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清華“非升即走” 大學教師優汰劣勝?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因為之前簽訂合同中規定“就職9年未評職稱的老師必須離職”,從2004年起任講師的清華大學教師方艶華如今已到最後期限,五天裡,幫助方艶華請願留任的畢業生來信有50多封。“非升即走”制度再次陷入爭議:當“非升即走”成了“學術GDP崇拜”的工具,不僅帶來急功近利、學術造假、科研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更導致優汰劣勝的“劣幣驅逐良幣”,大大降低教學質量,損害學生的正當權益,令人深思。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大學教師“非升即走”是否合理?

  今年4月,清華大學校方決定不再續聘外文系講師方艶華後,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畢業生發來的共計50多封請願書,希望將這位好老師留在教學崗位。   日前,方艶華已與校方達成一致,轉崗為職員。20年前,清華大學就開始實行“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在這些年裡,不少教師因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術研究成果以提高職稱而離開清華。   7月29日,方艶華向早報記者表示:“這件事對我(而言)早已過去了 …【详细】

警惕“非升即走”逆淘汰講台好聲音

  時值7月,清華大學新一批教師續任、解聘工作已經完成。校方大概沒有預料到,方艶華老師的轉崗和閆浩老師的離開引發學生熱議,50餘封學生請願書反對解聘老師。1994年,清華出台規定,講師、副教授在規定時間內學術成果不足以提高職稱,應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後來調整為非升即轉,對那些走不了的人進行分流。   “非升即走”政策不唯清華獨有,不僅在國內各大高校均已實施,在歐美高校,包括“分級流動” …【详细】

好制度要能留住好老師

  1993年,清華大學開始試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規定,講師、副教授在規定時間內的學術成果不足以提高職稱,應自行走人。今年4月,清華大學決定不再續聘外文系講師方艶華,此舉引發世界各地畢業生發出的50多封請願書,校友們希望將這位“因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導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師留在教學崗位。   清華“非升即轉”的人事制度,借鑒了美國一些高校採用的tenure-track制度。它源於1915年,美國 …【详细】

“非升即走”讓老師的路越走越窄

  因為之前簽訂合同中規定“就職9年未評職稱的老師必須離職”,從2004年起任講師的清華大學教師方艶華如今已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後期限。五天裡,幫助方艶華請願留任的畢業生來信有50多封。   不僅是清華大學,眼下“非升即走”制在國內很多高校施行,其核心理念就是“分級流動、末位淘汰”,教師在約定聘期內不能向上一級晉升職稱則不予續聘。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通過制度設計鼓勵競爭、促進流動,保證最優秀 …【详细】

教師“非升即走”,畸變的優勝劣汰

  一面是學校不予續約,一面是學生聯名力挺,再一次讓公眾的目光聚焦到清華“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上。   50多封學生的聲援信,能否證明方艶華等的教學能力?而這種能力,又能否對衝其五年間在學術上的無所作為?凡此種種,想必無人能給出精確回答。此事中,更多的時候,人們只是基於對弱者的同情、對官僚化大學的反感,來進行自己的道德判斷。如今的局面裡,似乎大家都默認方艶華等老師理應獲得一紙聘書,而其理由則 …【详细】

“非升即走”:升的是誰走的是誰

  清華推出“非升即走”政策,用意是激勵教師積極向上,但這一政策在實行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卻有目共睹。首先,這一考核指標雖由行政主導制定,重視的卻是教師發表論文、申請課題、獲得經費等顯性成果,而作為大學教育主體的教學活動卻基本居於次要地位。其次,行政職能部門直接對教師的考核,這裡並不包括教師同行評價和學術共同體評價。這反過來只會迫使很多教師主要精力就是申報課題,炮製論文,包裝成果等,還直接催生出學術的 …【详细】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非升即走”

  在清華大學,方艶華和閆浩這兩名青年教師均以“講課講得好”深受學生喜愛。獲悉方艶華老師被解聘後,有清華畢業生發起請願活動,請求學校留任這位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教師。僅僅5天時間,幫助方艶華請願留任的畢業生來信就有50多封,其中,2011屆畢業生王蕾的請願書在人人網廣泛流傳:“評價一個老師時,最有發言權的難道不是她的學生嗎?”   方艶華們進入清華任教之時,與學校簽訂的聘用合同中均有“非升即走” …【详细】

“非升即走”制為何水土不服

  據報道,清華大學近期完成了新一輪教師續任或解聘工作。清華執行“非升即走”政策已有10餘年,每一輪都有部分教師因達不到要求而被轉崗或解聘,今年這一次被轉崗或解聘的教師中有數位為學生公認的“好老師”,引發部分學生向學校請願,希望能留住好老師。   “非升即走”制度,其本質就是一種淘汰制,是“良幣驅逐劣幣”的選優制度。然而,清華此次被這一制度淘汰掉的,包括了被稱為“清華第一助教”的年輕講師,和 …【详细】

浮躁的大學造就教學與科研矛盾

  中國教師角色正遭遇挑戰。傳道、授業、解惑作為教師之職責主要體現在教學之上,但當代國際最先進的綜合型大學的主要價值在於基礎研究。所以世界上先進的綜合型大學往往更重視教師、教授的科研能力與科研成果。兩種理念的碰撞造成了許多困惑。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什麼才是適合中國的教育。   清華大學女教師方艶華教學出眾,不過卻因忽視科研而一度被要求清退。在全世界畢業生的請願之下,如今至少保住 …【详细】

“非升即走”怎麼成了霸王條款

  1994年,清華出台規定,講師、副教授在規定時間內學術成果不足以提高職稱,應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後來調整為非升即轉。   人事制度是現代大學內部制度的核心,“非升即走”也好,“多級分流”也罷,這類從美國舶來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儘管早在二十年前就引入我們的高校,對於建立教師激勵機制確實頗有成效。但在行政化色彩濃厚的高校中,人們在潛意識裡還是將高校教師視為“單位人”而非“社會人”,“非 …【详细】

“非升即走”有違學術精神

  時值7月,清華大學新一批教師續任/解聘工作已經完成。校方大概沒有預料到,方艶華老師的轉崗和閆浩老師的離開引發學生熱議。“非升即走”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學生對教師評價體系的發言權有多大,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   高校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優勝劣汰的教師評價體系,本來無可非議。問題是,清華大學執行“非升即走”和“非升即轉”的政策,存在重職稱輕能力之嫌,有違學術精神。這也是方艶華老師“被轉崗”、閆浩 …【详细】

“非升即走”製造功利學術

  據清華大學學生刊物《清新時報》報道,4月初,清華大學外文系講師方艶華在外文系通過述職答辯,但因為之前簽訂合同中規定“就職9年未評職稱的老師必須離職”,因此,從2004年起任講師的方艶華如今已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後期限。這一消息被外文系2011屆的學生偶然獲知,隨後幫助方艶華請願留任的畢業生來信有50多封,並在網絡廣泛轉發及評論。大學實行的“非升即走”制度再次陷入爭議。   首先要感謝這批 …【详细】

“非升即走”與學術GDP崇拜

  所謂“非升即走”,指在一定聘期內,如果教師不能向上一級晉升,學校則不予續聘。這本是一個旨在鼓勵競爭、促進流動、優化師資力量的人事管理制度,卻在現實操作層面有時異化成了“學術GDP崇拜”的工具,不僅帶來了急功近利、學術造假、科研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更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損害了學生的正當權益,令人深思。   儘管我們一直強調科研和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但當前一些高校教師身處的現實是 …【详细】

高校重研輕教需轉型

  7月,清華大學新一批教師續任(解聘)工作已經完成。校方大概沒有預料到,方艶華老師的轉崗和閆浩老師的離開引發學生熱議。據悉,方艶華被轉崗的消息被外文系2011屆畢業班學生龐博偶然獲知,隨後她發起一項調查活動。五天裡,幫助方艶華留任的畢業生來信有50多封。“非升即走”政策是否需要調整、教師評價體系中學生的發言權有多大,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   我們一直在強調,要打破教師終身制,要建立起教師退 …【详细】

教師“非升即走” 學生也有發言權

  清華大學新一批教師續任/解聘工作已經完成。校方大概沒有預料到,方艶華老師的轉崗和閆浩老師的離開引發學生熱議。50餘封學生請願書,反對解聘自己喜歡的老師。   1994年清華大學就出台規定,講師、副教授在規定時間內學術成果不足以提高職稱,應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後來調整為非升即轉,對走不了的人進行分流。按理,“非升即走”機制是清華推動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清華借此成功打破了計劃經濟思 …【详细】

明辨“非升即走”合理表象後的真問題

  時值7月,清華大學新一批教師續任、解聘工作已經完成。方艶華老師的轉崗和閆浩老師的離開引發學生熱議。站位高校管理方審視,“非升即走”旨在鼓勵競爭、促進流動、保證最優秀師資力量的政策,確有存在的合理性。既然清華大學聘任合同中有相關明確規定,方艶華等老師的遭遇也就屬於正常人事變動。但從本質上說,高校不是科研機構—教書育人、人才培養才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對教師群體的考核,也應該必須為這一目的服務。 …【详细】

清華“非升即走”為何引爭議

  按理說,是制度就該執行。可這些年,對於各個領域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人們有一個共同看法,那就是相關部門制定的制度本身就存有缺陷,以至於在執行過程中難以產生績效。其實,清華“非升即走”制度引發爭議,就是人們認為這一制度現在在高校裡面,不僅沒有很好地發揮出優勝劣汰的激勵作用,反而是在強化此前就為輿論所詬病的高校老師評價機制——唯科研成果論英雄,這一單向考評角度對潛心教學的老師來說,顯然有失公平。 …【详细】

高校教師管理呼喚“養士”意識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初,清華大學外文系講師方艶華在外文系通過述職答辯,但因為之前簽訂合同中規定“就職9年未評職稱的老師必須離職”,從2004年起任講師的方艶華已經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後期限。為留任方老師,清華大學外文系師生經歷了3個多月的“保衛戰”,終迄未成。其間,系務會爭取,海內外學生請願,學校管理部門議決,參與人都採取了理性、溫和的態度和方式。但是,這位“教學效果優異,深受學生歡迎,有獨特 …【详细】

科研原教旨主義在高校盛行

  清華大學外文系講師方艶華因忙於教學無暇搞科研,被校方止聘。在導致清華不再續聘方艶華的各種規則中,少不了的一個支撐是清華大學的基本定位:中國頂級的研究型大學。   在大學評價中,中國高校被劃分為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和教學型等類別。不同類別的學校在發展目標上有不同的側重點。研究型大學以科研為重點。對其進行評估考核也主要看科研指標。   應當看到,這種分類體現不同高校的特征,具 …【详细】

大學“非升即走”改革不應中斷

  清華大學校方可能沒有想到,新的一批教師續任解聘工作會引來爭議。據該校學生刊物《清新時報》報道,4月初,外文系一名講師因為從2004年迄今仍然未晉升副教授,而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後期限,不得不解聘。與這位講師相同命運的還包括有“清華第一助教”之稱的一名老師,以及其它一些擔任講師達致年限仍未獲聘副教授的老師。報道說5天內有50多名清華學子寫信挽留外文系的那位講師,也有人撰文稱“非升即走”制度易滋生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