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智庫雜誌:台灣年輕世代緣何缺失中國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5-08-29 00:06:07  


 
  (三)價值分歧。美國學者威廉·布魯姆(William Bloom)認為“國家認同”不是一組價值,而是人們分享這個價值的程度。認同的界定必然要以價值觀的認同為核心,從而政治認同的核心就是價值觀的認同,在“我們是誰”的不斷追問中,群體真正認清自己的身份,從而發現自己的價值與意義。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探索民族復興的過程中,台海兩岸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台灣的年輕世代生活在民主化成長階段,理所當然對台灣民主和自由有高度的自信和認同,產生對民主過分的優越感。由於“人們一般很少接觸那些和他們相信的東西不一致的信息”,他們對大陸“威權體制”與“人權自由”有高度疑慮,不能接受當前大陸的政治體制,認為大陸沒有台灣那樣重視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除政治價值分歧外,兩岸之間的文化價值和生活差異更是讓台灣年輕人不願意接受與大陸融合的關鍵。受中華文化“一元中心——邊陲觀”的影響,台灣民眾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之間,逐漸選擇以“邊陲”台灣作為他們認同的政治符號,放棄了對“中心”中國話語權的爭奪,這也是導致年輕世代無法從政治上認同國家的文化選擇因素。

  (四)認知結構障礙。所謂認知結構,是指在感知和理解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的一種心理結構,是個人的全部知識的內容和組織。人的思想接受和認同行為,總是會受到自身已有認知結構的影響和制約,並按照自身已有的“思維定勢”接收、過濾、核對總和傳播相關信息。台灣經過幾十年的社會融合、經濟發展和政治改造,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逐漸塑出以台灣為主體思考空間和民粹邏輯,年輕人剛好在李登輝、陳水扁修改歷史教科書、灌輸“台獨”理念的環境下成長,造成年輕世代認知上對中國的“空白”,不再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識與認知。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台灣是一個“國家”,中國是另一個國家。此外,年輕世代自身的認知結構還處於發展上升階段,對民族和國家歷史的知識和理解水準有限,辨別政治是非的能力不足等,都是阻礙青年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歸屬和“國家認同”的不利因素。

  (五)外界因素干擾。當代國際社會受全球化影響,“國家認同”危機已成為影響各國政權合法性和穩定性的普遍問題。台灣年輕世代雖然是群體“國家認同”的主體,但他們不可避免地面臨消費主義思潮副作用的衝擊。消費主義語境下,追求“小確幸”的台灣“草莓族”鍾情於去政治化的“純粹消費”,被變化不定的消費商品或明星、廣告和科學幻想人物的媒體圖像的“個人化”、“符號化”所左右,年輕世代往往自覺和不自覺地以此弱化或代替民族和國家等的集體認同,從而削弱對“國家認同”的追求。此外,美、日等國對兩岸發展的干預、不確定的政治事件以及兩岸食品安全問題等,都有可能造成台灣年輕世代對中國認同度的波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