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國政情

胡玉亭:讓每個中國人飯碗裡裝更多“吉糧”

2024-04-23 00:49:40
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中評社 海涵攝)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 海涵)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上表示,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吉林將承擔全國1/5的任務,增產200億斤,讓每個中國人的飯碗裡裝進更多“吉糧”。我們有信心保持糧食增產的良好勢頭,今年我們預計糧食總產量可以實現880億斤,2030年產量有望突破千億斤。

  有記者提問,吉林省連續三年糧食總產量超過800億斤。作為農業大省同時也是糧食大省,吉林下一步將如何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

  胡玉亭表示,在我們中國的“糧食版圖”上,吉林無疑是“優等生”。吉林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區,也是享譽世界的“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有廣袤的平原、連片的土地,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條件具有先天優勢。

  胡玉亭說,我們已經連續幾年糧食產量突破800億斤,去年,吉林糧食產量達到837.3億斤,總產躍升至全國第四,單產穩居糧食主產省第一,糧食商品率超過90%、調出率超過50%。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吉林將承擔全國1/5的任務,增產200億斤,讓每個中國人的飯碗裡裝進更多“吉糧”。這是我們進一步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應有擔當,更需要負重前行,根本出路在於培育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下功夫,我們靠的是“四良一智”。

  第一個“良”是擴良田。吉林有近1億畝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們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推行保護性耕作新模式,秸秆還田、免耕播種,改造提升中低產田,今年我們要建設1千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力爭率先把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開發鹽碱地等耕地後備資源,擴大農業生產空間,新增耕地200萬畝以上。通過“藏糧於地”,增產86億斤。

  第二個“良”是育良種。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我們大力推動種業振興,建設玉米、水稻、大豆等關鍵品種育種平台,育繁推一體化擴大良種使用。通過良種提升單產,增產60億斤。

  第三個“良”是用良機。我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已經達到94%,高於全國20個百分點。接下來,主攻方向是研製開發高端智慧農機,包括平原適用的“大馬力”農機,丘陵好用的小型農機,還有一些填補空白的新型農機,特別是無人駕駛農機。通過機械化作業提效減損,增產3億斤。

  第四個“良”是施良法。推廣“水肥一體化+密植”技術,每畝可增產30%。推廣社會化服務,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經營。通過新技術新服務,增產75億斤。

  最後是發展智慧農業。建設農業數字化平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破解“土壤密碼”,拓展“吉林一號”衛星在墒情監測、病蟲害預警、氣象服務方面的應用場景,為現代化大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胡玉亭表示,我們有信心保持糧食增產的良好勢頭,今年我們預計糧食總產量可以實現880億斤,2030年產量有望突破千億斤。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