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蔡東杰語中評:美台關係或遇天花板

2018-06-19 00:16:44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杰。(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興大學圖書館是該校特色建築。(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台中6月19日電(記者 林谷隆)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杰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在台協會(AIT)新館12日落成,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代表美國政府來台,美方在《台灣旅行法》實施後,訪台官員層級沒有超越過去;馬英九執政時期還有部長級官員訪台,現在最高反而只是局長級,“美台關係”事實上並沒有實質提升。隨著貿易戰深化中美互賴關係與朝鮮半島議題發展,提供溝通平台,“美台關係”未來會很快遇到天花板。

  蔡東杰,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現任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暨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並擔任中華當代兩岸學術交流協會理事長、上海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專家委員等職。

  蔡東杰表示,許多人都認為最近“美台關係”提升,美國確實也做了很多宣示,從國會到白官,從某個角度,美國對強化美台關係,提出很多“暗示”,但事實上在落實“美台關係”提升時,美國卻做了很多節制。

  蔡東杰提到,《台灣旅行法》實施以來,美國訪台官員迄今層級都還沒有超越過去,這次是教育文化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來台,但事實上“助理國務卿”只是“廳局長級”官員。過去在馬英九任內,美國已經派過部長層級來台,現在到蔡英文主政,美國來台最高官員,反而只是局長級,“美台關係”事實上並沒有實質提升。

  蔡東杰告訴中評社,近期“美台關係”對美方而言,是真正實質性關係的提升?還是美國對中國互動籌碼,將“美台關係工具化”,而非台美實質提升關係?這需要好好思考,目前還是口惠而實不至。

  蔡東杰認為,美中關係之間,還以貿易戰為主軸,看似衝突性上升,事實上可能相反,貿易戰會讓美中雙方更重視互賴,未來可能加深美中互賴關係,讓雙方走向更具體的談判交集點,所以貿易戰是扮演美中關係的動能,而非火苗。

  蔡東杰提到,加上半島問題,下階段實質問題解決,不可能繞過美中協調,半島議題會提供美中學習溝通平台,所以美中關係會越來越協調化發展。如此,美台關係提升,目前已經是口惠而實不至,未來很快會遇到天花板。

  至於台美關係發展,台美軍事合作是否為選擇之一?蔡東杰向中評社說,台美關係在軍事合作的層次,最近很多人矚目,尤其是美國國會提出《國防授權法》,性質只是國會建議,不需要白宮批准,不像《台灣旅行法》需要白宮批准,所以很多友台法案都是立法部門建議,沒有拘束力。

  蔡東杰認為,台美軍事合作提升確實有空間,但仍然受到“台美關係天花板”的限制,除非台美關係出現本質變化。所以的本質變化是美台關係,倒底是實質性關係,還是工具性關係。如果台美關係是實質性關係,門檻高跟天花板也比較高;如果台美關係是工具性關係,則門檻低跟天花板也低。目前,美中關係是實質性交往,美台關係則是工具性交往。

  蔡東杰對中評社強調,美國對台灣實質軍售,與美國軍艦實質停泊台灣,這是代表天花板實質上升。如果美國改變對台軍售的內涵,從過去的包裹軍售,未來可能變成逐案軍售,台灣就有機會拿到實質性的軍事實力提升。

  蔡東杰說,美國軍艦實質停泊台灣,敏感性很高,但“非常態”、有理由的停泊台灣,以擦邊球的方式,有可能出現,但這不是常態性,而不是制度性,美台軍事合作討論存在,但實質提升可能性不高。總而言之,美台關係必須跟美中關係連動。美中關係的關鍵,在於貿易戰導致協調壓力發展到什麼層度。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