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大公報社評:空置稅理應支持 治樓荒彰顯決心

2019-09-14 11:23:36
  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近期香港樓價隨著經濟下行而開始回落,地產業界要求暫緩實施物業空置稅之聲響起,但特區政府決意頂住壓力,按計劃正式刊憲,對落成一年尚未出租或出售一手樓徵收相當於應課差餉租值兩倍的稅項。此舉顯示當局增加供應、穩定樓市堅定不移的決心,預期後續政策接踵而來,以更大力度全方位開拓住宅發展用地,設法填補短中期公私營房屋供應缺口。

  事實上,持續三個月暴力衝擊,反映社會存在很多深層次矛盾,其中高樓價、置業難不單止是民怨主要源頭之一,更是造成貧富懸殊加劇的禍首。當局痛定思痛,力求徹底根治樓荒的問題。

  截至今年六月底止,一手樓貨尾單位增加至一萬個,為逾十年最多,預期未來還會增加,實施物業空置稅具迫切性,目的是防範地產商囤積居奇,保持私樓穩定供應,這是平息近日社會紛亂、遏止暴力升級的有效方法。

  不過,實施物業空置稅只是當局穩定樓市的一小步,社會大眾無不期待特區政府在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方面做出更多實事。其實,在現有法規條例之下,當局還有很大政策空間,可開闢更多公私營房屋土地。

  一是更積極運用《收回土地條例》,無懼司法覆核,迎難而上,將新界閒置的農地與棕地收回作住宅發展用途。目前地產商手上持有的新界農地約一千公頃,如果全部成功改劃住宅用途,可興建數十萬個住宅單位,大大緩解住宅供應緊張問題。事實上,眼下不少農地長期閒置“曬太陽”,又未有任何規劃申請,當局有充分理據強制收回。近日有地產商表態不反對農地被收回作興建公營房屋,顯示地產商願意從大局著想,理解基層市民住屋需要,不會盲目反對農地被強制收回。

  二是盡快重啟公私營合作建屋計劃研究工作。當前住屋問題到了水深火熱地步,透過公私營合作建屋計劃,一些由農地改作住宅的私人發展項目,如同時興建一定數量公營房屋,可容許提高地積比率與建屋密度,這樣有助增加建屋數量,滿足市民住屋需要。只要規定公私營合作建屋計劃局限於已獲批農地轉作住宅的項目之上,所謂官商勾結之說便難以成立。

  三是當局加快土地用途改劃的審批工作。一直以來,土地改用途過程冗長,特別是農地轉作住宅用途,隨時動輒十至二十年。因此,當局宜考慮成立一個審批土地事宜的專責小組,縮短審批時間,令合適農地可盡快落實發展住宅。

  近期全球央行紛紛減息,其中歐洲央行更重啟量化寬鬆貨幣措施,增加市場流動性,新一輪放水潮看來已告形成,市場資金再度氾濫起來,隨時引發新一波資產價格升浪。一旦香港樓價跌後迅速回升,甚至再創新高,勢必激起社會更大矛盾與怨氣,進一步加劇社會不穩性,不但難以撲息動亂之火,還會愈吹愈猛烈。

  (來源:大公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