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網評:“美台軍艦互停”攪混台海

2017-09-21 00:33:07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網評:“美台軍艦互停”攪混台海 

  作者 李江勝 香港 香港天大研究院 研究員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周邊局勢波雲詭譎。中國西部,中印對峙剛剛平息;東北亞,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有一觸即發之勢;南中國海,美國“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8月10日駛入中國在南海美濟礁12海里內,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台海局勢,正在暗流湧動,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

  台海局勢驟變:三個突破
 
  2017年7月1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美國海軍在高雄或其它合適的台灣港口定期停靠,並且允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接手來自台灣的停靠”,並要求國防部長在2018年9月1日之前,提交美國軍艦訪問並停靠台灣港口的可行性評估報告,同時,提交美國接受台灣軍艦停靠夏威夷及關島的可行性報告。

  早在2016年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通過決議案,將“與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並列,首次將“六項保證”納入共和黨黨綱。目前,美國參眾兩院中共和黨占多數,且共和黨素有“親台力量”。因此,今年10月份美國《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在參議院通過的可能性比較大,至於特朗普是否簽署存在不確定性。如果說美國《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提升美台軍事交流層級尚算沒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一旦《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獲得通過,成為法律,那麼中美關係性質將發生變化,相當於美國承認了“一中一台”,進一步助長“台獨”勢力,對中國核心利益造成嚴重傷害,這將是一個重大突破,美國將要打破台海局勢的現狀,也為美國干預台海問題、排除其國內法律障礙。

  根據三個《中美聯合公報》對美台軍事交流的限制,包括美現役軍官與助理部長不得訪台的控制,也包括台灣地區“正副國防部長”無法進入華盛頓地區訪美,一定層級以上現役軍官不得著軍服訪美等限制。2016年12月23日,奧巴馬在其最後任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簽署了《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首次將“美台軍事交流”列入法案,形成法律條文。這項法案的通過,提升了美台軍事交流的層級,加強了與台灣的軍事聯繫,形成了實質性的戰略聯盟,突破了美台現役軍人交往的級別和美國對台軍售的規模。

  2016年12月2日,特朗普以候任總統的身份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直接通電話,並以“台灣總統”稱呼蔡英文,電話談及的內容涉及經濟和防務問題、美台關係、台灣國際空間、亞太形勢等廣泛議題,儼然“正式會面”。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來,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勝選、執政,沒有任何一位候任或在任美國總統與台灣地區領導人以電話形式直接溝通交流,打破了美台互動的層別,突破了美台高層互動的限制與約束。雖然特朗普團隊將“川蔡通話”界定為“禮節性的”,並不意味著以後的特朗普政府就台灣問題會按照“一個中國和三個聯合公報”框架來運行。

  “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台灣價值再利用

  近年來,中國軍事力量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初步具備能突破第一、第二島鏈的打擊能力。台灣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上重要的節點,自然在美國亞太戰略中具有獨特的定位,有“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之稱。雖然其對美國對華軍事戰略作用出現了一些弱化,但特朗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欲打造更強勢的美國軍事力量,把“重振美軍”列入特朗普政府優先解決的問題之列,進一步強化其在亞太的軍事存在。在其現時戰略背景下,美國會持續強化美台軍事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同意“美台軍艦互停”相關法案。

  南海問題雖未完全解決,但就連當初鬧得最凶的菲律賓也提出要與中國重修舊好,加入亞投行,要與中國加強合作。而且,2017年5月18日,中國與東盟10國在中國貴陽就“南海行為準則”達成框架文本。只是,美國軍艦總以“航行自由”為由來南海巡航,還時不時地闖入中國領海,但華盛頓沒有得到南海周邊國家積極回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也迫切需要在中國周邊尋找新的戰略支點來撬動新的對華戰略,爭取在博弈中獲得更多主動權。適值台灣的蔡英文上台,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搞變相“台獨”,致使美方認為,台灣這顆棋子可以重新啟用。因此,“美台軍艦互停”的提出就順利成章了。

  2017年2月2日,美國商務部裁定對華不銹鋼板徵收最高反傾銷和反補貼稅,高達190.71%;7月19日,中美經濟對話又陷入僵局(stalement)等等,中美之間競爭實際上呈加劇趨勢。然而,美國對台政策無疑服從其國家戰略利益,對台的政策選擇又受到中美關係及其全球戰略的牽制。正如美國學者邁克爾·馬紮所言,“台灣不再是冷戰遺物,它處於中美戰略競爭最前沿,這種競爭很可能決定21世紀美中之間的戰略格局”。從目前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利益來看,除非中美之間達成重大妥協,特朗普政府能在中美戰略博弈中把握更多的主動權,否則,特朗普簽署這份法案的可能性非常大。在中美競爭加劇的形勢之下,美國勢必會更加重視台灣在其亞太戰略部署中的地位,台灣一度被弱化的棋子會重新得到利用,並進一步強化與台的戰略聯盟。如果把大陸、台灣和美國這個三角關係放到全球戰略格局中去評估,十個台灣的價值也抵不上一個大陸,為解決許多全球性問題,美國需要中國的配合與默契;如果把大陸、台灣和美國這個三角關係放到台海地區中去考察,美國需要的則是台灣而不是大陸,台灣對大陸的制衡作用不可替代。很顯然,這個政策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將中國納入美國構建的兩岸體系之中,促使兩岸形勢朝向美國希望的方向發展。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美台軍艦互停”相關法案還要經過一定的程式,才能成為法律,先不論它能否最終通過,它已經發出了非常危險的訊號。美國對台政策連續突破,步步為營,將觸及中國的底線,中國需要創造出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致使美國放棄挑戰“一個中國”、改變現狀的想法,是中國必須從戰略高度考慮和研究的問題。

  首先,做好特朗普政府的工作。美國參眾兩院批准涉及“美台軍艦互停”相關法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關鍵是要看特朗普如何處理。如果特朗普表示不接受嚴重惡化中美關係的條款,他就有權要求參議院刪除這些內容。中方可以提前做好特朗普政府的工作。如在制定《2005年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時,美國眾議院通過“推動與台灣之間的高級官員互訪計劃,放寬軍方官員訪問台灣的層級限制”等,但參議院顧忌法案對中美關係的敏感性,最後兩院敲定的版本刪除了相關條款。

  其次,做好必要時武力統一台灣的準備。如果片面強調外交努力和片面強調和平統一,在沒有武力威懾的壓力或武力威懾的壓力較小的情況下,“台獨”勢力鋌而走險的概率定會大大增加,而美國對華對台政策也會變本加厲,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將完全處於守勢,甚至在其他戰略問題上也處於被動。台灣問題屬於中國的核心利益,在核心利益面前沒有商量的餘地和妥協的空間。保持武力攻台高壓態勢,顯示中國自身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這並不是為了製造台海的緊張局勢,而是為了防止“台獨”分裂勢力對形勢作出“誤判”,以及美國對中國維護自身核心利益作出“誤判”。如果“美台軍艦互停”法案通過,並且真正落實軍艦定期互停,那麼,武力統一台灣就會成為實際選擇。

  再者,要制定多種戰略預案。美國蘭德公司曾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十種模式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其中包括四種和平方案和六種非和平方案。在六種非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中,有三種設想美國會主動介入協防台灣,另有三種估計美國會選擇不介入。在美對台政策出現如此驟變,頻繁地觸及中國底線之時,我們既要研究美方的各種方案選擇,也要制定好各種應對的戰略預案,包括所有作戰計劃。

  最後,要有與美國不惜攤牌的戰略意志。“美台軍艦互停”一旦成為法律,美軍艦就可能長期停靠台灣港口,這不僅給台灣問題的解決帶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而且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會嚴重損害中國核心利益。通過外交途徑套路化地嚴正交涉,已不足以震懾美國,不足以改變美國對台政策。美國近來的屢屢突破,步步緊逼,部分源於中方戰略上的溫和表像。因此,中方有必要發出不惜與美攤牌的信號,明確展示對美台宣戰的戰略決心與意志。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