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做號江湖”生財有道:自媒體平台亟待整治

  有媒體揭秘自媒體“做號”產業鏈,發現很多爆款文章背後是一群專門的“做號”者,他們能在幾十分鐘內炮制出一篇爆文,無非就是蹭明星、時事的熱點,抄襲、標題黨、低質、無內容,是這些低質“爆款文章”的共同點。新媒體平台要認識到,不可能靠給用戶喂食大量垃圾內容,而獲得美譽度和持久生命力;如果自媒體平台任由“做號江湖”做大,劣質文章泛濫,必將影響到自身發展,如何打造高效的網絡維權生態,自媒體平台要深入探索。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做號江湖:多抄襲拼凑 團隊月入數萬

  在各自媒體平台,經常有這樣一批稿件,它們頂著“百萬閱讀量”的光環,卻被人指責內容抄襲、標題黨以及低質。   這些爆款文章的背後,是一群專門的做號者,他們有的單打獨鬥,有的團隊作業。他們能在幾十分鐘內炮制出一篇爆文。這些文章更像是從高效流水綫上制造出的產品,鮮有思考和普遍意義上的原創。一些文章通過抄襲、拼凑事實、巧立標題甚至誇大造謠,只為獲取高閱讀量。高閱讀量帶來的高收益,是他們唯一的目的 …【详细】

“做號江湖”的生財之道:“爆文”軟件5分鐘成稿 一人開10個號 月入超3萬元

  “我們雖然晚了一大步,號也不多,但你知道一天能入賬好多不?至少一千!”王文有些得意。去年11月,王文組建了現在的四人團隊,開始在各個平台注册賬號,靠發送文章、視頻,來獲得平台補助和高額流量帶來的廣告分成,“一天保底一千,有時候接近兩千,一個月起碼有3萬多元進賬。”   王文會習慣性地向他的朋友介紹自己目前的身份和職業:“新媒體工作者”、“自媒體人”。說話間,28歲的王文顯得甚是“老道”。 …【详细】

“做號者”挑開內容紅利的“膿包”

  我有許多學富五車的朋友,過著勤於讀書與思考的人生,提早熬白了鬢發。如果在財富上能更加自由一些的話,他們的面頰還可以更紅潤一些。這些朋友大多有精彩的著述出版,即便偶然撞上了大衆口味,進入暢銷書行列,但所得的潤筆費用還不如一個直播室裡的普通網紅。   好不容易迎來了萬衆創新的新媒體時代,知識精英們本來飽含熱淚,以為迎來了知識經濟內容紅利的歷史時刻。但事實是,除了少數鳳毛麟角的知識精英轉身成功 …【详细】

自媒體平台要流量還是質量?

  在衆多自媒體平台,經常有這樣一批稿件,它們頂著“百萬閱讀量”的光環,卻被人指責內容抄襲、標題嘩衆取寵以及低質。這些爆款文章的背後,是一群專門的做號者,他們有的單打獨鬥,有的團隊作業。他們能在幾分鐘內炮制出一篇爆文。通過高流量賺取廣告分成,是他們唯一的目的。   做號者,一個“做”字用得實在傳神。看似是互聯網內容的提供者,但不是寫,不是創作,也無需思考,只需要一個複制粘貼的過程,一篇“爆款 …【详细】

謠言披著“正能量”外衣同樣可怕

  信息社會裡每天都會生產海量信息,通過編造虛假甚至駭人聽聞的信息招徠眼球,就成了一些人的不二法門。而傍名人、蹭熱點,更是其慣用伎倆。有的明星經常被安上各種緋聞,往往純屬無稽之談,但拋出假消息者卻吸引到了無數眼球,有的還從中獲取了豐厚的好處。   或許是緋聞之類負面信息太過泛濫,已經讓大衆有了審美疲勞,有些精明之輩開始嘗試“正能量炒作”。以此次朱婷“半年敗光2000萬”事件為例,所謂“敗光” …【详细】

“信息泡沫”不會持久

  有媒體揭秘自媒體做號產業鏈,發現很多爆款文章背後是一群專門的做號者,他們能在幾十分鐘內炮制出一篇爆文,無非就是蹭一下明星、時事的熱點。抄襲、標題黨、低質、無內容,是這些低質“爆款文章”的共同點。   在內容分發成為一個熱門的資本概念之後,內容創業看似風起雲湧,但很多時候讀者的感受卻每況愈下。優秀文章越來越難找,垃圾內容卻充斥著網絡,劣幣驅逐良幣的態勢明顯。科技是如此進步,傳播能力是如此強 …【详细】

抵制做號江湖,平台不能坐視不管

  在競爭日趨激烈、增長空間被瓜分殆盡的當下,如何穩定保持“10萬+”的點擊量讓自媒體人操碎了心。據新京報報道,在光鮮的瀏覽數據背後,隱藏著一個魚龍混雜的江湖。大量自媒體號由做號者把持,他們通過直接抄襲、拼凑洗稿、巧立標題等方式低成本地制造所謂爆款文。   做號者劣幣驅逐良幣,口水化、重複性的內容充斥各個自媒體平台,看似欣欣向榮,實則缺乏增量,嚴重惡化了自媒體業界生態。   自媒體平台 …【详细】

“做號”亂象拷問平台責任

  自媒體時代,給了那些能寫會寫的原創作者無限可能的平台,也讓一些抄襲拼凑、粗制濫造者充斥其中。同樣是出於對10萬+的渴求,普通原創作者需要多年的積累,外加花上好幾個小時撰寫編排一篇文章,而做號者只需從貼吧、微博、微信、門戶裡摘300~500字,加上自己的“修飾”和“想象”,再貼三五張圖,取一個標題發布,整個過程也不過十幾分鐘。   對於那些專業做號者來說,內容紅利的誘惑力巨大,令其垂涎三尺 …【详细】

做號江湖裡,有多少供給方的罪過

  關於做號江湖,不久前,虎嗅網一篇《內容紅利下的“做號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鐘、月入5萬……》的自媒體文章引爆網絡,也成了一篇高閱讀量的文章。此讓人想到,之前諸多討論10萬+的文章,最終的目的也是奔著10萬+而去的。如果說,自媒體平台裡有做號的套路,以批評套路為指向的公號文,又有多少不是如此遵循?當爆款成為目的,流量成為王者,文化產品的粗制濫造就無以避免。   “百萬閱讀量”或者“1 …【详细】

整飭“做號”亂象 自媒體平台須更有作為

  據媒體報道,自媒體江湖出現了一群或單打獨鬥或團隊作業的“做號者”,和兢兢業業的正規運營者不同,“做號者”獲取高流量并不需要絞盡腦汁做原創,而只需軟件和套路加持。具體而言,他們主要通過直接抄襲、拼凑洗稿、巧立標題、撩撥情緒等方式低成本地制造所謂的爆款文,“高效低質”“抄襲造謠”成為這條流水綫上的關鍵詞,而獲取高閱讀量以及隨之而來的高收益則是他們的目的。   目前,自媒體依然站在內容紅利的風 …【详细】

打擊“做號江湖”須從整治平台開始

  “做號”者既然已經自成“江湖”,就說明其已經形成了不小的規模,并且已經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尤其是由於部分自媒體網絡平台的疏於管控,更是給衆多以賺取不義之財為根本目的的“做號”者提供了可乘之機,搭建了為所欲為的無障礙平台。   所以,筆者以為,有關方面要想嚴厲打擊那些以抄襲、拼凑、造謠、標題黨等行為和手段制造假冒偽劣爆款文章的“做號”者,還須從整治那些不負責任的自媒體平台開始,或整頓,或 …【详细】

處在邊緣的“做號者”,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你讀的各種“號”上的文章,可能是有人花五分鐘粗制濫造出來的。“做號者”這個詞,在互聯網上成為小小的熱點。   所謂“號”,就是指微信公衆號、今日頭條號等互聯網平台上的內容賬號。擁有大量忠實粉絲的“內容號”成為關注熱點、獲得投資、持續發展,在過去幾年裡我們見到不少,比如擁有超千萬粉絲的十點讀書,比如短視頻網紅“Papi醬”,比如屢屢引發話題爭論的咪蒙等。   對“做號者”的揭秘,則反 …【详细】

做號江湖不死,自媒體平台前景堪憂

  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中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對於那些愛好寫作,想靠文字賺錢養家的人來說,目前面臨的也是這樣一個矛盾的處境。   這是一個最好的寫作時代,自媒體平台興起,只要你想你會寫能寫,就可以在文字的海洋裡盡情馳騁,利用自媒體平台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一個最壞的寫作時代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