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社評:安倍修憲不回頭 國際社會需警惕

2018-08-22 00:01:09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評論員 郭至君)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3周年紀念日,日本政府在東京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致辭中強調“不能重蹈戰爭慘禍”,但他繼續回避觸及“加害”責任,也未提“不戰誓言”。這是安倍“二進宮”後連續第六年回避觸及加害責任和不戰誓言。不僅如此,安倍還將試圖修改憲法,稱望“保留規定不保持戰力和否定交戰權的第二款,同時寫入自衛隊的存在。”這字面上看起來小小的改變,藏著安倍政府怎樣的打算?

  眾所周知,在任內完成修憲,是安倍晉三最大的政治抱負和施政目標。他在8月12日晚的一場演講中,又重申了自己的修憲主張,特別是要將自衛隊寫入憲法第九條,賦予其符合憲法的地位。他表示,目前僅有不到兩成的憲法學者認為自衛隊合憲,必須終結這一情況。他說:“修憲是(自民黨)立黨以來的根本宗旨,也是全體黨員的夙願。不管是誰作為黨總裁,都必須承擔起這一責任。”可見安倍的決心之深,不過,他如此執著,背後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日本第一部憲法,是1889年2月由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率領起草、明治天皇欽定、1890年11月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又稱明治憲法。在這部明治憲法下,日本形成軍國主義的天皇制國體和政體,不斷侵略周邊國家、對外擴張,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而日本現在施行的“和平憲法”則是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美軍占領下於1946年8月在日本國會通過、同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施行的《日本國憲法》。因為它,日本走上了和平發展道路,重新回歸國際社會並與鄰國建立起外交關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可現在,安倍要改變和平憲法,特別是其中的第九條,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慮。

  我們分析,安倍一步步推動修憲,其核心是想改變日本國內戰後體制和國際秩序。安倍前幾年在國會黨首辯論中,就回避了對《波茲坦公告》的明確表態,儘管《波茨坦公告》第六條以及第八條中提到的《開羅宣言》確認日本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但安倍在遭質問時只是搪塞,這充分表明,他打從心底便不願承認那是一場侵略戰爭,也不打算為日本在歷史上對其他國家犯下的罪行而道歉,甚至,他也許並不覺得這是一場錯誤的大戰。《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是構成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基礎文件,可安倍卻希望避談它們,一步步完成修憲甚至制定新的憲法,最終在歷史問題、自衛隊運用、靖國神社等問題上根本改變二戰後的體制。

  當然,從邏輯上說,即使日本完成了修憲,也未必一定會成為一個具有進攻性的國家,更不是必然就會成為過去那樣的軍國主義國家,關鍵還要看日本國內政治制度相互制約的功能以及社會氛圍和國民情緒的變化。但是,不管是日本國內還是國際社會,很多人已經看穿安倍夙願背後的“秘密”,他的所作所為,早已在國內引起反彈,也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惕。

  首先從日本國內來講,《朝日新聞》今年五月民調顯示,39%的日本人支持安倍修憲方案,49%不支持;而去年6月時的數字是49%支持,37%不支持。近年以來,日本民眾反對安倍修憲的大型集會更是屢屢見報,就連負責自民黨修憲工作的細田博之都直言不諱地表示:“日本民眾反對任何形式軍事擴張的情緒依然很強烈……世界已經變了,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發動戰爭毫無可取之處。”

  再者從國際方面的中日關係來講,日本一邊發展進攻力量、發展航母,一邊又處處表達希望改善中日關係的強烈意願;日本一些人一邊積極呼籲參與中國重大經濟發展戰略,卻又聲稱讓中國忘記歷史,忘記南京大屠殺從而與日本進行更加友善融洽的合作。而這樣說一套做一套的安倍政府,根本無法取信於其國內和國際社會上愛好和平、反對戰爭的人們。其修改和平憲法的狼子野心,早就昭然若揭。

  1945年8月6日早上的那一聲巨響,讓廣島一瞬間化為烏有,這是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懲罰。那之後,日本和平憲法誕生,可現在安倍卻一點點地篡改它,使日本一步步重新走向可以進行戰爭的國家,絲毫沒有對戰爭進行反省。可無論如何,日本曾經是世界重要戰爭策源地,安倍政府至今不肯承認侵略歷史,不向受害國家道歉,卻企圖翻案,一再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為的是一己私欲還是日本國民?

  我們認為,面對安倍領導下的固執的、絕不道歉的日本,國際社會無法不高度警惕。若是真的為了世界和平,日本政府應該徹底反省歷史、日本民眾也應該切實了解歷史,做到表裡如一、言行如一、始終如一,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和平憲法,不應該染上血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