

   但這一“發現”很快引發不同意見。不少人指出,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南亞,是“蛇頭”肆虐的大本營,通過真假護照並利用轉機的機會,“接力”幫助“人蛇”輾轉偷渡歐洲申根國家,是這些“蛇頭”的慣技,未必和飛機失聯有關。

   幾天後,調查有了結果,僅有的兩名冒名頂替者系伊朗人,“掉包”是為了偷渡歐洲,和已完成偷渡的家人團聚,“看上去不像恐怖分子”。“恐怖襲擊說”暫時消停,失事墜毀再度成為議論重點。

   3月12日“疑似調頭說”出現後,隨著總部位於英國的飛機發動機廠商羅爾斯·羅伊斯“被爆料”MH370航班的數據傳輸功能失效(1時07分)早於應答機被關閉(1時21分),以及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提供機載ACARS系統曾響應衛星“呼叫”的具體時間、方位信息,馬方最終確認了飛機曾調頭、可能留空時間長達7個半小時等關鍵信息;媒體上也衍生出“飛機可能墜毀在中亞或蒙古”、“可能被劫持到安達曼群島或迭戈加西亞島”、“可能在索馬里或中吉邊境”、“可能墜落在南印度洋”等猜測性報道。

   由此,飛機命運的“大討論”再度轉移到“人為因素”上。熱衷政黨政治、與失聯前一天剛被判監的反對黨領袖安瓦爾的兒媳是遠親的機長扎赫裡·艾哈邁德·沙阿;曾邀美女進駕駛艙熱聊、父親是地方高官的副駕駛法裡克;據說曾在土耳其受教育、去瑞士學飛機發動機知識的某乘客,紛紛上了懷疑榜。馬警方發言人哈立德·阿布和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的最新口徑,是“警方正考慮劫持、破壞、恐怖主義、飛行員和其他人心理健康問題等各種可能性”,並且“仍未排除乘客更改飛行程序的可能”。

   因飛機失聯後曾高難度地“戰術躲避”雷達、並沿一個個導航點曲線航行,而副駕駛並未要求與機長共同執飛此次航班,相對來說機長嫌疑更大。3月18日有消息稱,從機長家中搜出的模擬飛行器顯示,這位1981年加入馬航的老牌飛行員曾反覆練習印度洋附近的5個機場跑道起降,且部分模擬器數據在2月3日被删除;FBI已介入調查,並拿走飛行模擬器硬盤。但正如澳洲航空安全專家德斯蒙德·羅斯所言,機長家裡有飛行模擬器本身並不像媒體渲染的那般詭異,因為許多機長都會在征得同意後在家安裝這種設備。在此問題上,馬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在沒有更多證據前,只能假定機長無辜”的說法,反倒是合理的。

  3月20日上午,澳大利亞海事局表示,在距離澳西南海岸2350公里左右的南印度洋上,發現了兩塊疑似和MH370有關的物體,其中一塊有近80英尺範圍,另一塊較小,美、澳、新西蘭的幾架飛機已飛往核實。但正如澳大利亞海事局應急部門負責人約翰·楊所指出的,這也許有價值,但“也許不過是墜海的集裝箱殘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