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實名網評

網評:西方亟需重建對中國體制的認知

2019-12-16 00:12:44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網評:西方亟需重建對中國體制的認知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丁剛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漢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它的前面是“一統天下”的秦朝。中國有個說法叫漢承秦制。從北京乘高鐵3個小時,就可以到江蘇徐州,在那裡可以了解很多有關漢朝的歷史。

  徐州有一座獅子山楚王陵,1994年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印章和封泥。如果將這些印章和封泥排起隊來,就是一個大體完整的中國漢代官僚體制。徐州博物館就有按照印章和封泥排列的中國漢朝官僚體制介紹。1995年,在西安也發現大量比這更早的秦代封泥,成為研究秦代官制的重要原始材料。

  從這些印章和封泥,我們得知,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官僚體制已經非常成熟,形成一整套管理國家和社會的體制。美國政治學家福山認為,就現代國家的起源而言,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秦朝。因而,中國在國家能力、國家制度的發展上要遠比西歐源遠流長。

  近年來,中國的政治體制開始成為全球關注中國的重點所在。仔細分析所有那些與中國經濟、貿易、科技、軍事等等有關的話題,最終可能都會指向中國政治體制。所有那些關於中國經濟社會未來的預估,最終也都會與中國政治體制相關。

  翻開西方的政治學、歷史學課本,對中國政治體制的表述仍然是陳舊的、老套的。看看今日西方媒體的那些報道,感覺似乎也並沒有走出冷戰。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很多西方學者仍然在用西方政治標準來套中國政治體制,按照西方的理論排序,這個中國的集權制應當是排在西方民主制之前的,是落後於民主制的,而且也一定要進化到類似於西方的民主制的。這一認識隨著西方文明500年來的擴張,就變成了一種合理的認知。實際情況是,中國的體制早在西方體制形成之前就有了,它是按照自己的發展實踐向前發展的。

  在中國還沒走向世界、還封閉的時候,這個影響不大,但現在中國實力增強,並且是通過一個不同於西方的政治體制增強了實力,這個體制通過改革開放,不斷調整,釋放出制度活力,做到了很多西方國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當中國走向世界,這個體制的影響力顯然已經輻射到全球。事實表明,用舊套路和舊理論來解讀中國,來分析中國政治制度,最終必然失算,必然導致對中國的恐懼感。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這需要中國與西方的學者共同努力。這個工作可能是艱難的、長期的,但在中國目前對外開放的大環境下,要比以往更容易。比如,到西安或徐州去作一番實地調查。從那裡開始,重新構建關於中國政治體制的知識體系。

  剩下的問題是,西方是否願意放下自己的優越感來認真地研究一下中國的歷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