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中評專訪:台青張毓中談以自媒體溝通兩岸

2023-06-01 00:19:02
祖籍河南開封的台灣青年張毓中在“太行山上看鄉村振興”兩岸媒體豫冀行聯合採訪途中(受訪者供圖)
張毓中於參訪途中(受訪者供圖)
張毓中用無人機紀錄沿途風光(中評社 陸文煜攝)
2022年,張毓中父子返鄉,與河南家人在黃河邊合影(受訪者供圖)
2022年,張毓中父子返鄉,與河南家人在窑洞前合影(受訪者供圖)
1990年代,張毓中祖父返鄉探親時,河南鄉親還住在窑洞裡(受訪者供圖)
至今在河南三門峽的老宅墻上,一家合影台灣親人從未缺席(受訪者供圖)
張毓中的姑奶奶(受訪者供圖)
張毓中的自媒體賬號(受訪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 陸文煜)日前,由中央台辦主辦,河南省台辦、河北省台辦聯合承辦的“太行山上看鄉村振興”兩岸媒體豫冀行聯合採訪活動圓滿落幕。祖籍河南開封的台灣青年張毓中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分享河南尋根經歷、兩岸自媒體創業故事以及談台灣青年眼中的大陸變遷和鄉村振興。

  張毓中,1994年生,長與台灣台中,祖籍河南開封。19歲時來陸求學,回到故鄉河南尋根溯源。畢業於台湾政治大學外交專業,原從事地產行業,開設小紅書賬號,期望把最真實的台灣青年視角呈現在兩岸媒體平台上。

  以下为访谈全文:

  尋根:一捧黃河水 兩岸三代情

  中評社記者:請向中評的讀者做個自我簡介吧。

  張毓中:我今年29歲,生長在台中,河南是我的根系所在,祖籍在開封,現在大多親人生活在三門峽。去年從地產行業辭職後,我目前主要從事文化策劃相關工作,同時也剛開始經營自媒體,目前全網大約1萬多粉絲。同時我也在和出版社接洽,在籌備一本我尋根返鄉的書,希望能在今年之內推出。

  這本書講述了我回河南尋找親人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我從外省三代的角度,回顧了我爺爺當時離開河南來到台灣,顛沛了半個世紀又重回故土的經歷。其中也穿插我和我父親的視角,講述我們這一代人如何理解他們那一輩人。

  台灣有許多外省三代,很多人對自己的祖籍已經很陌生了,對上一輩的故事很陌生,但我認為家人和血緣是非常根本的。我爺爺在世時經常跟我們談論黃河和老家,談他們當時是如何被一番波折帶到台灣,我認為這樣的故事值得被記住。

  中評社記者:可以介紹這本書的主題和內容嗎?

  張毓中: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籌備了10年,從我爺爺去世到現在。我爺爺在醫院病榻旁邊,仿彿回到了小時候,會喊媽媽,還講河南當地的方言,講黃河的故事,這些內容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後來,我發現家族的故事和歷史文化傳承一直匯聚在一起。我19歲第一次來到北京後,就抽空回河南探親,逐漸梳理這三代以來的故事。

  河南一直是一個苦難之地,紛亂不斷。百年前,它便開始了流離失所。我的先人從山西遷到河南,經歷了中原大戰,再遷到台灣,大約過了半個世紀,當他再回到這片土地上時,又經歷了人事已非、親人離散、來不及說再見等痛苦。

  我認為現在很多人逐漸失去了對上一代精神的傳承,因此,我希望這本書能借由自己家族的故事,除了銘記歷史之外,還能傳承人的精神。像我們這一代的台灣學生,從小學習黃河、長江、華北平原,但從未真正踏足過這片土地,未深入瞭解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經歷了怎樣的歷史。

  但當我深入瞭解細節後,它呈現出一個宏大的敘事。我們應該如何讓這個故事更動人,更符合當代青年和人們的需求,而不是流於一種講古的形式?這是我比較關注的一件事情。

  中評社記者:你是如何走上尋根之路的?

  張毓中:我與大陸有很深的情感鏈接。從我有印象起,我爺爺床頭就放著一瓶從老家帶過來的黃河水。記憶裡,我爺爺他總是希望我們去看看老家,看看過去生活的窯洞。因此當我第一次來到北京時,我對河南的故鄉特別感興趣。暑期交流結束後,我便去了一趟。我的老家在開封附近,我爺爺小時候就生活在黃河不遠的地方,後來去了台灣。

  相隔40年後的1988年,我爺爺再回到故土,就在河邊舀了一瓶黃河水,特地帶回台灣給家人看。當時飛機管得比較鬆,還可以把水帶上飛機,這瓶黃河水就一直放在他的床頭。當時我的姑姑和父親都感到非常驚訝。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學習黃河、黃土高原,但從未親眼見過黃河水。後來爺爺去世,這瓶水就成了他的遺物。

  爺爺生前也希望能回河南老家入土,但由於疫情,這幾年兩岸往返不容易。直到去年,我才帶著父親回到河南老家尋找家人。當時還需要隔離,我和父親先到北京,出隔離後,帶他辦電話卡等需要實名的東西,再去河南。一路特別辛苦,因為我們到了三門峽要做核酸,還無法驗證台胞證,只能不斷往返尋求人工協助。歷經種種辛苦,幸好最後總算讓親人們見面了,作為第三代家族的長子,我覺得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我和父親找到姑奶奶家時,場景非常感人。我姑奶奶已經80多歲了,是我爺爺在大陸的唯一妹妹,長輩們本來覺得這輩子難以再見面。姑奶奶愛哭,大伯也很感性,都流下了眼淚。大家在車站相擁時,仿彿見到爺爺回來了。

  找到了老家,和親人再次取得聯繫,心里會更踏實。我告訴過很多朋友這種感受,兩岸之間有清晰的聯繫,當你有一個親人在時,你會自覺關心當地的天氣情況和時局變動。例如,台灣很常發生地震,偶爾發生比較嚴重的災情,大陸的親人們會來關心是否有意外,說從大陸看到了報導,讓人感到特別有人情溫度。

  中評社記者:你的親朋好友們看過這本書嗎?

  張毓中:我的家人看過,因為我要跟他們校稿。大家的記憶是分散的,這本書中分成了兩個支線,一個是我的爺爺在台灣如何建立了台灣張家,另一個是他的妹妹在三門峽如何建立河南張家,直到1988年兩岸終於開放探親後,這兩條支線才交匯在一起。

  我的長輩們非常支持我寫書和蒐集資料。因為每個人腦海中的細節存在出入,需要從這裡提取一些,那裡提取一些。當一位晚輩捧著筆記本,記錄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呈現怎樣的場景,這對長輩們而言,是再次感受到自己經歷的事情受到重視的過程。作為晚輩,我認為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中評社記者:像你這樣回到大陸尋根系的年輕人在台灣多嗎?

  張毓中:會有,但是少。例如有朋友家族來自廣西客家,儘管他們現在大部分方言已經不會說,但有時候還能用順口的語言講一兩句,只是自己可能不知道這是廣西客家的語言。據我所知,台灣有一段時間流行家族文學,是外省二代回溯上一代父母輩的記憶,但到了外省三代時,上上一輩的就很難再回溯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通過視頻、圖片和故事的形式,喚起大家對鄉土的情懷。


  看見:感河南變遷 悟精神傳承

  中評社記者:這幾年頻繁回到河南,你認為河南哪裡變化最大?

  張毓中:整體變化都非常大。拿河南三門峽來說,2016年我去時發現廣場上遍地是垃圾、痰、燒烤和啤酒等,然而現在的三門峽已經成為天鵝之城,整體規整,道路乾淨,鄉村整治非常到位。

  我這次來鄭州,發現高鐵站最近剛裝設了高鐵護欄。無論從硬件還是人民素質,河南省都在迅速崛起,不斷迭代改善。頻繁時,我可能每半年都會回老家,和親人敘舊,深刻感受到變化。

  我為了撰寫這本書,考察了很多地方。最早在開封杞縣,儘管很多地方已經被推掉,但我們仍然尋找熟人對接,尋找老地名,試圖發掘當時的遺址。例如我爺爺在開封高中,現在已經完全不是當年的樣子,但我認為來到這裡也是一種緬懷先人的追尋。

  中評社記者:這次在河南沿著太行山看鄉村振興,你有什麼感觸?

  張毓中:非常感謝河南省台辦的邀請,對於大部分台青來說,我們很難自己來到這麼偏遠的地方。大部分台青聚集在北上廣廈等大城市,這次我看到許多鄉村努力發展經濟尋求致富的過程,看到河南的逐漸發展,印象很深刻。

  在我看來,河南一直是一個特別苦的地方。自古以來,無論是旱災、蝗災還是人禍,這塊土地展現出的刻苦耐勞、質朴善良以及人們在艱難中不畏困難前行的姿態,都是我在整個中國都很難發現的一個特點,這次活動讓我深切感受到了這種精神,我希望能將這件事情傳播給更多人。

  坦白說,以前我剛到三門峽靈寶時,我覺得已經很偏僻了。但當我造訪郭亮村和雲台山,我覺得三門峽那邊發展還算可以。以前我們家的老人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後來可以吃一些雜糧。現在大家基本上都有飯吃,能走得出去,受到很好的教育,這是一個時代的過程。從鄉村到城市,是不斷發展的,每個階段和細節都非常清晰,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很深的感觸。

  這兩天我們參觀了郭亮村掛壁公路、紅旗渠,讓我想到台灣太魯閣隧道,這些都是人與自然鬥爭的產物。上一輩確實非常能吃苦,他們當時面對自然環境的惡劣和險峻,不是我們這一代生長在城市里、擁有豐衣足食的生活的年輕人能想象的。

  先人們刻苦耐勞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一直傳承下來的,包括我現在在北京,也能看到親人或朋友身上刻苦耐勞的精神,這都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特質和財富。文化和傳統都是一脈相承,同根同源的。像勤儉耐勞和孝順這樣的習慣,聽起來可能有些俗套,但畢竟它們是兩岸一脈相承的。


  發聲:以自媒體平台 傳青年聲音
 
  中評社記者:你是如何走上文旅自媒體之路嗎?你走過大陸很多地方,有沒有一些有意思的觀察?

  張毓中:不論是台灣還是大陸,文旅都是一個容易切入、平易近人的角度。作為一名台灣青年,很多視角值得傳達。許多人可能好奇台灣,想瞭解台灣青年如何看待大陸的吃、喝或民生,這也是我嘗試瞭解這一廣袤大地的方式。

  當我走過很多地方後,我發現瞭解大陸真的很困難。台灣是個小小的島嶼,從南到北僅需幾個小時的路程。然而,大陸各個省份的文化、地理環境和經濟條件截然不同。例如,有段時間台灣媒體認為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和茶葉蛋,這可能只是某個小地方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台灣部分有心人士將其炒作到整個大陸地區。實際上,我們也常會被偏見所困擾,這並非台灣青年所期望的。

  無論是自媒體還是傳統媒體,我們應該從更多元的視角傳達給更多人。一個地方並非如大家所想象那樣,它包含許多細節。越走過大陸的多個地方,我會越有這樣的感觸。

  這片土地太大了,當前媒介傳播的一個困境是瞎子摸象,你摸到大象的皮膚很粗糙以為是樹,摸到鼻子感覺像蛇,但卻看不見整個大象的全貌。因為許多台灣人只會待在北上廣等地,像我們這次深入太行山上的小鄉村、瞭解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對於大多數台灣青年來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特定媒體的壟斷,很容易對大陸產生偏狹的印象。

  中評社記者:你的賬號主要在哪些平台?有發給島內朋友看嗎?自媒體之路上是否曾面臨過哪些困難?下一步有什麼發展計劃?

  張毓中:我剛開始做自媒體,主要以小紅書為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到,小紅書對兩岸年輕人來說是一個特別開放且多元的地方,大家在上面分享生活、吃、喝、玩、樂,並不嚴肅。我很樂意分享更多文化、歷史、地理相關的內容,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需要一些較軟的切入點。一上來就告訴你“我們8000年歷史”怎樣,是行不通的。

  島內也有非常多朋友在用小紅書,無論是找資料、看穿搭還是分享美食,小紅書的普及率還是相當高的。你可以看到小紅書裡面提到,兩岸的00後和95後之間經常交流,甚至一起追星,我們之間並沒有太多隔閡。

  在大陸做自媒體很難避免遇到審核問題。尤其是我們沒有在這樣的語境下成長,有些用詞可能有更好的表述方式,這或許是所有自媒體人都需要學習的。

  另一方面,許多台灣青年闡述對一些現象的觀察時,可能被很多人認為台灣人抱有一種優越感。實際上,我們並非是這樣的態度,只是希望忠實地呈現我們的所見所聞,誤會的源頭不過是用詞上兩岸有所不同罷了。

  在創業方面,我剛剛起步,可能真正的問題仍在後面。從文化和策劃的角度來看,今年經濟開始大復甦,許多企業更願意採用一些文化或較軟的視角來推廣,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

  自媒體事業的下一步,我希望能與我的出版作品相結合,探討台灣青年如何看待大陸。另外,我還有自駕旅行整個大陸的計劃,打算深入許多小鄉村,探索奇景和人文,將最真實的台灣青年如何看待這塊土地的視角,呈現在兩岸媒體平台上。

  中評社記者:你曾經提到過,台灣青年應當積極發聲,你認為台灣青年應當發出哪些聲音、如何發聲呢?

  張毓中:近幾年兩岸關係有些緊張。無論這些緊張是來自內部還是外部,我認為我們應該更關注彼此相同的地方,而非差異之處。

  大家都說中文,飲食文化以及血緣來源都非常相近。正如剛剛提到的,我認為我們之間沒有太多隔閡,所以更應該關注我們共同擁有的文化基因和傳統。

  當你在網絡環境中浸泡很久後,會發現兩岸人民的訴求並沒有那麼大差異。大家都在認真生活工作,認真搬磚,我們真正討論的事情更應該回歸到民生,而非政治上。我認識很多在上海、北京工作的台灣青年朋友,他們會談論工作上的困難,並表示在這裡得到了大陸朋友的支持。這些正是我們應該不斷強調的內容,而不是每天強調我們存在歧義,無法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至於如何發聲,我認為,只要願意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就好,但不能用極端的方式來表述。小到發朋友圈,再到寫公眾號,或者發表在傳媒上,我認為都是很好的。最擔心的是你不說,這些誤解的裂縫就會被別有居心的人擴大,這是我非常擔心的一件事情。

  中評社記者:️你如何評價目前兩岸青年的交流情況呢?作為台灣青年,你認為還可以為促進兩岸交流做哪些貢獻?

  張毓中:兩岸的青年交流聚焦與民間、民生、教育方面,由政府主導合作。我注意到,從今年開始,已經有許多民間交流、實習生來大陸參訪,當然,這也依賴各地單位的協助。在這樣的不斷交流中,可以逐漸消除隔閡,消除誤解。

  從青年的視角來說,90後、95後甚至00後,他們需要更大、更有彈性的空間去理解彼此。我認為最直接的方式是多來旅遊,民間的力量非常強大,就像我經常被雲南大理或新疆草原所吸引。當你看到一個地方優秀的東西後,無需過多解釋和包裝,就能直觀感受到偉大的敘事,這根源於人性中嚮往美的追求,因此走出島嶼、多來現場看看吧,這片土地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遼闊。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