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中美戰略博弈將深度相持

http://www.CRNTT.com   2023-01-26 00:15:11  


 
  11月8日,美國中期選舉正式拉開帷幕。美國統治精英顯然重視此次中選,系統性投入海量資金試圖左右選舉結果。據專事美政治資金跟蹤的非營利組織“公開的秘密(open secrets)”初步統計結果,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費用高達167億美元,成為史上最貴的中期選舉。從選舉結果看,花錢多的候選人大多獲勝。⑤經過十余天的投票與計票過程,本次中選結果在11月下旬基本明朗:100個參議員席位中,民主黨率先獲得50個席位,保住參議院優勢;435個眾議員席位中,共和黨翻轉獲得221個席位,贏得眾議院優勢。國會政治態勢由民主黨占據兩院變為民主黨占據參議院,共和黨占據眾議院。

  本次中選的結果耐人尋味:根據過往歷史,在位的執政黨往往會在國會選舉中遭遇反對黨明顯的席位翻轉;1934-2018年的歷次中選結果顯示,總統所在政黨平均在選舉中失去28個眾議員席位和4個參議員席位。⑥然而,共和黨在此次中選中卻贏數有限,未能掀起“紅色浪潮”,使得選後出現民主黨“小輸尤喜”,共和黨“小勝似輸”的特殊政治景象。這種“半僵局”的分立態勢將給美內政外交帶來顯著影響:

  就內政方面來看,拜登和民主黨憑藉參議院優勢,可以繼續推進有利於自身的人事任命。但是,拜登若再提出需要兩院一致通過的重要立法,則恐將遭遇眾議院共和黨人的嚴厲阻擊。共和黨人正因沒能在國會“大勝”而惱火,更會利用手中僅有的眾議院優勢來對拜登實施“反向布局”。中選之前,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就拋出一份名為“美利堅承諾(Commitment to America)”的政綱,旗幟鮮明地與拜登政府的政策議程形成對立,並明言今後將在眾議院對拜登政府的“施政問題”展開調查和問責。不難想見,拜登政府的國內議程可能迎來收縮期,兩黨關於國內政策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就外交方面來看,拜登政府實施的自由國際主義戰略將面臨黨內和黨外更加直接、強力的挑戰。此前,拜登大舉恢復在特朗普執政時期遭遇重挫的自由國際主義戰略,重新強化美全球同盟網絡,並構建了諸如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等新型同盟機制。然而,烏克蘭危機給全球安全環境帶來深刻變化,拜登政府的援烏策略儘管初期俘獲了一定民意,但隨著危機呈現長期化,這一策略逐漸招致民主黨內反戰的激進左翼和共和黨內持孤立主義立場的右翼分子的不滿。凱文·麥卡錫明確表示若共和黨得以在中選後控制眾議院,就會限制對烏克蘭的援助。更具戰略性的一個判斷是,鑒於共和黨多年來一直標榜在外交和國家安全領域比民主黨更為“強勢而可靠”,拜登政府可能在政治壓力下維持甚至升高對外政策的對抗性,以此服務黨派博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