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林鄭:急搶三類人才 投身灣區大潮

2018-06-19 12:18:04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即將出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4月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接受大公報專訪,談及香港在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她表示,大灣區內城市有很好的互補性,無論是創新科技或是商業活動,香港的專業服務都能夠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香港在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獲國際認同,轉化和製造的過程又能在深圳、佛山、東莞等其他大灣區城市實現,未來會繼續透過政策推動吸引更多科研人才落戶香港,特別急需引進生物醫藥、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這三類人才,推動大灣區的發展。

  港服務業在灣區大展拳腳

  問: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當中,香港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您覺得香港可能會面臨哪些機遇或者挑戰?

  林鄭:現在我們等待(粵港澳)發展規劃出台,在這個發展規劃裡面,香港肯定能為大灣區做出一個很好的配合和好的貢獻。因為我們是在大灣區里邊一個很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一個跟國際接軌的時間最長的商業中心。所以往後大灣區無論是要發展一些創新科技,或者是一些商業的活動,香港的專業服務都能夠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研發成果藉灣區轉化產品

  問:您覺得在粵港澳大灣區當中,香港會承擔什麼樣的角色或者分工?

  林鄭:香港其實在兩大方面都能夠做出一個很好的貢獻。一個是有關創新,一個是有關聯繫。

  在創新方面,利用香港的“一國兩制”機制,在能夠能保持其法制下,香港的金融服務業─這些都是非常專業的服務,能為整個大灣區做出貢獻。

  我們這一屆政府的重點之一是,發揮建設一個國際級的創新科技中心。由於香港有很好的大學,大學的研發能力也很強。以前,除了研發,學校里並沒有想到很多的轉化,或者商業化,再進入一個很大的市場。在大灣區里邊,我們有很好的互補性。因為香港做研發,香港在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國際的認同。在轉化的過程中,製造的過程則能在深圳、佛山、東莞等其他大灣區城市實現。

  當一個企業成長到了一定的規模,則也需要走出去。這時,企業就要融資。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則會成為這類企業的融資的平台。

  國際化城市對人才有吸引力

  問:在未來大灣區發展當中,香港要怎樣好好利用這一塊的優勢去加強大灣區科創的合作?

  林鄭:現在最重要要加強人才。香港畢竟是個比較國際化的城市,有能力吸引海外的人才。所以我們必須要做一些人才引進的政策的配合,希望吸引更多科研人才落戶香港,這就能帶動大灣區的發展。

  我們主要是選以下幾個,一是生物醫藥,這是因為我們有非常好的醫療機構,以及兩個很重要的醫學院。另外,我們也選了金融科技,這是因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第三類,我們選了人工智能,側重智慧城市方面。

  我們了解到,這三個方面的人才都與內地很多的科技公司的業務對接得很好。所以,我們希望吸引這類海外的人才到香港做科研後,也能帶動大灣區裡面其他方面的發展。

  將顧問團寶貴經驗化為政策

  問:在前不久成立了一個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裡面的人物都是各行各業響噹噹的人物,我們發現有一些內地的,包括騰訊、阿里、聯想的一些高管也在裡面,我很想了解,你當時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邀請了這些高管,同時又希望他們能夠發揮一些什麼作用?

  林鄭:去年我的首份施政報告裡面提到,香港要進一步地發展,必須要有國際的視野,必須要有更大的創新能力。所以我在上月(3月)就成立了一個顧問團,這個是我的顧問,所以叫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

  顧問團里邊有30多位在各自範疇舉足輕重的人物,包括你剛才說的有幾個是新科技公司的“頭頭”,就是希望他們能把在海內外的創新的經驗帶到香港來,直接向香港特區的行政長官給意見。我就會跟我的其他同事分享,讓他們把這個意見轉化為我們施政的政策。

  另外一個功能,由於這些顧問們有很強的國際跟內地的網絡,我就要求他們除了跟我開會以外,也要把香港的優勢推介出去。

  第三就是要跟我們做介紹人,因為這些顧問們可能會遇到很多科研的人才,金融的人才,科創的人才等,他們則會介紹給我,讓這些人來跟我們見面,然後再看一看有什麼機會與香港共同發展合作。

  加大力度追趕應用科技

  問:這幾年內地的一些金融,通過人工智慧進行創新,走得比較快。你對於未來香港在金融創新這塊有沒有一些想法?

  林鄭:我不否認我們(香港)在應用科技方面是比較慢。所以,現在我們這一屆政府,無論是在從政策方面,或者是投入資源去發展創新科技,都是加大了力度。

  優勢產業注新動力再提升

  問:香港在產業升級這塊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所以我比較想了解,你怎麼看現在香港的產業升級,比如說在金融創新,最近推出的同股不同權,您怎麼看?

  林鄭:像金融佔了我們本地GDP的18%,聘用了20多萬人,作為香港的傳統產業,我們也不能放棄,而且它的生財能力是最強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鞏固已經有優勢的產業,再做提升。關於金融創新,你剛才說過去幾年我們做了些研究,我這一屆上任以後,給它一個動力,在上市條例方面做一個修訂,允許怎麼能促成一些新的經濟、科技的產業,或者是一些它沒有收入,以前的生物醫藥的公司,能在香港上市,這個就是創新,也不是很創新,但是要追上新時代的要求。

  年輕人可承擔“科研”風險

  問:香港如果什麼時候能夠培養出來一個技術的“獨角獸”,就會影響到很多年輕人去選擇技術,我不知道你對這個怎麼看?

  林鄭:這個肯定也有一些影響。包括大疆以及商湯科技這兩個獨角獸的“頭頭”我都見過,也鼓勵他們要多出來談談他們的經驗,希望能感染更多的年輕人去做這個事情。做這個事情還是有一些風險的,不是每個人做科研都能成功的,但是年輕人應該是有承擔一些風險的能力。

  “獨角獸”走了還是會回來

  問:商湯科技以及生產無人機的大疆,都是在香港早期創立,後來搬遷到別的城市去了,現在大家可能在他們身上不太能看到香港的痕跡,但都是一些“獨角獸”公司,所以我很想了解一下,對於這些“獨角獸”公司的流失,你覺得比較多的原因是哪些?

  林鄭:我不覺得這是什麼流失。大灣區裡面,每一個城市的功能是不同的,你要我找很大塊的地給你做一個大塊的工廠,去製造一些科技研發的產品,我根本沒這個可能。

  我們希望能夠發展,促成更多類似大疆、商湯等公司,然後再讓他們把他的工作帶到大灣區。這些公司會走出去,走到歐美等,這時候他又會再次用到香港平台。

  經濟全球化要有勇氣走出去

  問:現在對當下香港的年輕人,他們也遇到一些困惑,你對他們有一些什麼建議?

  林鄭:從競選期間到我當了特首,我都是很重視青年發展的,我提出了希望在幾個方面去協助青年人,或者是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像在他們學業學習,到他們創業、就業方面。另外當然是希望給他們多一些機會能參與政府的政策,一些參政的機會。

  現在我看香港對於年輕人的機會其實是不少,但是年輕人必須要有這個準備走出去,不能單是留在香港,因為現在是經濟全球化,而且現在很快要迎來一個大灣區。所以我們現在也希望能鼓勵,或者是促成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走到香港以外去發展,無論是內地或者是大灣區。只有你先了解外面的世界,才有勇氣走出去。

  (來源:大公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