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時事專題

時事專題
汪毅夫顾盼两岸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台联原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汪毅夫就两岸关系以简短篇幅讲浅近的道理,传递正能量。
汪毅夫:序葉勝偉編《洪卜仁文集》 (2021-09-24 00:25:37)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電(作者 汪毅夫)2019年5月20日,有“廈門文史活字典”之譽的著名文史專家洪卜仁先生,以92歲高齡駕鶴西去。聽到消息,我寫了《活字典的活力》,終其篇避提“逝世”二字,因為我不願意相信這個消息。我在文章裡說:“活字典的活力是永不消逝的”。是的,有真才實學的學者,其學術生命力...
汪毅夫:台灣霧峰林家的家族史料 (2021-09-23 00:29:25)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作者 汪毅夫)關於霧峰林家的家族史料,我們看到的主要成果乃是其家族成員出力、出資和提供,並參與收集、整理和發表的家族文獻與家族傳說。在此基礎上,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其家族史料的三個研究方向。茲分別舉例而言之。   1.專題史料之利用與整理。我藏有福建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汪毅夫:《最新十二碗菜歌》注釋(二) (2021-09-18 00:33:31)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作者 汪毅夫)頭碗出來是正燕(燕窩),正燕燒燒(熱熱)敢(怎麼)無煙(熱氣)。阿君面前看現現(現現:明明白白),一碗吃了結姻緣。   正燕大盞配杏仁,甜甜食了真正清。娘汝有念相好情,我有趁(賺)錢分汝用。   二碗出來加裡圭(加裡圭:加厘雞),無物請兄恰失倍(...
汪毅夫:《最新十二碗菜歌》注釋(一) (2021-09-17 00:49:12)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作者 汪毅夫)茲就廈門會文堂版閩南語歌仔册《最新十二碗菜歌》之別字、生詞,隨文而注之。                 一塊員棹(員棹:圓桌)排(擺)出去,各位(各個位置)酒杯甲(和)牙著(象牙筷子)。全棹(桌)崩盤(拼盤)甲(和)燒豬,赴(卜,要)請人客(人客:...
汪毅夫:湖州秀才王治心 (2021-09-15 00:37:00)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作者 汪毅夫)宋代湖州名人朱彧是個秀才,家在湖州城西住。他在《萍州可談》裡說:“漢威令行於西北,故西北呼中國為漢;唐威令行於東南,故蠻夷呼中國為唐。崇寧間,臣僚上言:‘邊俗指中國為唐、漢,行於文書,乞並改為宋’。謂如用唐裝、漢法之類。詔從之。餘竊謂未宜,不若改作華字。八荒...
汪毅夫:《周成過台灣》別字注釋舉隅(二) (2021-09-13 00:14:51)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作者 汪毅夫)茲就閩南語歌仔册《周成過台灣》第11節至25節之別字,隨文而注釋之。   丈夫身體著(要)保惜,恁(你)某(老婆)在厝(家)看袂(不)著。不成寒熱無滾笑(滾笑:開玩笑),早暗(夜晚)咱著(要)穿恰(更)燒(暖和)。   月里衫褲那塊(一邊)款(整...
汪毅夫:北京市台聯的一篇好文章 (2021-09-10 00:38:06)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作者 汪毅夫)2008年以來,我親眼見證: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簡稱北京市台聯),就“科舉制度在台灣”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做了一篇很好的文章。   2008年至2011年,北京巿台聯組織的學術團隊承接並完成了,北京市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研究課題《台灣會館與同鄉會》...
汪毅夫:王哲甫其人 (2021-09-08 00:41:20)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作者 汪毅夫)2019年5月,我在《王哲甫談文言與白話》(收汪毅夫:《顧盼兩岸》,2020)一文裡說:“近讀茅家琦等主編的《中國國民黨史》(鷺江出版社2005年1月版),見書中所引《吳國楨口述回憶》提及“王哲甫案”。該案政治受難人王哲甫是否即早年寫《中國新文學運動史》的王哲...
汪毅夫:開門揖盜、附敵幫凶和認賊作父 (2021-09-07 00:37:35)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作者 汪毅夫)談起日據時期(1895—1945)台灣漢奸(俗稱二鬼子)史,人們念念不忘、首先會提到的是,辜顯榮之流開門揖盜,迎接日本侵略軍入城的醜態。然而,日據台灣時期漫長的50年裡,附敵幫凶的漢奸罪行和認賊作父的漢奸惡念,也是不該被淡忘和被忽略的。本文著重談附敵幫凶一節。...
汪毅夫:閩南語流行歌之流行 (2021-09-06 00:19:22)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作者 汪毅夫)我簡要談三個意見。    首先,閩南語流行歌(尤其是古早的閩南語流行歌)往往是先唱起來、然後記下來,先有口傳本、然後有手抄本乃至刊刻本。談閩南語流行歌之流行,當然不應該忽略其口傳本的流行。從流行時間上說,以閩南語歌仔册《新刊勸人莫過台歌》(道光刊本)為例...
共578條﹐第12/58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