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國廣角

美國與中國應“默契同時單邊主義”

2014-02-16 00:06:55
東西方研究所副總裁和高級研究員方大為(David J. Firestein,方大為是其中文名)。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美國智庫“東西方研究所”最近向美國對外決策部門遞交了一份名為《穿針引線》的政策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在保持現有的對台政策框架不變的情況下,“精確調整對台出售武器規模”。這是美國智庫首次把針對美國政府的有關中美核心問題的具體政策建議公布於眾。在當前中美關係正進入微妙變化之際,這一報告引起中美及亞太戰略界高度關注,被認為很可能帶來中美關係的“一大步”。東西方研究所是美國冷戰後期成立的旨在推動西方與蘇聯對話的獨立智囊機構。冷戰後,主要致力於促進美國及西方與中國等新興大國之間的對話,是美國具有官方背景、對政府決策有重要影響力的智庫之一。該研究報告執筆人方大為(David J. Firestein,方大為是其中文名)是東西方研究所副總裁和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的官員。方大為12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如果在這一問題上的外交政策調整能實現,將是美中“默契的同時單邊主義”朝著積極的方向進了一步。

  “默契的同時單邊主義”

  環球時報:您提出的“默契的同時單邊主義”是什麼意思?

  方大為:我們在政策建議方面,引入了全新的“同時單邊主義”這一戰略外交新概念。以往,由於美國對台灣的六項保證政策,以及雙方“信息不對稱性”,中美在這方面的溝通不會走很遠。我們新提議的實質,有一些美中學者稱為美國對台灣出售武器實行“封頂限制”:中美雙邊在幾乎相同的時間,有默契地同時採取單邊的政策行動。這樣的策略有利於美國外交政策的落實,因為雙方是幾乎同時行動的,任何方面都不能指責中美之間做了一個“政治交易”。此外,就對等安排而言,我們建議美國減少對台售武的實際交付規模,根據通貨膨脹調整,每年美國對台出售武器的實際規模不得超過9.41億美元,(大體相當於30年前的水平)。同時,我們希望看見中國在東南沿海部署的瞄准台灣的短程導彈的數量能夠削減1/5。因為這是存在默契的各自單邊的行動,因此,對中美的外交決策部門而言,他們還是有信心各自後退一步,同時,在實際上,把美國對台出售武器的爭執矛盾化解並在外交上向前推進一步。

-
  就我們這份報告而言,我們研究和分析了美國武器出售,特別是美國實際支付給台灣武器的所有數據,此前沒有人系統地接觸過和研究過這些數據。我們對美國對台售武規模的上限給出具體的量化建議,而且根據中美1982年的聯合公報的原則作出具體的調整。當年簽署198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前國務卿舒爾茨就認為,這項研究讓中美間的這個核心議題首次“公之於眾”,不再神秘。

  環球時報:您認為,從美國的立場角度看,真的能夠實現這種“默契的同時單邊主義”嗎?

  方大為:就我們的政策提議而言,我們與華盛頓、北京、台北的圈內人士徵詢了意見與看法,特別是和支持這個政策與強烈反對這個政策的人士徵詢了意見。多數人士的反應是平靜與平和,沒有什麼特別激烈的反應。當然也有一些人擔憂,任何關於美國減少對台出售武器的決定都有可能打破整體的勢力均衡,可能會給中國大陸與台灣方面都發出一個錯誤的、象徵性的信號,誤以為美國在減少對台灣的承諾。

  曾有不少國際問題觀察家問我們,是否“商業利益”是美國對台出售武器政策的主要驅動力,我們不這樣認為。但是不是考量的一個因素?也的確是。是否是決定性的驅動力?目前不好說。事實上,我們認為中美台三方關係的驅動力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巨大的“意識形態”差異。只要這樣巨大的政治與制度方面的差異繼續存在,美國對台出售武器就會繼續。在兩岸政治與社會制度完全不同的情況下,從中獨立分離出一個美國對台售武的“終極解決”方案是難以實現的。

  環球時報:您這份報告中所反映的政策建議是各方的真實想法嗎?

  方大為: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對華盛頓、台北與北京圈內最資深的外交與戰略家進行了咨詢與溝通。這個過程是有君子保密協定的,否則,他們都不會說真話,不會分享深刻的見解。所以,我不能點出具體的名字。但各方的觀點在報告中都有反映。總體而言,各方都公平認真地傾聽,並保持開放的態度。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任何人,無論從北京,還是台北與華盛頓,否定我們,企圖阻止我們的努力,讓報告“掛掉”。

  環球時報:根據您對美國外交決策過程的熟諳,您認為你們的建議能得到最終的政策落實嗎?

  方大為:我們的研究報告做了具體的可行的政策建議,並傳遞給了中美有關方面。據我所知,華盛頓與北京的有關方面都收到了報告,並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在華盛頓,關於政策行動的具體方案歸屬於美國的一些政府行政部門主管,比如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國家安全委員會,最終要美國總統拍板。儘管美國國會不是主要決策主體,但計劃需要國會正式批准的。我們尊重美國國會在這個問題上的角色與感受,並通過努力,使美國國會領導人對我們的政策提議“事先知情”。與此同時,我們向中國有關部門官員就研究結論與建議做了通報。中方如何評價與對待是中國的事情。不過,就我們所知,中方對我們的提議給予了高度重視。
 “一件事一件事做成與夯實”

  環球時報: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訪問亞洲,但據稱他這次訪問目的地不包括中國,引起外界的各種猜測。在您看來,中美關係面臨的難點與挑戰有哪些?

  方大為:奧巴馬總統將訪問亞洲,儘管具體行程尚未宣布,但迄今為止,沒聽說奧巴馬會訪問中國,也不知道他會何時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進行下一次會見。當然,就我們的政策新提議而言,奧巴馬總統即使了解,他也不能與中方領導人展開實質探討,因為美國對台六項保證會阻止他那樣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烈建議,中美採取“同時單邊主義”的外交手段來往前改善與推進。

  在中美關係方面,奧巴馬總統需要繼續在高層保持與中國開放的溝通與交流,這是他主要能夠做的,也是他一直堅持在做的。中美首腦的莊園外交就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儘管中美關係整體而言往前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其中,美國對台出售武器的方案也許會對中美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在東海與南海爭端上,特別是在南海方面的緊張態勢會挑戰中美關係。此外,網絡間諜問題和包括知識版權保護在內的貿易摩擦問題,以及在媒體自由與人權方面都是一直面臨的難題。我對網絡問題尤其感到不安與不樂觀。

  環球時報:中美在官方層面從去年開始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您對這一新提法下的中美關係如何看?

  方大為:中方花了很多力量在強調一個想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儘管中美在廣泛的官方層面對此都有提及,但是,我個人在華盛頓並沒有聽到多少真正的回應。華盛頓的圈內人士大部分還是認為外交政策主要受到一個國家的國家利益與價值觀的驅動,有時候為了價值觀,也會在國家利益方面妥協。中美關係在未來十年與幾十年的發展態勢取決於兩國利益關係的重合與分化。在這個趨勢中,利益的重合與分化也是根據一個議題與一個議題而來的,根據一個具體的案例與一個具體的案例而來的。如果中美利益重合,摩擦就會減少。利益分化,摩擦就會增加。我不認為任何新的想法會根本上改變這個大國關係發展態勢的實質。對美國決策者而言,新型大國關係還是有些太理論,不明確其所指。我認為,在當前階段,中國與美國都還是會按照其自身的國家利益處理對外事務。中美之間“一件事一件事地做成與夯實”是推進中美關係在可預見的未來往前走的唯一現實的路徑。中美關係在質量上取得進一步改善意味著中美有更廣闊的共同的價值觀基礎,或者更高水平的超過此前任何時期的戰略互信。一件事一件事地做成與夯實中美關係未必是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一個必要的選擇,但一定是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一個必要的條件。

  環球時報:您對中國新領導層一年來的對內對外政策有何印象深刻之處?

  方大為:中國新領導人集體上台一年來對世界展現了他們的承諾:深化市場經濟改革,擴大內需為基礎的經濟改革,抵制與打擊腐敗,並且啟動了“中國夢”。中國在反腐敗方面的作為是有目共睹的。正如中國領導人們在不同場合所說的那樣,中國的腐敗問題,已經嚴重拖延了中國過去在很多領域的改革進程。如果中國最高領導層能堅決處理好國內腐敗問題,我認為長期看,中國的經濟增長與政治發展都會因此而帶來意義深遠的巨大回報。

  環球時報:美國不僅計劃出售武器給台灣,還大量出售給日本,被認為是要遏制中國。請問奧巴馬總統對華的真實態度是什麼?

  方大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還會出售武器給台灣。不過,美國還沒有出售F-16C/D戰鬥機以及一些更高端的武器給台灣。美國兩黨存在廣泛的共識,要繼續出售台灣武器,以幫助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所以,對台出售武器的政策不能用來衡量與評價美國總統對華的真實戰略意圖。所有的美國總統都出售數量與價值不菲的武器給台灣,平均而言,是每年10億美元的規模。衡量美國總統對華真實意圖的一個更好的測試方法,或許是看他本人究竟願意花費多少個人時間與精力與相關方溝通,並為這方面的關係確定基調。從這個角度上說,我認為,奧巴馬總統是近些年來,真正願意為改善中美關係作出貢獻與推動的美國總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