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國政情

2017兩會前瞻:或釋對台政策新訊號?

2017-02-27 00:22:28
人民大會堂(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束沐)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將分別於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距離全國“兩會”召開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會議的各項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地各單位的代表委員也將在一周內陸續抵京。中評社特派記者推出“2017兩會前瞻”,盤點兩會熱點議題,梳理本屆兩會幾大看點。今天推出第二篇《或釋對台政策新訊號?》。

  每年全國“兩會”的主題固然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內政外交政策,涉台議題的重要性與曝光度相對於經濟增長、深化改革、民生改善等問題沒有那麼高,但對於台灣輿論與兩岸關係觀察者、研究者來說,“兩會”也是了解大陸高層領導最新對台立場、偵測新一年大陸對台工作風向標的重要平台。

  “兩會”中哪些場合有可能論及涉台議題?根據慣例,不僅國務院總理所做《政府工作報告》與記者會上回答涉台提問、全國政協主席所做《政協工作報告》中,都有涉台段落或論述,作為大陸最高領導人的中共中央總書記也將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分組審議,亦有提及對台工作與兩岸關係可能性。與此同時,在人大台灣團分組審議與政協台盟、台聯的聯組會議上,台籍代表委員也將圍繞對台工作和兩岸關係展開討論。

  毫無疑問,在民進黨當局始終不與“台獨”立場切割、兩岸聯繫溝通機制持續停擺半年之久的背景下,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是否借今年“兩會”再度釋放對台立場新信號,成為了兩岸媒體關注的熱點。

  眾所周知,習近平對台重要講話次數之多、頻率之密,給兩岸各界留下深刻印象,在2015年“兩會”上,習近平在看望民革、台盟、台聯委員時表示,和平是寶貴的,和平需要維護。兩岸同胞要總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驗,精心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而在去年“兩會”上,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我們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

  由此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的涉台講話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縱觀兩年來總書記“兩會”涉台講話,“不變”是主題詞、是主基調——大陸方面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立場堅決不會改變,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決心也不會改變。而今年的“兩會”上,面對更加严峻複雜的兩岸形勢,習近平是否會借看望政協委員、參加人大審議的場合,再度發表涉台重要講話呢?兩岸各界拭目以待。

  提起與今年“兩會”相關的兩岸關係熱詞,“台胞國民待遇”與“反分裂法修改”當屬前兩位。嚴格意義上,有關台資享有“內資”平等待遇的呼聲早就不絕於耳,而“台胞國民待遇”並不是一個準確的表述,“便利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政策措施”才是大陸方面推動的新一輪惠台政策。據國台辦發言人介紹,這些政策措施涉及台灣居民在大陸的就業執業、社會保障、生活便利等諸多方面。實際上,上海早在2015年11月就根據《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權益保護規定》,給予在上海的台灣投資者與合法就業人士“市民待遇”,即享有與上海常住人口同等的醫療衛生、子女入學、社會保險待遇。“上海經驗”將為大陸方面研究制定台胞在大陸更好、更便利工作生活的政策提供有益借鑒。

  而關於“反分裂法”修改、制訂細則或是修改所謂“動武條件”的傳聞,則由於當前兩岸關係局勢而變得更加引人關注,以至於有記者為此向國台辦發言人了解詢問。事實上,只要仔細研讀相關報道或分析輿論生態就可以發現,大多數有關修改“反分裂法”的報道基本來自專家學者觀點或坊間傳言,儘管近幾年也有兩會代表委員對此做過建議,但基本都屬於他們個人的言論。

  目前,中國大陸已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備的法治社會,制訂或修改一部法律首先需要經過徵求各界意見、專家學者咨詢、反覆醞釀論證,才能進入實質的立法或修法議程。尤其是《反分裂國家法》這樣一部涉及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億萬民眾安危的重要法律,回顧該法的立法過程,其權威性與慎重性不言而喻。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隨著大陸自身實力與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其反對和遏制“台獨”、促進國家統一的各種“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已經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有效,這其中,當然會包括以法律手段以法治方式遏制形形色色的“台獨”言行、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至於那些在現階段借“對台動武”質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聲音,自然是別有用心罷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