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謝明輝:改革開放成功加速兩岸統一

2018-06-08 00:50:21
謝明輝: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創造了世界歷史上許多空前奇蹟。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特約作者 謝明輝)今年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週年,綜合國力世界第二,成就有目共睹。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從2003年開始進行的長期追蹤調查,有過半的台灣民眾認同是中國人,而認同中華民族的比例更在八成六以上,充分顯示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厚實。

  中華文化扮演建構兩岸和平統一的催化劑。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更是和平統一的黏著劑。大陸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更是發揮了黑洞式磁吸效應,進一步加速了兩岸統一的步伐。現在大陸出台的惠台31條措施,開啟了台灣人民在大陸的同等待遇,吸引了台灣青年人西進,未來兩岸統一大勢所趨。今日蔡英文的兩岸作為大失民心,唯有認清大勢,儘快回到“九二共識”,才能為兩岸發展營造和平氛圍。

  改革開放、中華文化、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惠台31條措施、九二共識

  一、改革開放四十年,成績耀眼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中國大陸正式翻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頁。今(2018)年正好是大陸改革開放的40週年,大陸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已排全球第二,取得的成就世所共睹。今日,包含高鐵在內,以及掃碼行動支付、共享單車,以及網購等已並列為大陸“新四大發明”。茲摘述重點如下:

  (一)基礎建設超級工程世界第一,“一帶一路”全球最大戰略

  大陸在基礎建設和超級工程上,不論是速度、難度,還是科技含量等都是世界第一。以鐵路為例,2002年時,大陸全境鐵路日裝車的需求達30萬輛,但卻只有10萬輛左右可以提供運載,且平均時速只有50多公里。到了2017年底,大陸鐵路的營運里程已達12.4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高鐵的營運里程更突破2.5萬公里,占全球高鐵總量的66.3%,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大陸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3.1萬公里,覆蓋約98%的城鎮人口20萬以上城市,位居世界第一。在重大超級工程上也是世界首屈一指,如造橋的工程技術獲得世界肯定,北盤江大橋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大橋之一,獲得第35屆國際橋樑大會的諾貝爾獎金獎。其他建港、造島等都令人刮目相看。“一帶一路”更將這些成就輸出海外,透過主動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於各地提供資金,進行造橋鋪路建港,完善沿線區域國家的基礎建設。

  (二)美國最大債權國,外匯存底世界第一

  根據世界銀行WDI數據,當時大陸的GDP為1481.79億美元,經濟總量為美國的6.5%,更僅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76%,可以說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根本微不足道,沒有任何的影響力。但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加快,大陸的GDP在2000年超過意大利,2005年超過越英、法,2008年超過德國,2010年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更突破80兆人民幣(2017年)。大陸甚至持有美債高達1.19兆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海外債主。美國雖然綜合國力排名第一,但霸權地位已搖搖欲墜。而3兆1428億美元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更是支撐金磚銀行、亞投行、絲路基金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保證。

  (三)AI人工智能領域引領世界潮流

  現在大陸電商排名已經進入世界前列,手機支付更是世界第一。經拜互連互通整合成功之賜,成為世界最大網路平台。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大網路人口的國家,2017年底約有7.72億的網友,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5.8%。AI人工智能運用更將互聯網世界向上提升,光在投資方面即已超越美國、日。

  目前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分別居全球第4、第5與第9大網路業務公司。2017年阿里巴巴天貓雙“雙11”購物活動更是再創新紀錄,9小時就突破人民幣千億交易量,全天24小時的成交金額來到人民幣1682億元,比2016年的成交量上漲了近40%,遠勝美國感恩節的購物狂歡節“黑色星期五”當日網購交易金額約人民幣100億(15.2億美元)。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支付的人數達到5.185億人,占全國人口38%,超越美、日。

  (四)“中國製造2025”引領高科技發展

  根據歐洲專利局的資料顯示,大陸目前在全球年度專利申請數的排名僅次於美、德、日和法,位居第五,成長快速,大部分申請的專利是來自於電腦技術和數據通訊領域,符合“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發展。在高科技領域發展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從2010年至今,大陸在量子通信的技術已創下多個世界第一,領先國際的態勢未變,包括: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視訊通話、最長傳輸距離、第一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升空,以及完成太空與地面千公里級的高速量子密鑰分發等。

  (五)軍工體系名列世界超級強國

  大陸現在擁有約226萬現役軍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武裝力量之一,軍力發展強勁,已讓世界霸權的美國感到壓力。依據瑞士信貸發表的軍力強度指數排名或環球軍力(GFP),或是美國“全球火力”網最新發佈的“2018全球軍力排行榜”,綜合各個參數後,大陸軍力皆名列第三,穩居世界前三強。

  現在科技是國防的基礎,大陸軍事力量也排全球前三大。技術的不斷創新為大陸的軍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舉凡跟軍事相關的,如:北斗衛星系統、墨子衛星、量子通訊、超級計算機,殲20、殲31、殲16系列、殲11系列、殲10系列、轟6K系列、高新6電偵機、運20系列、直10與20系列,航母、055大驅、052D、052C、052B中型驅逐艦、054A、056中小型護衛艦、022飛彈快艇、核子潛艦095、094、093、092,柴油潛艦039、041,099A坦克,衛士400火箭砲,東風41、31、5B洲際導彈,東風26、21D中程導彈,東風17、16、11、9短程導彈,長劍20、10巡航導彈,樣式齊全,且均已機械化、自動化、訊息化。

  二、四海歸心,人才回流

  大陸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此一歷史成就,與西方不同,不靠船堅炮利殖民掠奪。相對的,大陸的發展模式,反而使得全球受惠。如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全球陷入經濟大恐慌,但全球貧窮人口卻不增反減。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原訂在2015年可以讓貧窮人口減半,但結果卻比規劃的時間還提早了5年,在2010年就達成了這個目標,而這大半是要歸功於大陸的貢獻。到了2020年,大陸更將要實現4300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改革開放40年來,大陸發揮了黑洞式的磁吸效應,把周遭包括台灣在內的地區有形無形的物質都吸引進去,力大無比。2017年大陸原油進口量超越美國,來到4.20億噸,成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而2018年3月,以人民幣計價的大陸版原油期貨“上海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這是人民幣繼2016年被國際貨幣基金(IMF)納入SDR(特別提款權)一籃子貨幣後,再一次提升其重要性。除了原油、煤礦與資金等輸往大陸的數量增長可觀,進入大陸的人才也不斷攀上新高。由於大陸綜合國力變強,位居世界第二,民族自信心提高,海外僑胞心嚮往之。海外學成歸國的海歸派人才出國回流比例提高至八成以上。世界人才往哪裡流動,代表的就是那裡就是富強所在之地。四海歸心,人才回流,才能撐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

  三、中華民族認同,兩岸和平定海神針

  大陸改革開放40年,兩岸開啟交流也30年了,在大陸發展的眾多重要時刻,多有台灣人的身影參與其中。台商在陸投資設廠,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僅富士康一家在深圳、河南、成都等地設廠,就解決超過100萬人的就業;又以2012年為例,台商對大陸稅收就貢獻了約1千億美元。

  近來兩岸官方互動雖因台灣政局的多變的常受阻擾,但兩岸民間的往來卻變得更為頻繁與緊密。不僅如此,實際上,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一項從2013年開始進行的長期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有過半的台灣民眾認同是中國人,而認同中華民族的比例更是始終保持在八成六以上,充分顯示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雄厚。

  依最新公布的2018上半年調查結果也發現,在兼顧台灣利益與有利兩岸和平發展的因素後,“泛中國人”的認同度更是一舉拉大與“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狹隘認同間的差距有47%之多,創該調查以來的新高。相較於2015年9月差距幅度最小的調查結果(26.5%),還要高出有兩成的落差,反映出蔡英文上台,民進黨完全執政,但“台獨”分裂癌細胞卻受到有效遏制,未見有效擴張。

  四、中華文化構建起兩岸共同家園

  自清末起,因國力衰敗,近代兩岸人民長年處於戰火的恐懼中,兩岸亦源於內戰而分治至今。不過,從大陸改革開放,台灣開放兩岸交流探親,兩岸關係逐漸改善。兩岸民眾同屬中華民族就是兩岸和平統一的黏著劑,共同的中華文化則扮演建構兩岸和平統一的催化劑。中華文化又稱華夏文化,中華文明又稱華夏文明。中華文化發源於黃土高源的黃河流域,以華夏人漢族為主而後逐漸融入其他55個民族,所孕育出來的文化。中華文的傳承有主流與支流,其中主流就是以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為代表。歷經千年,中華固有文化千錘百煉,去蕪存菁,已超越血緣、民族意涵,各族因認同中華文化而融合成中華民族。

  正如布魯克斯.彼得森所言:“文化是國家或地區內的一群人所普遍認可的、一系列相對穩定的內在的價值觀和信條,以及這些價值觀和信條對這群人的外在行為以及環境所產生的顯著影響。”台灣現有的住民以漢人為最大宗,約占總人口97%,在台灣多元文化中,中華文化的主流地位正因漢人為主的人口結構而更加鞏固。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9年時國民黨政府來台,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深根台灣的中華文化更為繁榮興盛,成為繼承傳統中華文化的保留地。直至今日,台灣還是華人世界中使用正體中文字人數最多也最主要的地方。無可置疑的,在台灣眾多的文化元素當中,中華文化所佔的比例最高,也是台灣文化的精髓。如同黃光國所言:“...把台灣的民間社會塑造成一個‘比中國更中國’的‘文化中國’”。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共通性使其影響力遠超越血緣,而將中華各民族緊密的圈在一起。中華文化是兩岸最重要的共通點,成為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石。

  五、深化經濟融合,同等待遇共享成果

  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大陸不僅改變了自己,同時也影響了世界,未來更將再度翻轉世界軸心,均衡全球經濟發展。“一帶一路”的倡議,不僅將大陸向西、向南串連各國,暢通歐洲之路;並且將鄰近的柬埔寨、寮國、緬甸、蒙古、土耳其,以及阿拉伯等尚屬大陸國際貿易的荒漠區塊予以開闢,建構起全球跨度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廊道,涵蓋六成三的世界人口與近三成的世界經濟總量,成為下一回合經濟飛躍的新綠洲。

  今日大陸崛起所產生的經濟效應正是強化兩岸和平統一的重要支持,與台灣民眾共享大陸發展成就,可以促進兩岸經濟融合,拉近兩岸民眾距離,贏得台灣民眾的心。現在大陸出台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計31條惠台措施。31條內容涵蓋就業、教育、醫療、金融、影視等眾多領域,其中,12項關於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而19項則是提供台灣人與大陸人的同等待遇。“惠台31條措施”開啟了台胞、台商在大陸的同等待遇,正是提供兩岸和平統一的實際保證。唯有視台灣人如大陸人,拉近彼此關係的無差別居民待遇,“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經濟融合,才可以贏得民心。

  根據前述“台灣競爭力論壇”同一份調查顯示,有約六成的民眾認為大陸所提惠台政策對拉攏台灣民心有正面幫助,近七成的民眾抱持開放的態度。因此,大陸惠台措施勢將加速台灣人才與資本外流,影響台灣的未來發展既廣且深又遠。這就是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其重大成就所發揮的強大磁吸效應。今日大陸不斷強大,吸引了台灣年輕人赴陸就學、創業、工作、生活。未來兩岸民間間交往通婚、飲食生活習慣逐漸趨同,兩岸統一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六、結語:兩岸統一大勢所趨

  大陸改革開放40年已經取得空前成就,眾所矚目。著名的國際級管理大師麥可波特曾明確表示,大陸的國力永遠會比台灣強大,向來主張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也未排除對台灣動武,台灣選擇不與大陸貿易,也無法改變上述事實。大陸近來在南海軍演、遼寧艦演習、台海危機海峽實彈演練、“轟6K”“殲20”“運8”“圖154”軍機繞台等軍事動作,以及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與陸建交等外交行動,都是為了壓制“台獨”份子囂張的氣焰所提出的一系列警告。

  因此,台灣應當正視大陸的崛起,重建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回顧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就屬兩岸關係的開展最為亮眼。兩岸自2008年開始加強合作,至2015年底“馬習會”在新加坡的召開,兩岸最高領導人的世紀會面將兩岸關係發展浪潮推展至最高峰,這一切皆奠基於“九二共識”的政治框架,“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良性開展的政治基礎。

  兩岸民眾擁有共同的血緣、語言、歷史與文化,所謂“兩岸本是一家人”,“兩岸一家親”。大陸改革開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發揮黑洞式磁吸效應,進一步加速了兩岸統一的步伐。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公布的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評比下降,居全球第17,落後大陸的第13名,寫下自2009年以來最差表現。現在大陸出台的惠台31條措施,開啟了台灣人民在大陸的同等待遇,吸引了台灣青年人西進。從血緣、文化到經濟的深度融合,未來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

  今日民進黨政府的兩岸作為已大失民心,唯有認清大勢,儘快回到“九二共識”,兩岸官方關係發展才能回穩。追求和平已經成為兩岸人民的共識,兩岸統一就應該建立在和平的基調上,盡一切可能避免戰爭悲劇的再次發生。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政府若再繼續閃躲“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發展的主流恐將受挫。這是兩岸的悲哀,也是這一代人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創造了世界歷史上許多空前奇蹟。“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正逐漸擴散,影響世界,台灣根本無法迴避也無從躲避。兩岸本就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未來更應攜手同心,為創造共同家園而努力。

  (中評社特約作者謝明輝,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