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赴日旅客激增80%不蹊蹺

http://www.CRNTT.com   2014-11-24 11:51:55  


 
  經濟議題爭論為安倍轉移視線

  經濟議題爭論的升溫正好符合安倍轉移輿論焦點,極力回避集體自衛權立法、特定秘密保護法、重啟核電、普天間機場搬遷等諸多沉重政治課題的預期。而對於諸多宏觀經濟數據的“不祥之兆”,安倍顯然也有所準備。

  首先,近一段時間東京證券日經平均股指維持在17000點以上的水平,日元則一路跌到1美元兌118.86日元。這種股市繁榮和出口企業利潤持續擴大的局面成為安倍抵擋“安倍經濟學”失敗論的有利依據。

  其次,安倍還有諸多為“安倍經濟學”延續壽命的“金錢把戲”。比如,在之前宣布推遲繼續提高消費稅的同時,明確不放棄且不再推遲增稅計劃,以期刺激國內消費意願的同時穩住國際上對日本健全財政的信心。又比如,將減輕生活必需品稅率等寫入與公明黨的聯合競選公約,同時醞釀兩三萬億日元的追加財政預算,重點從減輕居民生活開支、扶持地方、促進女性參與社會生產、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等方面實施補貼。再比如,提高公務員工資、明令大企業盡快提高員工薪酬。另據報道,日本銀行維持“兩年物價上漲2%”目標,繼續配合“安倍經濟學”的立場尚未發生改變。10月底,日本銀行推出近20萬~30萬億日元追加量化寬鬆措施的同時,日本政府同時釋放幾乎等量的公共年金入市,在當前股價相對高位的態勢下,預計這筆收入相當可觀,也將成為為“安倍經濟學”打氣充血的“大血包”。

  總而言之,安倍能否再次在選戰中獲勝,還要看日本精英階層乃至廣大國民在自己國家經濟建設的短期現實利益和長遠目標之間將作出何種選擇。

  境外遊客“救”了日本零售業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國內個人消費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來自包括中國、韓國等周邊國家的赴日遊客為“安倍經濟學”慷慨解囊的熱情卻在不斷高漲。日本媒體報道,截至今年10月,赴日外國遊客總數已突破1100.9萬人,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全年有望達到1300萬人的預期總數。其中,客源地區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中國台灣地區、韓國和中國大陸地區,遊客數量分別是238.12萬人、224.54萬人、201.18萬人,同比上升幅度分別達到26.4%、6.8%和80.3%。

  日本觀光廳統計,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遊客僅今年第三季度在日本的消費額就達到1847億日元,占外國遊客在日總體消費的三分之一,人均消費額達到23.6萬日元。

  日本媒體不禁發出“中國觀光客數量強勁回復”、“今年4月提高消費稅後,日本零售業界苦苦掙扎,外國旅客的存在感正在上升”的感慨。而一些日本媒體則依然樂此不疲地批評中國遊客“不守規矩”、“不懂禮儀”。

  顯然,如果沒有中國與韓國這兩位慷慨的鄰居,“安倍經濟學”的處境恐怕將更是雪上加霜。由此也可看出,安倍之前屢屢拋出改善關係意願,急於實現與中韓國家領導人會晤的良苦用心。 (本報東京11月21日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