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國政情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2018-08-22 10:05:31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8月20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鶴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要充分認識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發源地。

  做好中小企業工作,對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穩外資、穩外貿、穩預期,增強經濟長期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應當說,會議提供的這組數據,是到目前為止最全面、最直觀、最清晰,也是最權威、最有說服力的一次描述中小企業重要性的數據。透過這組數據不難看出,中小企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更是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基礎。

  做好中小企業工作、維護中小企業穩定,也是實現“六穩”工作的基礎。也只有讓中小企業穩下來,讓中小企業盡快擺脫困境,讓中小企業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其他方面的“穩”才更加堅實可靠。

  如何才能讓中小企業穩下來?中小企業到底面臨怎樣的發展困境和矛盾?這些矛盾和問題如何才能得到解決?重點應當在三個方面下功夫,在三個方面破解難題、化解矛盾、尋找出路。
首先,穩就業、穩預期要靠中小企業,必須對中小企業重要性有充分認識。認識不到中小企業的重要,就不可能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恰恰是這個被公認為最重要的企業群體,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嚴重的認識誤區,形成口頭重要、行動不重要,文件重要、落實不重要,會議重要、工作不重要的矛盾格局。

  譬如政策的制定、資源的配置、措施的落實、資金的安排、負擔的解決等方面,根本無法與大企業相比。更重要的,地方在引進所謂的大企業、大項目以及城市開發過程中,還經常會不顧中小企業利益,強行要求中小企業搬遷,且不給中小企業合理補償的問題。

  如此,中小企業的發展,就不可能穩定,也就很難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需要特別關注的是,中小企業是就業、居民收入增長的基礎,也是居民預期、社會預期的基礎。中小企業穩,就業也就穩了,收入增長也能穩了,預期也能夠穩。

  如何增強對中小企業重要性的認識,讓中小企業從地方的口頭上走進行動中,讓中小企業能夠真正與大企業處於平等地位,能夠站直腰杆發展,是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縱然有再多的政策,也會停留在半空中,無法真正落地。

  其二,要想金融穩、投資穩,就得支持中小企業,怕風險就不支持只會風險更大。中小企業的正常運轉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撐,中小企業要做大做強,更需要有金融的堅定跟隨。

  從實際情況來看,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是不足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小企業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只有15%左右。同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門檻和成本也存在“雙高”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融資就成為中小企業能否真正走出困境並且活起來、站起來、強起來的關鍵問題。很多金融機構認為,中小企業信譽存在問題,抵押擔保等也嚴重不足。所以,想通過減少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來回避眼前的風險。殊不知,中小企業是經濟的搖籃,也是經濟的基礎。沒有中小企業,經濟之水就會枯竭。到時候,金融之水也會枯竭,風險就會時刻伴隨金融領域。所以,支持中小企業,才是金融領域防風險的最基本保證。中小企業穩,也才能確保金融穩,確保風險不再發生。

  第三,要想財政穩、稅收穩,就得支持中小企業,才能有豐富的稅源。既然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說明中小企業的減稅空間還是有的。

  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如果能夠得到財稅的大力支持,幫助其渡過難關,是能夠以數倍、數十倍的稅收來回報支持的。特別是那些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有市場前景的中小企業,可能會因此而成為大中型企業,成為未來經濟的強大支撐。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作用於經濟,財政對經濟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就要體現在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上,體現在中小企業遇到困難時拉一把、扶一把、撐一把。

  中小企業是經濟的搖籃,做好中小企業工作,就是為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實現高質量發展,缺少不了中小企業提供的強大動能。

  (來源:中國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