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時事專題

時事專題
汪毅夫爺爺開講
  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以1945年到1991年的台灣民主運動史”為題展開“汪爺爺講故事”系列講座。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六:日據時期的台灣同胞 (2017-04-28 00:32:23)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作者 汪毅夫)2017年4月19日是農歷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清廷被迫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日講和條約》(圖一、二、三)即《馬關條約》。   割地、賠款是清廷簽訂《馬關條約》時犯下的兩宗罪。約之第二款將包括“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五講:1945廣播電台 (2017-04-26 00:42:02)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作者 汪毅夫)1945年8月15日中午,“社團法人台灣放送協會”所轄台北、台中、台南、嘉義、花蓮放送局(按,廣播局)與“日本放送協會(NHK)”同步廣播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於8月14日錄制的廣播講話《終戰詔書》(圖一),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   《終...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四講:托庇神威 重歸祖國 (2017-04-16 00:18:40)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作者 汪毅夫)原標題:“托庇神威  重歸祖國”——有關“台灣省旅漢同鄉會”的一張照片   本月9日晚間,經歷了整整7個小時(車程、航程加上在機場、機艙的候機時間)的行程,我和全國台聯機關的同事何軍終於到達武漢寧臥莊賓館。   晚飯後,湖北省台聯江利平會長告訴我...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三講:媽祖文化觀察 (2017-04-12 00:31:19)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作者 汪毅夫)原標題:媽祖、媽祖廟與媽祖文化研究——“祖廟媽祖巡游台灣”(1997)的文化觀察(4月10日在武漢“2017年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學術報告周”上的演講)   學術界的各位前輩,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福建湄洲祖廟...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二講:記台胞林鏗生 (2017-04-03 00:28:06)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作者 汪毅夫)原標題:“台灣同鄉會就設在他的家里”——記台胞林鏗生   讀舊日資料,我注意到:1950年前後,北京台灣同鄉會、台盟華北總支、台盟總部華北辦事處的會址或通信地址都曾經是“北京市幹面胡同21號”。   近日,同全國台聯台胞部的同事林毅相談甚歡。談話中...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一講:酒矸通(倘)賣無 (2017-04-01 00:30:38)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作者 汪毅夫)梁永祿先生曾任“台灣省旅平同鄉會”會長。1949年5月15日(周日),他在日記(手稿)裡寫道:上午九點在同鄉會開(會)歡迎參加這次全國青年大會(按,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台灣代表幾位,內有女士二三位,由石門(按,即石家莊)軍政大學(按...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講:千字文代年及其他 (2017-03-28 00:23:15)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作者 汪毅夫)傅園慧一句“洪荒之力”使得伊人成了網紅、也使得“洪荒”成為熱詞。   中國舊時最為流行的兒童啟蒙讀物“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里的《千字文》,其第一節乃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的注家曰:“洪,大也;荒,草昧也。揚子雲:...
汪爺爺講故事之二十九講:慈雲庇島百日游 (2017-03-25 00:26:44)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作者 汪毅夫)說來是20年前的事兒。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福建莆田湄洲祖廟媽祖金身(以下簡稱“湄洲媽祖”)巡游台灣。   “靈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宋代詩人劉克莊的詩句講的是媽祖從人到神的轉型。媽祖名林默娘(960—987),生前以扶危濟困、救助海難的善...
汪爺爺講故事之二十八講:光緒帝與台灣廟宇 (2017-03-19 00:25:32)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作者 汪毅夫)近日,中國評論通訊社記者報道,台灣新竹城隍廟有清代光緒皇帝題寫的匾額,其文曰“金門保障”。   據我所知,這方匾額是清代光緒皇帝於清代光緒十三年(1887)八月初四日(9.9)題寫的,於今恰是130年了。   查舊日筆記,有從《清實錄》摘抄的如下...
汪爺爺講故事之二十七講:台灣西學堂的故事 (2017-03-16 00:51:46)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作者 汪毅夫)連橫《台灣通史》(1922)記:“當是時,百事俱興,農工路礦,次第舉辦,而多借才異國。銘傳乃為樹人之計,(光緒)十二年先設電報學堂於大稻埕,以習其藝;十六年又設西學堂於城內,聘西人為教習,擇全台聰慧之子弟而教之。以英、法之文,地理、歷史、測繪、算術、理化之學...
共67條﹐第4/7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