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 何異焚琴煮鶴

  “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700年歷史的國寶面目全非”的帖子引發熱議,帖文提及的長城位於遼寧綏中縣永安堡鄉小河口村的一處遺址,經由修葺後形成一條平整路面,全然喪失長城本有的韵味,質疑為“保護性破壞”;保護文物最重要的是保護文物的原貌,而不是“毀容”,《長城保護條例》明確規定:長城的修繕應當遵守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小河口長城修繕工程做法簡單粗暴,完全違背了文物保護原則。如此“修繕”,與焚琴煮鶴何異?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最美野長城”為何修成了“白灰墻”?

  據9月22日《北京青年報》報道: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被民間稱為“最美野長城”的綏中縣小河口長城,在修繕後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長城的樣子,變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墻”。當地文物保護部門表示,他們是在用白灰“對長城進行修葺”,該修繕項目每一步都經過審批,“合理合法”。   小河口長城如今“舊貌換新容”,城墻被白灰堆高,完全分不出哪裡是“城墻頂面”,哪裡是“垛口”,哪裡是“垛墻”。原本的城磚也很 …【详细】

遼寧最美野長城“合法修繕”仍存疑問

  在《長城保護條例》頒布10周年之際,遼寧綏中一段野長城最近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一邊是作為國家文物的野長城在修繕中被抹為“平板路”,一邊是文物部門堅稱是按程序“合理合法”進行維修。對於目前的修繕結果,有媒體報道稱,將長城抹平所用的三分白灰,七分泥土調制的三七灰土是一層保護殼,這層保護殼會在三五年的時間裡風化,長城會重新露出石頭。對此,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董耀會提出了質疑:“既然三 …【详细】

“長城的修繕,應當遵守不改變原狀的原則”

  近日,一條“綏中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這樣的修葺還不如不修,感覺就是破壞。   “綏中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發生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長城今天的樣子,一定是歷史和自然賦予它的,這樣的修複卻改變了這個樣子。如果今天的保護措施無法連接歷史和未來,那保護就成了破壞。   國家文物局表示,將及時公布調查評估結論。如維修工程存在施工管理 …【详细】

長城“是否好看”并不是最重要?

  在《長城保護條例》頒布10周年之際,遼寧綏中一段野長城最近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一邊是作為國家文物的野長城在修繕中被抹為“平板路”,一邊是文物部門堅稱是按程序進行維修。究竟是保護,還是破壞?記者進行了調查。 長城到底該怎麼維修:“抹平”符合保護需要?   23日中午,記者上山查看了錐子山長城大毛山段修繕後的容貌,的確如網絡上發布的照片所見,原先殘缺的垛口墻被抹平,整齊壘砌的石頭面上鋪 …【详细】

長城修繕別成另一種破壞

  9月20日是《長城保護條例》頒布10周年的日子,當天,國家文物局在北京舉辦了長城公開課,面向青少年普及文化遺產知識。然而就在同一天,一條“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700年歷史的國寶面目全非”的帖子出現在網上。   帖子中提及的這段野長城,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永安堡鄉小河口村。帖子中的照片顯示,這段長城已經被抹平,殘缺的垛口墻完全看不到了。對於網友的疑問,綏中縣文物局相關人士表達了兩個意 …【详细】

最美野長城何以被“合法”破壞

  近日,一則“最美野長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發熱議。流傳於網絡的照片顯示,有700年歷史的國家級文保單位,位於遼寧綏中被譽為“最美野長城”的小河口長城的一段一兩公裡的城墻與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墻垛與野性風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照片的拍攝者表示,這是文保部門對其進行修繕的結果,公衆的關注與質疑隨之而來。   如此的修繕,其實就是破壞,對此有關方面承認“確實修得不好看”。而文物修繕的基本原則是“ …【详细】

“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拷問文物修繕機制

  近日,媒體曝出遼寧省綏中縣“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的有關報道,引發社會關注。國家文物局表示,已責成遼寧省文物局調查核實,如該工程存在施工管理、工程質量等問題,一經查實,將依法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嚴肅處理,決不護短,決不姑息縱容;如涉及違法違規問題,將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一段歷經滄桑的長城,因修繕變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墻”,無論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如何解釋“合理合法”,都不能改變保護名義 …【详细】

文物修繕,當有敬畏之心

  看過“最美野長城”修繕前後的兩張照片,心中不起波瀾者恐怕很少。只見前者碎石嶙峋,盡顯滄桑,充滿野趣;後者平坦整齊,不見真貌,美感全失,一條“最美野長城”竟成光禿禿的“水泥路”,實令人痛之、怒之!   文物,是歷史給予人們的饋贈。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長城,作為我們民族記憶中的重要 …【详细】

還有多少“最美野長城”被毀容

  位於遼寧綏中小河口的一段長城近日備受關注。有網友將一組修繕後的長城圖片發至網上,照片中,城墻與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墻垛與野性風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有網友直呼:“這種修葺還不如不修,簡直比破壞還可怕。”   針對網友的質疑,當地文物保護部門負責人回應稱,修繕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審批,方案的設計、批複、工程驗收等程序合法。但其也承認“確實修得不好看”。   據稱,此長城有700年的歷史,為國 …【详细】

“野長城”到底怎麼了?圍觀可以 下結論別急

  近日,一則“最美野長城抹成水泥地”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引發社會關注。就在網絡輿論一邊倒地聲討之際,“野長城”事件出現反轉,真相并非你想的那樣。據《新京報》24日報道,經過現場勘查,調查組專家成員之一付清遠表示,“所謂水泥路面并不存在,工程采用的是三七灰土外殼,起保護作用。這層外殼將在三五年左右風化消失。長城將露出石塊。”   野長城保護本身就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話題,但是在“有圖有真相”的 …【详细】

“最美野長城被抹平”真相調查尷尬了誰

  修繕“最美野長城”,被輿論質疑為破壞。雖然相關部門回應“是合法維修”,但還是因為“長城被抹平”而遭到了輿論質疑。現在調查真相出來,所謂的“抹平”,實際上是給長城蓋上一層保護殼,但不會對長城造成損害,且保護殼經過三五年就風化了。這樣處理可以延長“最美野長城”的壽命,也可以防止人為因素的幹擾及其他因素的破壞。   那麼,專業的維修為何被指“破壞”呢?其實說白了就是隔行如隔山。文物保護是一項非 …【详细】

野長城事件不必輕言反轉

  9月23日,國家文物局、遼寧省文物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綏中縣“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一事調查評估。經過現場勘查,調查組專家成員之一付清遠對記者表示,“所謂水泥路面并不存在,工程采用的是三七灰土外殼,起保護作用。這層外殼將在三五年左右風化消失。”   付清遠先生的說法,與之前“毀容”“破壞”不同,於是有人開始批評之前是“不專業的質疑”。筆者認為,無論是之前認為“破壞”,還是現在認為事件反轉 …【详细】

文物保護豈能“自毀長城”

  近日,一則“最美野長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發熱議。流傳於網絡的照片顯示,有700年歷史的國家級文保單位、位於遼寧綏中被譽為“最美野長城”的小河口長城,有一段一兩公裡的城墻與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墻垛與野性風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對此,當地文物部門解釋稱,如此修繕實為搶修性保護,修繕過程合理合法,工藝沒有問題,但“確實修得不好看”;方案是由專家勘查後制定,并由國家文物局在2014年審批的。   …【详细】

“最美野長城面目全非”來自文化短視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被民間稱為“最美野長城”的遼寧省綏中縣小河口長城,在修繕後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長城的樣子,變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墻”。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他們是在用白灰“對長城進行修葺”,該修繕項目每一步都經過審批,“合理合法”。長城專家表示,看到小河口長城被修得“面目全非”很心痛,但長城該如何修繕,至今仍沒有統一標准。      文化傳承是直接能判斷民族特征的區分因素 …【详细】

長城保護靠意識更靠能力

  日前,一條“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700年歷史的國寶面目全非”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帖文提及的長城位於遼寧綏中縣永安堡鄉小河口村的一處遺址,經由修葺後抹平原有殘缺垛口墻,形成一條平整路面,全然喪失長城本有的韵味,質疑此為“保護性破壞”。   該帖受到極大關注,以至於當地文物部門出面回應,將對修葺程序的合法性加以調查。為此痛惜的業內人士不在少數,與此同時大家還擔心同類情況還將在其他段次的長 …【详细】

誰來為被抹平的“最美野長城”負責

  一段原本充滿歲月滄桑感的野長城,卻被修葺得如同一條鄉村小道,不僅城墻被抹平,就連城磚也難以看到,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文物古跡的破壞,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傷害。長城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修繕應該有著嚴格的程序,最大限度地保護長城原貌,保護歷史脈絡。可這段野長城被修成根本不像長城,這樣的修繕有何意義?有關方面稱,整個修繕過程合理合法,工藝沒有問題,而且“這是專家制定的唯一的方案”,不過是強詞奪理,本質 …【详细】

“最美野長城”被“抹平”,僅僅是“不好看”?

  針對近日有媒體曝出的遼寧省綏中縣“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一事,國家文物局已派員趕赴現場核查評估,具體了解相關維修方案的審批落實情況及施工質量等問題,調查評估結果將會及時向社會公布。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文物保護部門解釋,此次修繕合理合法,也聽取了專家意見,“修繕工藝沒有問題”,只是“修得不好看”。果真如此?野長城變成游步道,恐怕不只是“修得不好看”的問題吧!   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