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大可:應實施五大工程 增進台胞民族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9-06-26 00:28:58  


 
  第二是在上杭縣設立“閩台客家始祖園”。台灣客家人具有深厚的客家始祖情結。閩西有豐富的客家祖地文化資源:寧化石壁被稱為“客家祖地”;武平縣的均慶寺是台灣客家定光古佛信仰的祖廟;上杭縣“瓦子街”被許多海內外客家人認為是他們上祖外遷前的“祖地”,“李氏大宗祠”“丘氏總祠”則被東南亞客家人認為是李氏宗親、丘氏宗親的“大本營”,近20位“客家始祖”與上杭縣有密切關係。建議設立以上杭縣城為中心、稔田鎮為龍頭,包括臨城、白砂、東一路鄉鎮和中都鎮、下都鄉為一體的“閩台客家始祖園”,將其打造為台灣客家人心中的聖地。與“瓦子街”銜接,在縣城修建始祖宗祠、始祖文化博物館、始祖塑像廣場等。將閩台客家始祖崇拜景觀集中,既便於觀光旅遊,更利於滿足外遷台灣裔孫們尋根謁祖的願望。

  二、共享宗族親情工程。劉大可建議,其一是建設閩台族譜大平台,延續閩台共修族譜傳統。閩台歷來有宗親共修族譜風氣,1987年後更加興盛。台灣族人分擔編務、承擔費用,推出了“大成譜”“合譜”一類新版族譜。2007年漳州市成立了漳台族譜對接展館,展出兩地民間族譜近700册。龍岩市舉辦了“閩台淵源關係族譜展”等活動。上杭客家族譜館收藏了131個姓氏、1800多部2萬餘册的客家族譜,吸引了許多台灣客家鄉親前往參訪、讀譜、尋根。2009年上杭客家族譜館承辦的客家族譜赴台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可在加強藏館設施建設的基礎上,與福建師大閩台研究中心、福建省委黨校閩台研究院合作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提升客家族譜館的歷史厚度和研究品位,將其打造為集資料建設、學術研究和尋根旅遊為一體的閩台文化交流大平台,並牽頭在更大範圍推動兩岸姓氏宗親族譜的對接與編纂活動。

  其二是建立常態化機制,鼓勵尋根謁祖活動。1987年台灣當局同意“凡大陸有三等內血親、姻親或配偶的民眾”赴大陸探親。由此,引發了台灣民眾“返鄉探親”熱潮,進而向共同修建祖祠與祖墳、共同祭祀祖先等“尋根謁祖”衍變,將兩岸民眾宗親聯誼推向熱潮。近年到上杭祭祖的港台海外後裔中,丘氏同胞1500多人次、“張化孫後裔”7萬多人次。有的台灣同胞先後數次率領宗親組團回祖籍地懇親祭祖。我們要順應民心,建立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幫助兩岸宗親輪流以祭拜始祖等形式開展交流。一方面鼓勵福建宗親入島增進交流,另一方面要舉辦相關活動吸引台胞回鄉共修始祖祠、始祖墳,共同主持春秋兩祭。

  三、姻親延續工程。劉大可具體解釋說,其一是鼓勵閩台通婚,壯大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力量。兩岸通婚將“兩岸一家人”和“兩岸一家親”融為一體,是兩岸社會融合的象徵與嶄新境界,有利於兩岸民眾的文化認同與情感融合。由於“五緣”關係,閩台通婚現象突出,1989年大陸第一例涉台婚姻就在福建登記,1993年起通婚人數穩居全國首位。作為涉台婚姻大省,福建應順應兩岸通婚的新特點、新趨勢,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鼓勵兩岸通婚,不斷擴大“婚姻—親戚—血緣”親情鏈條,使歷史延襲下來的“閩台一家親”變得“親上加親”,從“遠親”多到“近親”多。

  其二是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為閩台婚姻家庭提供便利。為“台籍女婿”“台籍媳婦”辦理特殊身份證;為台胞在入學、就業、創業、就醫方面提供優惠待遇;允許兩岸婚生子女落戶福建後再享受台胞待遇。廈門從2006年開始,在一些重點學校和熱門學校開設台生班、預留一定名額統籌安排台生入學;規定台生高中招生實行加分照顧;設立台生獎學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台生予以資助。建議將廈門市的台胞子女政策擴大到全省。

  四、信眾親近工程。劉大可指出,一方面是將民間信仰交往打造為增強兩岸民眾親情的橋梁。民間信仰交往是改革開放後兩岸除商業交往以外最為頻繁的一種文化交往,也是增進文化認同的重要途徑。台灣民間信仰大都源自福建,從湄洲祖廟分靈到台灣的媽祖宮廟達500多座,信眾1000多萬人。台灣其他民間信仰的祖廟也多在福建,如清水祖師的祖廟在安溪清水岩,保生大帝的祖廟在廈門的青礁慈濟宮和龍海的白礁慈濟宮,三平祖師的祖廟在平和三平寺。而台灣客家人信奉的定光古佛、民主公王,其祖廟分別在閩西的武平、永定等縣。這種共同的民間信仰,是台灣同胞認同中華文化的表現,我們要將民間信仰的交往作為連接兩岸民眾的橋梁,將“神緣”牌打成“人緣”牌,增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另一方面是擴大閩台小眾民間信仰交流,做深做細特定區域基層民眾工作。以往有關方面比較注重閩台大神大廟之間的交流。實際上,閩台小眾民間信仰的交流也十分熱絡,如閩台客家慚愧祖師信仰、定光古佛信仰、民主公王信仰的兩岸互動等。與大神大廟相比,小眾民間信仰比較貼近特定基層民眾,與特定區域族群相聯繫,更能夠滿足普通民眾的精神慰藉。更重要的是,小眾民間信仰往往與祖先入台相伴而行,入台後又成為移民同鄉凝聚的紐帶、祖籍原鄉的象徵、日常生活的守護神。鑒於此,應充分重視小眾民間信仰的作用,在鄉鎮村成立涉台小眾民間信仰理事會,適當因應台灣同胞到祖廟進香朝拜的需求,修復相關宮廟等活動場所;出台舉措推進閩台廟際互訪、輪流舉辦廟會等交流活動。

  五、根親文化建設工程。劉大可認為,閩台民眾的族譜記載與口頭傳說大多聲稱其先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這是閩台民眾稱羨中原先進文化的一種心理反映。這種文化心理使得閩台地區的民俗文化到處展現出中原文化的風彩,也為中原文化在閩台地區落地生根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改革開放後,台灣同胞回到福建尋根謁祖,在與祖地同胞共修祖祠、祖墓、族譜活動中,更加深了對根、祖、脈的認同。進而追尋祖先遠源,得到的結論往往是“台灣之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前在河南,台、閩、豫1000年前是一家”。固始傳說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的符號,關乎眾多台灣同胞的尋根情、故鄉夢。因此,河南省固始縣從2008年起每年舉辦唐人故里·閩台祖地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福州市在2008年後兩岸王氏宗親多次同祭閩王王審知,2009年閩王金身首次入台灣本島巡安。因此,有必要從“固始尋根”的概念出發,一方面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分別建立豫閩台尋根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在河南固始縣整合中原固始根親文化資源,做大做強“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進一步推動兩岸民眾的尋根活動,從而進一步密切兩岸民眾的同胞親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