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毒駕入刑”亟待早日落地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6•26”是國際禁毒日,新華社消息說,國家禁毒辦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推動“毒駕入刑”。近年來,毒駕引發的安全事故乃至悲劇層出不窮,不斷刺痛公衆關於出行安全的敏感神經,“毒駕”對公共安全危害大,人們已有共識,入刑理所應當;當務之急,不在於討論“毒駕入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能一直卡在“毒駕入刑”的調研上,而是要制定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綫圖,像“酒駕入刑”一樣,讓其早日落地。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毒駕”猛於虎,入刑不容緩

  “6•26”是國際禁毒日,新華社消息說,國家禁毒辦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推動“毒駕入刑”。消息一出,小夥伴們奔走相告,權威部門都表態了,“毒駕寫入刑法”還會遠嗎?   毒品,一朵社會發展的“惡之花”。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實際吸毒人數超過1400萬,這意味著我國每百人中就有一人吸毒。而在為數衆多的吸毒人員當中,擁有機動車駕照不在少數,“毒駕”也越來越受到大衆的關注。 …【详细】

“毒駕入刑”不能再等了

  6月26日是禁毒日。目前,國家禁毒辦、公安部就“毒駕入刑”問題已經與全國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聯合推動刑法修訂案中增加關於毒駕的相關條款,解決罪行與罰則不相適應的問題。   毒駕的危害性不言而喻,那到底有多少馬路殺手呢?國家禁毒委日前公布的《2015中國禁毒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累計登記吸毒人員295.5萬名,隱性吸毒人員中持駕照者約占20%。由此可見,“馬路殺手”的 …【详细】

“毒駕入刑”不能坐等慘案推動

  “6•26”是禁毒日。國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部長助理劉躍進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全國累計登記的吸毒人員有295.5萬名,估計實際吸毒人員超過1400萬,這就意味著我國每百人中就有一人吸毒。在衆多吸毒人員中,擁有駕照者不少。吸毒人員濫用毒品後駕駛,反應能力、辨識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明顯下降,會產生方向感、距離感和時空感錯亂,發生事故風險明顯提升。   每隔一段時間,呼籲“毒駕入刑”的輿論就會 …【详细】

“毒駕入刑”更應聚焦“怎麼入”

  “6•26”國際禁毒日來臨,有關“毒駕入刑”的討論又多了起來。在6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公安部部長助理劉躍進透露,國家禁毒辦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推動加強對“毒駕”的治理和處罰,進行“毒駕入刑”立法的調查研究。      “毒駕”對公共安全危害大,入刑是理所應當。但問題其實并不在“毒駕”該不該入刑,而在於該如何入刑。將某一行為入刑或許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運用刑法 …【详细】

毒駕應該零容忍

  國家禁毒委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近年來我國吸毒人口呈增多趨勢。吸毒人員濫用毒品後駕駛車輛,反應能力、辨識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都明顯下降,發生事故風險明顯提升。目前,國家禁毒辦、公安部已就毒駕入刑問題與立法機關進行多次溝通。推動毒駕入刑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   有研究表明,酒後駕駛人的反應速度比正常時間慢12%,而毒駕則比正常時間慢21%。可見,毒駕比酒駕更可怕。如今,酒後不開車逐漸成為一 …【详细】

毒駕入刑亟待加速推動

  “毒駕入刑”的必要性、緊迫性不言而喻。誠如公安部禁毒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的:“推動毒駕入刑,一方面可以遏制此類交通事故的繼續發生,彌補我國交通肇事刑事立法的缺陷和不足,切實維護公共道路交通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吸毒人員對毒駕的危害性認識,引起足够重視。”   事實上,正是考慮到這種必要性、緊迫性,“毒駕入刑”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不僅許多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此前一直不乏這方面的呼 …【详细】

“毒駕入刑”不能一直卡在“調研”上

  幾天前,南京發生那次震驚全國的車禍後,即有傳言司機涉嫌毒駕,一時間,蟄伏了幾年的“毒駕入刑”四下響起,雖然警方不久就排除了毒駕的嫌疑,但“毒駕入刑”的密集呼籲還是讓這個曾一度火熱的話題重回輿論中心。這不,據報道,“6.26”禁毒日即將來臨,推動“毒駕入刑”再次成為輿論聲音——   在23日舉行的“2015中國禁毒論壇”上,國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部長助理劉躍進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全國累計 …【详细】

別讓毒駕入刑卡在“最後一公裡”

  每年禁毒日,一組組與毒品有關的數據總是格外刺痛公衆神經。估計100人中就有1人吸毒,令人觸目驚心。而另一個數據是:截至去年11月,我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突破3億人,位居世界第一。不難推斷,毒駕的嚴重程度可能超乎想象,現實中反複上演的一樁樁交通慘案也印證了這一點。凶猛毒駕,這是社會共識。   所以才有了另一個共識:毒駕入刑,刻不容緩。其實,去年以來,相關部門負責人不止一次表示,公安部已經向全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