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特首選舉:曾俊華突襲報名 提名票源一覽

2017-02-26 00:20:40
曾俊華近日開始在香港各地鐵站內投放競選廣告。(中評社 郝壽攝)
曾俊華近日開始在香港各地鐵站內投放競選廣告。(中評社 郝壽攝)
曾俊華近日開始在香港各地鐵站內投放競選廣告。(中評社 郝壽攝)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記者 郝壽)2017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昨誕生第一位正式報名的參選人。原本打算下星期初才報名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早趁選舉事務處本周最後半天辦公時間,以閃電突襲的姿態遞交提名表格。選舉主任現正根據法例裁定其提名是否有效。提名曾俊華的160名選委當中,有多達逾120人來自泛民陣營。不過有曾營中人向中評社表示,有信心在3月26日投票之前,爭取到更多建制派選委的支持。

  曾俊華於星期五(24日)會見傳媒總結一周競選工作時,還表示所獲提名數目接近150票的參選門檻,具體數目有待周末兩天核實,並打算於下星期初才遞交提名、報名參選。不過中評社當時已從接近曾俊華競選辦的消息人士處獲悉,曾俊華已穩獲多於150張提名票,而且其中泛民選委提名較多。到了昨早8時30分,曾俊華競選辦突然發出採訪通知,指曾俊華將於兩小時後向選舉事務處提交提名。

  曾俊華在選舉事務處遞交提名後向記者透露,在星期五中午交代競選工作進展之後,又在下午收到更多選委提名,令提名數目達到150票的參選門檻,而經過競選團隊前晚工作至深夜,核實提名表格資料和數目之後,再加上昨早的一輪文書工作,他最終決定隨即遞交提名。

  被問到在匆忙之間決定遞交提名是否因為擔心建制派選委改變主意,曾俊華指自己過去一直強調,一旦有足夠提名票就會提交,因此昨早是第一時間完成這一程序。對於所獲提名大多來自泛民選委,是否意味自己屬泛民的代表,曾俊華認為不應在任何事情上劃一條界線,否則會令社會陷入對立,情況並不理想。

  縱觀曾俊華得到的160張提名票(完整名單請見文末),泛民選委佔據多數,包括教育界全部30名選委(均來自泛民)、會計界30名選委中的24人(該界別有26名泛民選委)、資訊科技界30名選委中的21人(均來自泛民)、高等教育界30名選委中的16人(均來自泛民)等。

  建制派方面,曾俊華得到自由黨田北俊、鍾國斌和周梁淑怡的提名,另外亦在金融服務界、酒店界、紡織及製衣界和旅遊界等建制派票倉有1-2票斬獲。

  曾營中人:有信心爭取更多建制派選委

  曾營內部中人向中評社解釋說,現時曾俊華在提名階段取得較多泛民選委的支持絕對是意料之內,因為大家都知道對手對建制派選委的爭取十分強有力。這位人士同時強調,曾俊華可在對手開足馬力箍緊建制派選委的情況下,得到其中幾十人願意公開提名,已實屬不易,證明了曾俊華及其團隊的能力和獲認同程度,而且即使泛民選委提名居多,其中亦並無立場較激進的“深黃”成分。

  曾營中人還指出,曾俊華的競選形勢雖然並非最好,但是率先報名參選,與主要競爭對手林鄭月娥形成鮮明對比。該人士形容,儘管林鄭月娥在競選當中一直強調自己能力強,但是至今遲遲未有完整政綱,要在選委催促下才肯在提名期結束前短短幾天公佈完整政綱,相信包括建制派在內的選委都會有客觀、公道的觀察和評價。至於林鄭月娥至今尚未遞交所獲提名,曾營中人評估認為,林鄭月娥最初把選委提名數目的目標定得太高,可能到現在都未能實現,因此一直未能提交提名,反而曾俊華輕裝上陣,成功化被動為主動,在獲得足夠跨越參選門檻的提名數目後,隨即正式報名參選,亦留下“第一候選人”的佳話。

  曾營中人還表示,對手過去一段時間頻頻向外放風造勢,從另一角度也反映對手內部現時可能出現危機,選舉形勢不如理想中穩妥,因此不得不多次藉政界重量級人馬的口吻出招,但是實際效果卻是越幫越忙、越幫越亂。

  對於現階段泛民提名居多,可能影響之後爭取建制派選委的支持,曾營中人並不擔憂,強調取得不同政治光譜人士的支持,才能夠真正團結香港、化解社會對立。談及公開提名曾俊華的選委田北俊早前指,最終可能有50-100名建制派選委,在不記名投票階段改為支持曾俊華,曾營中人表示有信心實際數目較此更多。

  胡國興夠票擇日報名 林鄭下周初交表

  其他三位參選人當中,胡國興昨再獲47名泛民選委提名,令總提名票數達到156票,成功跨越參選門檻。他表示下星期將向選舉事務處遞交提名表格,正式報名參選。

  林鄭月娥競選辦表示,以平常心看待曾俊華率先遞交提名,她將會於下星期初公佈進一步的政綱及遞交提名表格。

  另一參選人葉劉淑儀承認目前選情仍然落後,所獲提名票數目僅為雙位數,但是她強調自己不會放棄,將“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至於以取得38000個“公民提名”為個人參選條件的梁國雄,至昨日僅獲得2萬多個“公民提名”,因此宣佈不會參選特首。

  附:曾俊華所獲選委提名名單(共160人)

  第一界別

  商界(一):田北俊(1人)

  金融服務界:詹劍崙、徐聯安(2人)
  
  酒店界:胡文新(1人)

  紡織及製衣界:余遠茂、陳通生(2人)
  
  旅遊界:何柏霆、沈朝生(2人)

  批發及零售界:周梁淑怡(1人)

  第二界別

  會計界:龔耀輝、宋婷兒、杜健存、張振邦、原樹堂、繆亮、黃健菁、許志全、劉婉明、梁文俊、鄭皓朗、蔡志光、李健恆、李淑儀、關梓謙、梁文傑、吳潔儀、譚香文、馮領業、王鳳儀、王嘉盈、蔡啟昇、洪思微、范寶琦(24人)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汪整樂、李斌、李鉞、嚴迅思、鄭炳鴻、吳永輝、陳翠兒、姚瑞賢、陳耀輝(9人)

  中醫界:李宇銘、關家倫(2人)

  教育界:曾瑞明、林湘雲、張銳輝、李家宏、關淑玲、黃克廉、何俊鋒、盧偉明、張兆聰、方景樂、陳杏英、張文光、張往、王美琪、潘天賜、經志宇、陳仁啟、甘秀雲、馮碧儀、舒盛宗、田方澤、陳漢森、黎志強、何志偉、李煒佳、馮德華、陳曦彤、文浩然、莫萊茵、程張迎(30人)

  工程界:陸宏廣、陳建勇、麥雪晶(3人)

  衞生服務界:洪梓然、馬旗、姚頌恩、鄒凱詩、温愷詠、袁偉傑(6人)

  高等教育界:張星煒、吳國恩、張祺忠、王凱峯、謝永齡、邱國禧、楊寶玲、陳家明、温帶維、陳銘賢、朱偉志、洪英豪、馮偉華、方子華、黃志偉、李建賢(16人)

  資訊科技界:方保僑、單仲階、李勁華、王嘉屏、邱祖淇、葉旭暉、黃岳永、麥天志、羅浩林、宋安來、容志偉、麥志烈、吳其彥、Bradbeer Robin Sarah、楊和生、關德華、崔志英、林逸明、楊婉翔、鄭斌彬、黎智富(21人)

  法律界:夏偉志、黃國桐、張惠儀、葉海琅、查錫我、陳淑怡(6人)

  醫學界:何栢良、蔡堅、劉文欽、彭張華、蕭旭亮、梁家騮、董光達、王翔、侯佳禎、吳志豪、譚劍明、馮德焜、龍振邦(13人)

  第三界別

  社會福利界:楊森、麥海華、羅健熙(3人)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演藝小組):爾冬陞(1人)

  第四界別

  立法會:梁繼昌、尹兆堅、許智峯、林卓廷、黃碧雲、鄺俊宇、胡志偉、涂謹申、莫乃光、陳沛然、葉建源、鍾國斌(12人)

  基督教協進會:陳可欣、萬嘉良、朱世平(3人)

  天主教香港教區:温少輝、葉慶祥(2人)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