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食品專家”涉敲詐 戳中食品安全軟肋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董金獅有50多個響亮的名頭,然而沒有一個具有合法身份,即便其所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也在大陸的官方機構找不到注册信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自我標榜的“專家”,卻涉嫌敲詐勒索受審,讓人驚詫。人口衆多、食品生產、來源龐雜,監管乏力、公衆認知不足等導致中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毋庸諱言,食品行業的亂象紛呈、監管的疏漏和空白,無不給了“食品專家”敲詐勒索的良好舞台。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食品專家”涉敲詐折射什麼問題

  《新京報》載:自詡為“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董金獅被抓了。6月29日,公安部在其主辦的“2015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通報了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食藥案件情況,提到“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及敲詐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   戳中食品安全的軟肋   斯涵涵(職員):如今的百姓是“談食色變”。“食品專家”的淩空 …【详细】

“食品衛士”敲詐 暴露安全隱憂

  媒體7月1日報道,公安部在其主辦的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通報了“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及敲詐勒索案”,“董某某”正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   自詡為“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人被抓,讓人不得不對食品安全問題再次進行思考。實際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注册地在香港,民政部網站上無注册及登記信息。這種性質的協會能够吸引到衆多企業加入成為會員,本身就能說明問題。許多 …【详细】

打假的董金獅被“打假”,誰最尷尬

  因打假而名揚天下的董金獅,反過來被公安機關打了假,直接打到號子裡去了。這讓很多人感到無比驚愕、無比尷尬。這個自詡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董專家”,不僅被指涉敲詐勒索,并且連他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也是個“野雞”協會。   這是一個傳奇般的現實諷刺劇。事關“老百姓天大的事”的食品安全,竟然被一個江湖騙子占領了權威的發言席。以前,小到發泡餐具衛生、手機殼問題,大至苯胺爆炸事件、轉基因知識等疑難 …【详细】

“偽專家”成名是如何煉成的?

  如同野雞大學擾亂正常的市場一樣,偽專家也會成為行業“污垢”。“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董金獅有50多個響亮的名頭,然而沒有一個具有合法的身份。即便其所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也在大陸的官方機構找不到注册信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自我標榜的“專家”,卻涉嫌敲詐勒索受審,讓人不免為此大跌眼鏡。   從董金獅的成名成功歷程來看,善於包裝和假裝正義,讓其充滿了某種迷惑性和號召力是其成功的法寶。尤其是起訴北 …【详细】

協會亂象,催生了騙子會長董金獅

  事實證明,“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是個打著協會旗號的“偽協會”。據稱,今年3月24日,常州市鐘樓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對董金獅等人提起公訴,會長董金獅涉嫌敲詐勒索案,敲詐勒索數額達600萬元。董金獅為何會成為“詐騙者”?在我看來與近年國內行業協會亂象有關。   今年年初,審計署公布的2015年第1號和第2號審計公告顯示,僅衛生計生委主管的各類名稱的協會就有33個,以中華醫學會等協會 …【详细】

野雞協會為何能“久經考驗”

  近日,公安部在其主辦的“2015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通報了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食藥案件情況,提到“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及敲詐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據悉,董金獅成名於打假,2010年3月,他起訴北京兩大知名餐飲企業使用劣質餐盒并勝訴,讓他一戰成名。   必須反思的是,很多業內人士對董金獅滿嘴“跑火車”嚴重不 …【详细】

“野雞協會”何以鑽了監管的漏洞

  據《新京報》報道,6月29日,公安部在其主辦的“2015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通報了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食藥案件情況,其中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涉嫌敲詐勒索案。此案於今年3月被提起公訴,而在我國香港注册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也被指為“野雞協會”。   此新聞一出,立刻在網上引起輿論漩渦。昨晚,董金獅的認證微博上發表了其家屬的公開信,稱董金獅案目前正在審理 …【详细】

真專家縮身 偽專家自然冒頭

  董金獅有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超過50個頭銜,發表過觀點也涵蓋發泡餐具、方便面等多個領域。據調查,所謂“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其實是一個類似全國牙防組的組織,連基本的注册都沒有。   有人在反思,為什麼這些年來輿論一直關注董金獅?換一個角度講,如果董金獅發表的觀點如其頭銜一樣全假不真,又怎麼可能“行騙天下”?在食品安全倍受重視的今天,當董金獅發表的觀點有真有假時,也就具有了極大 …【详细】

“食品專家”打假是另一種“有償删帖”

  表面上看,以董金獅為代表的一些所謂的打假人士,打著“食品專家”名號,扛著“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旗號,扮演著不合格食品包裝“發現者”角色。然而實際上,為了獲取暴利,他們借助“野雞協會,以收取“咨詢費”的名義,向食品包裝企業伸出一雙“黑手”,幹起了敲詐勒索的非法勾當。可見,“食品專家”打假,是另一種“有償删帖”。   有償删帖,說穿了就是讓受負面新聞圍困的單位或個人拿錢“消災”,推動網絡輿 …【详细】

董金獅被抓:職業打假必須守住法律底綫

  曾幾何時,董金獅依靠食品打假聲名鵲起,孰料成於斯也敗於斯,走到最後卻因食品敲詐勒索案淪為被告人,董金獅人生角色的360度大轉彎確實令人唏噓感嘆,但必須要清楚的是,抓捕這名昔日的所謂“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不是法律禁止打假,而是告誡人們食品打假不能逾越法治邊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了呵護“舌尖上的安全”,不管食品打假人的身份是消費者還是職業打假人,只要依法打假就不會有問題。去年 …【详细】

浮躁心態成就山寨“食品專家”

  回頭來看,董金獅的“成長之路”似乎完全算不上“從專家淪為罪犯”,因為這個“專家”本來就“水分太大”。一人擁有50多個自封頭銜、高高擎起“食品安全”公義大旗、借新聞事件熱炒一炮而紅、屢屢圍繞敏感社會問題散布言論吸引眼球,而在這一切花哨、折騰的背後,卻難逃其逐利的本性,最終因涉嫌敲詐,難逃法律的審判和制裁。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首先董金獅本身有問題,他顯然十分善於把握、牽引公衆心理,精明地 …【详细】

食安衛士行敲詐摔響法治驚堂木

  靠山吃山的思維方式,使有些專家也難跳出三界外。董金獅有食品安全專家之稱。2010年董金獅起訴北京兩大知名餐飲企業使用劣質餐盒并勝訴,這讓他名聲大噪,“專家”身份被廣為人知。出名就是資本,資本可以賺錢。   董金獅所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曾經發布“食品包裝產品質量情況調查”報告,稱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雙層紙制品外層紙的熒光性物質含量超標。不料此舉引起多家企業到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工商總局等 …【详细】

面對“騙子專家”,企業為何乖乖就範?

  2012年8月,董金獅所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發布“食品包裝產品質量情況調查”報告,指出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雙層紙制品外層紙的熒光性物質含量超標。也正是這個報告,讓董金獅的“騙子專家”身份水落石出。這是因為,他們發布的這個報告,被官方的“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用有力的證據擊敗了。   這次事件之後,董金獅的“騙子專家”身份暴露了,同時暴露的還有其背後的“野雞協會”。從而,也將他欺騙了很多食品企 …【详细】

“野雞協會”不除敲詐勒索何止

  其實,早在2012年,知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就在其微博中聲稱,“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名稱雖然很嚇人,但其實是在香港注册的,主要負責人只有董金獅一人,這些都符合野雞機構的特征。”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是不是“野雞協會”,主要要看其有沒有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條“社會團體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的規定,在國家民政部門注册登記。遺憾的是 …【详细】

擅長“包裝”的董金獅為何能久經考驗

  從各方的反饋信息來看,冠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的董金獅,不僅“擅長”食品包裝并對食品安全產生影響,還深諳媒體與消費者的心理,從而巧妙地包裝自己擴大名氣,來達到牟利的目的。如果不是敲詐勒索的事情敗露,他依然是人民群衆心目中的“好專家”,多家媒體的“座上客”。   於是,我們不得不問,靠著胡說八道都能成為專家,并打著“環保與食品安全”的旗號曝光了十幾年之久,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對其提出質疑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