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中評論壇:日美峰會與台海地區形勢

2021-05-12 00:11:04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中評社 海涵攝)
王英津(中評社 海涵攝)
唐永紅(中評社 海涵攝)
包承柯(中評社 海涵攝)
王偉男(中評社 海涵攝)
林光彬(中評社 海涵攝)
信強(中評社 海涵攝)
會議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王鍵(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中評社報道組)5月11日下午,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舉辦的“思想者論壇:日美峰會與台海地區形勢”在中評社北京總部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英津,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副研究員王偉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唐永紅,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研究員包承柯,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信強,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林光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評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鍵參與研討。王鍵主持是次會議。

  與會諸位專家分別從兩岸關係與台灣政局、兩岸民間交流、大陸對台政策、民進黨大陸政策動態、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日台關係等多個維度,對兩岸關係展開了全面、詳盡地研判。

  王英津表示,目前台海局勢的總體特點是“四個加劇”,一是促統與拒統的矛盾在加劇;二是“台獨”與“反台獨”的鬥爭在加劇;三是兩岸民眾的情緒對抗在加劇;四是外部干預與反干預的矛盾在加劇。當下有三個因素使得台海問題更趨複雜化和不確定性,分別是:兩岸對抗、中美博弈、亞太格局變化、世界秩序變動四者相互叠加;歐盟、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的干預和介入;東海、台海、南海的三海聯動和攪動。儘管台海形勢複雜嚴峻,但大陸反“獨”促統的力度並沒有減弱,相反,在某些領域還有所加大。隨著美國對大陸挑釁的升級、美國拉攏台灣對抗大陸動作的增多和升溫,引發台海衝突的可能性不斷增大。到目前為止,美國拜登政府仍在繼承特朗普政府時期逐漸蠶食一個中國的政策,但沒真正突破一個中國的既定框架。不過,不能排除未來有突破的可能性。隨著兩岸關係惡化,以及美台關係的進一步提升,美陸台三邊關係的不確定性仍在增加。為此,如何應對突發風險,就成為我們當下的重要任務。

  王偉男圍繞兩岸民間交流的歷程與現狀、當前形勢下如何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問題展開討論。他認為,兩岸民間交流的範圍包含貿易、投資、旅行、求學、通婚、探親等活動,以及半官半民的海峽論壇、城市交流等。多年來的相關數據表明,由於兩岸在意識形態和基本制度上存在根本差異,兩岸民間除了在經貿領域實現了較高水平的相互依賴外,兩岸民心實際上呈現出漸行漸遠的態勢。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來,兩岸民間交流除貿易以外的其他許多方面已經轉趨收縮,新冠疫情對這種收縮趨勢更是雪上加霜,以至於形成了一種兩岸貿易創新高、其他許多領域創新低的吊詭局面。其實從1980年代末兩岸開啟交流交往以來的發展軌跡也可以看出,經貿關係的日益密切、人員交往的日益擴大,兩岸物質關係和民眾物理距離的拉近,並不必然導致兩岸精神關係和心理距離的拉近。因而他認為,要想更有效地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比經貿關係、乃至更廣義的民間交流更具決定意義的,是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兩岸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上的差異,以及建立於這些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之上的基本制度的差異。長期以來,大陸方面比較強調兩岸“同”的一面,台灣方面比較強調兩岸“異”的一面。因此,在新的形勢下繼續強調“求同存異”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同化異”,因為經濟學、社會學意義上的融合發展,其本質就是一體化、趨同化。即使講“包容”,也要在差異不大的基礎上才能相互包容。

  唐永紅表示,近20多年來,台灣社會意識形態與政治生態已然發生了幾個重大質變:一是政黨發展方面,在“國退民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國強民弱”到“國弱民強”的質變;二是意識形態方面,在“藍消綠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藍大綠小”到“藍小綠大”的質變;三是國家認同方面,在國家認同疏離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兩岸一國”到“一中一台”的質變;四是統獨意願方面,在“統消獨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追求統一”到“追求獨立”的質變;五是統獨力量方面,在“統消獨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統大獨小”到“統小獨大”的質變。台灣社會意識形態與政治生態的上述質變,意味著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已經進入到“政治正確”的收獲期,不僅有可能在台灣島內長期執政,而且必將憑借民意支持並借機美國對華政策改變進一步在島內外大搞“台獨”分裂活動。事實上,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不僅拒絕“九二共識”、大搞“台獨”分裂活動,而且勾連美國等國際反華勢力阻礙中國大陸的發展,已經在侵犯國家在領土、主權、安全、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而台灣社會意識形態與政治生態構質變,以及台灣當局對國家領土、主權、安全與發展等核心利益的種種侵犯行為,已造成兩岸之間主要矛盾性質質變,從先前爭奪國家代表權的矛盾為主,演變為分裂國家領土及主權與維護國家領土及主權的矛盾為主。如果說前者是“內部矛盾”,那麼後者則可謂“敵我矛盾”。這不僅已經造成兩岸關係對抗發展,而且衝擊到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影響到統一的代價及統一後的治理成本。鑒此,大陸對台政策有必要強化“反獨促統”,並打擊民進黨執政的經濟基礎。

  包承柯在發言中談及美國在印太地區推行的“新平衡戰略”和日本在其中的作用。他表示,美日聯合聲明中52年來首次再度提及中國的台灣問題,這一做法引起了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國政府插手干涉。美日的聯合聲明也給亞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有著相同的認識,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削弱美國霸權,但是拜登政府在策略和手法上有顯著不同。隨著拜登政府上台後,“台灣問題”越來越成為各方所關注的焦點。雖然美日首腦會議、七國集團外長會議等都把“台灣問題”當做制衡中國的手段來津津樂道,但這一切都沒有改變“台灣問題”居於亞太地區爆炸性衝突核心地位的狀態。台灣問題的核心是“反獨促統”,中國不會在台灣回歸或統一問題上有所讓步和妥協,拜登政府如果不在這一問題上收手,繼續變著方式對台灣問題指手畫腳,其結果會攪亂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日本對台灣問題一直有著“私心”,想借助台海的緊張局勢拿到好處。這只是痴心妄想。台灣回歸與統一是不變的趨勢。大陸依然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統一問題。兩岸可以在台灣回歸的方式和台灣社會回歸後生存形態上進行積極探討,包括台灣回歸後,中美之間在全球戰略合作層面上進行合作與妥協。

  信強分析了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他認為,短時期內,美國政策暫時還不會出現大的調整和變化。但是跟特朗普相比,拜登政府上台後顯現出“三個回歸”的趨勢:美國外交決策專業性的回歸、對美國國家利益理性判斷的回歸、傳統的外交戰略和傳統思維理念的回歸。在對台政策乃至大的對華政策方面,拜登同特朗普的戰略總體上是一致的。因為在對台問題上,美國兩黨之間的立場沒有區別,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同特朗普政府相較,有可能會有以下“三個區別”,一是,特朗普純粹把台灣作為遏制中國大陸的工具,對台政策完全服務於對華戰略;而拜登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美國把對台和對大陸問題分開處理的政策思路。二是,相比特朗普,拜登政府對台灣問題的危險性的敏感性的認識和理解更加充分,紅線意識也會更強;三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有極強的隨意性和極端性,只關注於服務其自身政治私利,這也直接導致特朗普執政時期,中美關係跌入歷史低谷,主要表現為“三無”:無戰略互信、無政治互動、無實質性合作;而拜登上台後中美合作已然逐漸有所恢復,因此拜登會因顧及中美關係的大局而不敢在台灣問題上隨意挑釁。短期而言,拜登政府對台政策的重點是管控危機,防止因意外事件爆發兩岸軍事衝突,把美國拖下水。而其中期目標則會是要在降低兩岸緊張關係的同時,力求兩岸恢復對話,尤其是施壓大陸與台灣當局進行接觸和會談。

  林光彬從經濟學專業角度,圍繞大陸對台經貿政策進行分析。他建議,應適時調整對台經貿戰略。他分析了各省惠台政策“不加甄別”的現象和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上台以來的台灣經濟表現,提出要防止“超國民待遇”、政策過度以及強彼弱我等問題。他認為,在中美關係、美台關係出現重大調整的背景下,目前大陸經貿惠台讓利政策在政治上收效不彰,對台經貿戰略調整首先要研判發展形勢,根據新階段、新形勢來整頓和規範現有的惠台政策,實施“強統弱獨”新戰略,加強“大棒”政策工具箱,調整“胡蘿蔔”政策工具箱,以我為主,精准施策。同時要把中國人對美好生活、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作為宣傳主題,有效傳播大陸發展成就,讓“統一是歷史選擇、是大勢所趨”成為時代潮流和主流意識形態。

  王鍵高度關注日本對台政策的調整走勢。他認為日本對台政策目前還不會走得太遠,尤其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2021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重要時間節點上,無論是安倍重新上台還是菅義偉政權持續執政、都不會冒然突破中日關係的政治底線,仍會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中日關係和既定的對台政策。另外、當前的中日經貿關係已經達到非常緊密的狀態,這種經濟上的連結也能有效制約日本在台灣問題上採取過分的行動。目前美日同盟、印太同盟等以遏制中國為目標,但這兩個同盟也存在一些結構性缺陷,美日之間雖然在某些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但相互利益訴求矛盾,遠遠達不到鐵板一塊的狀態。而且、日台之間的諸多難題如食品解禁問題、沖之鳥礁漁權糾葛等依舊沒有解決。括而言之,日本對台政策或者日台關係短時期之內不會取得“實質性”進展,更絕難走向“突破性”發展。

  論壇全文將在中國評論月刊和中評網刊載。

  (中評社報道組:海涵 文婷 於子文)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