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國政情

江蘇做了啥,總理要求各地“都這樣做”

2017-05-29 09:21:30
網絡資料圖:李克強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我們在全球競爭的大背景下要增強緊迫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我國的營商環境!”這是李克強總理在今年4月一次常務會議上對各地方、各部門提出的明確要求。

  事實上,在這之前有一個省份早已動了起來。他們通過對全省各市縣開展“放管服”改革和創業創新環境評價,對標世界銀行發布的“企業營商環境指標”,進一步改善和優化全省的營商投資環境。

  今年2月起,江蘇省借鑒世界銀行《企業營商環境評價》標準,在去年對8市20縣(市、區)開展試評價的基礎上,對全省13個設區市、96個縣(市、區)開展2016年度“放管服”改革和創業創新環境評價。

  對於江蘇省的此項改革探索,李克強總理近日作出重要批示:“有比較就能看出存在的不足。今年‘放管服’改革要瞄准問題所在著力攻堅,各地各部門都要這樣做。”

  “我們要以全球營商環境最好的地區為標杆,具體、量化地呈現各地的改革成效。”江蘇省一位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在參照世界銀行對全球各地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上,江蘇省圍繞改革要求、立足省情實際,以“企業申請開辦時間壓縮了多少”、“投資項目審批提速了多少”、“群眾辦事方便了多少”等量化指標為重點,制定了20項內容、45項評價指標的“江蘇版”評價體系。

  他說,本次評價委托第三方機構采集數據,把與國際經濟體“對標評分”和省內各地“比較評分”相結合。“這意味著‘江蘇版’評價體系向世界銀行看齊,不降低評價標準。”

  從天津市“封存109枚公章”,到廣東省縮短“萬里審批圖”,可以說,本屆中央政府扭住不放、持續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已經在全國各地掀起一場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清障搭台”的新浪潮。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排名逐年前移,2017年比2014年累計上升了18位。與此相對應的另一組數據是,2016年全國新設企業552.8萬戶,同比增長24.5%,日均新設企業1.51萬戶,新增市場主體繼續呈“井噴式”增長。

  而江蘇省正在大力推進的“對標世界銀行”改革舉措,正是這場變革的一個最新縮影。當地有關負責人透露,評價結束後,全省將針對發現的差距和問題作出部署,推動更多市縣簡化審批、優化市場環境,從而通過評價形成改革“倒逼機制”。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我們最大的資源就是人力和人才資源。要不斷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為企業解開‘枷鎖’,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來源:新京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