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處長把關”卡住政策 政令難出中南海之痛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國務院已經確定的政策卻不能“落地”,原因在於,文件起草完成後,要按照流程在相關部門等“會簽”,走完手續甚至要等上一年半載,李克強日前嚴斥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不是完全顛倒了嗎?”審批程序如此繁冗,工作作風如此拖沓,再好的政策也會“沉眠”,無怪“政令難出中南海”一直堪稱“中國式的痛”。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好政策“卡”在哪兒

  “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幾天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   部長們都通過了,還要處長們來“把關”,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是現實。一些好政策本已萬事俱備,可就是遲遲不能落實,硬生生地梗在那裡。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說,我們出台的許多政策,中央和各 …【详细】

國務院通過了難道還要由處長們“把關”?

  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亟需進一步簡化流程,加快簡政放權進程。“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難道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總理說。   此前,有關部門匯報時說,國務院常務會議幾項已經確定的政策,之所以遲遲沒有“落地”,是因為文件起草完成後,一直按照流程在相關部門等著“會簽” …【详细】

處長們何以成了簡政放權的攔路虎

  誠如李克強總理所說:“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結果各種手續再走上一年,這不是鬧笑話嗎?”一項政策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應,不僅與政策本身的內容密切相關,更取決於政策的執行效率。效率高,激發創造力和生命力,落地生金;效率低,挫傷積極性和信心,落地生銹。“中國經濟是幹出來的。不幹,什麼都談不上!”國務院出台的政策,遲遲得不到落實,“幹”究竟體現在哪裡?至於原因,總理也一針見血,那就是“處長把關”的痼 …【详细】

“處長現象”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怪現狀

  4月21日的《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關注到“處長現象”。文章稱,西南某大企業家頗有感觸地吐槽:“中國嚴格意義上是‘處長治國’,投資環境的主要症結在處級及其以下。99%的企業家都要和具體的辦事人員打交道,各處處長、副處長直到科員,這部分人的工作作風形成了具體的投資環境。”分析此種現象,文章表示原因是,處長往往處於權力運行的關鍵位置,上級領導過於宏觀的指示,政策的模糊性和解釋的可篩選性等,常常給處 …【详细】

“處長現象”的核心仍是濫用權力

  在4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說:“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這引發了人們對“處長現象”的關注。4月21日《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援引了一個舊例,說某省一個富豪在接受采訪時直言無忌:老板再大,一個處長都能把你搞死。   部長們開會時沒意見,開完會回去卻要處長來“把關”,這種奇怪的現象 …【详细】

“處長把關”症其實是利益作怪

  李克強總理4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李克強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亟需進一步簡化流程,加快簡政放權進程。“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   發文件履行必要的運轉程序,確是法治政府建設的應有之義。但一些好政策經常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被繁冗、拖沓的文件流程“卡 …【详细】

“處長把關”是種“權力病”

  中央出台政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好政策”落實到老百姓身上,自然是時間越短越好。然而,由於存在“處長把關”,好政策遲遲難以落地,老百姓享受不到,無疑令人糾結。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多年來我們常說的“政策不出中南海”。“處長把關”,實質是“權力病”和“利益病”:明知道中央的好政策會給老百姓帶來益處,但由於自身利益受損,就利用手中的權力,將好政策縮減,甚至是變形走樣。   “處長把關”,無法讓好 …【详细】

政策浪費,不僅僅在於“處長把關”

  論權力,論職別,國務院大,還是處長大?這似乎無需贅言。但現實卻是,國務院已經確定的政策,卻處處不能“落地”,原因在於,文件起草完成後,要按照流程在相關部門等著“會簽”,有的政策走完手續甚至等上一年半載。難怪乎,李總理嚴斥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   國務院通過了,難道還要處長把關?用李總理的話說,“這不是鬧笑話嗎?”審批程序如此繁冗,工作作風如此拖沓,再好的政策也會“沉眠”,抑或總是“運 …【详细】

7天時限新制度打通改革“中梗阻”

  “我們國務院的領導同志常常半夜拿到特急文件立刻就批了,但有些部門、地方的文件卻經常在那裡原地‘轉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文件運轉流程提出明確要求:常務會通過的文件,如果由部門聯合印發,7天內必須下發;如果由國務院印發,沒有重大修改意見的7天以內必須下發,需要協調修改的10天之內必須下發。總理說,“要堅決打破原來的規矩,不能讓文件再在處長、司長那裡一層一層地"畫圈"了。”( …【详细】

“總理新規矩”應該有地方版

  近日,李克強總理立了條新規矩。他要求,凡是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如果由部門聯合印發,7天內必須下發;如果由國務院印發,沒有重大修改意見的7天以內必須下發,需要協調修改的10天之內必須下發。   新規矩出台的背景,可謂家喻戶曉。就在前幾天,李克強剛剛發了通火,因為“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 …【详细】

還有多少事情需要總理親自過問

  4月17日,李克強總理前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并在工商銀行主持召開了一場座談會。座談中,李克強指出,有的銀行收費項目消減了仍有20多項,要求各大金融機構負責人,“你們研究一下,還有沒有改的餘地?有沒有能够再減再并的?能不收的要盡量免收!”   此前幾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敦促提網速降網費。隨後,工信部表態“已立即布置相關企業研究落實”。此次李克強總理將 …【详细】

改革切莫“倒把關”

  日前,針對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的現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   現實中,類似於處長把國務院的“關”的現象并不鮮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但各地具體的改革措施和配套方案卻千呼萬喚不出來;在一些地方,上級領導班子的集體決 …【详细】

扯下“處長把關”的幌子

  上級安排的任務,已經敲定的事情,“領”到手以後本應該迅速抓落實,馬上出成效,但卻磨磨蹭蹭、敷衍塞責,嘴上“馬上辦”,行動“慢慢來”,甚至打出“正在走流程”、“讓處長們把把關”等幌子進行敷衍,看似認真負責、振振有詞,實則折射出一些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睡大覺”,擔當精神“溜空擋”。這種“拖著不辦、等等看看”的問題是作風不實的“寄生蟲”,應該當頭棒喝,促其猛醒。   毛澤東同志說過:“什麼東西 …【详细】

謹防機關“處長現象”

  李克強總理日前對“處長把關”以及機關運行效能的批評,讓人想起了朱熔基同志1998年3月24日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有些部門,處長在那裡做主……變成‘處長專政’那還得了?”部長都點了頭的事情,到最後卻還需“處長把關”,也不由得讓人想起新華網曾經的一則題為《民營企業家:“處長治國”現象讓我們心驚》反映“部長好見而處長難纏”的報道。   盡管表述各不一樣,但機關的處長、科長等負責具 …【详细】

如何破解“國務院通過了還要處長把關”

  國務院已通過的政策,卻因繁冗拖沓的“處長把關”而“遲遲落不了地”,不僅會大大降低政府行政效率、損害“簡政放權”效果,而且從基本的“政府權力運行”秩序角度來看,也是十分悖謬錯亂的。   但不得不承認,此類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比如,此前在全國兩會上許多代表委員曾抱怨和熱議的“處長經濟”、“科長經濟”現象,可以說就是這方面的一種典型症候。   上面已經形成好的政策、決策,卻在“處長 …【详细】

“處長問題”也要兩面看

  “處長問題”,自深化改革以來,已被數度提起,為什麼要“再說”呢?因為日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又提出了這個“處長問題”——他嚴斥一些部委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是完全顛倒了嗎?”總理針對一些改革措施遲遲不“落地”反問道:“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結果各種手續再走一年,這不是鬧笑話嗎?” …【详细】

好政策早落地 文件積壓何時不再“拖後腿”?

  “我們國務院的領導同志常常半夜拿到特急文件立刻就批了,但有些部門、地方的文件卻經常在那裡原地‘轉圈’。這種現象必須堅決改變!”4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文件運轉流程提出明確要求:國務院常務會通過的文件,如無特別重大修改意見或其他特殊原因,7天之內必須下發。   李克強總理強調的文件,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公文,既是黨政機關在實施領導、處理公務中具有特定效力和規範格式的文書,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