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台灣網

焦桐:雲南過橋米線和台灣中壢龍岡各有千秋

2013-10-24 00:40:32
說起吃美食,蔡詩萍、焦桐與朱國珍(左至右)笑語不斷。(中評社 黃文杰攝)
現場準備精緻雲南風味小吃,如乾米干、豌豆粉、破酥包等龍岡在地的眷村美食。(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0月24日電(記者 黃文杰)美食作家焦桐與桃園縣政府合作,出版《滇味到龍岡》新書,以桃園在地眷村菜為引,透過一篇篇的飲食風景,加入深層文字底蘊,為讀者娓娓道來民族遷徙的文化故事。

  桃園縣文化局23日下午舉辦《滇味到龍岡》新書發表會,同時邀請作者焦桐、作家及桃園眷村子弟蔡詩萍,由國軍《莒光園地》前主持人、小說家朱國珍引領,一群人提到美食,每個人愈講愈高興,都能說出一口好菜,也說出美食專家特有的觀點。

  “四川沒有紅燒牛肉麵,台灣才有,蒙古沒有蒙古烤肉,台灣才有,福州沒有福州麵,台灣才有,溫州沒有溫州大餛飩,台灣才有!”焦桐一開場,說出台灣大江南北的食物特性,背後都有它的故事。

  焦桐更進一步說,泰國菜,根本沒有“月亮蝦餅”這道菜,雲南菜也只有金錢蝦餅,小小的。

  他說,月亮蝦餅可說是想像食物,想像泰國的月亮又大月圓,不料出口轉內銷,泰國本地餐館賣台灣的月亮蝦餅,連帶也影響遠在泰國的餐館,賣起泰國台灣的月亮蝦餅,最後變成“泰國感受台灣的月亮又大又圓”。

  這個道理也發生在過橋米線,焦桐到過雲南昆明,吃當地道地的過橋米線,這跟台灣中壢龍岡的雲南菜,各有千秋,但台灣的米干與米線以及粑粑絲,發展很好。
  
  他說,台灣有些名菜礙於材料取得,輸給雲南,好比雲南菇菌類多,松茸以及炸蟲等佳餚,到雲南幾乎每家都有炸蟲主菜,這對不習慣吃蟲的台灣人確實不能理解。

  回到過橋米線或是米干,台灣在料理作法已經簡化,昆明當地最少擺上十幾小盤,逐一下料,不像台灣一鍋子烹煮料理好。

  焦桐還爆料,他曾經在雲南看過一位美麗的姑娘煮米線,程序剛好顛倒。通常是燙熟生料先下去,結果美麗姑娘先把蔬菜豆皮等熟料下鍋,等到幾乎煮爛,才放鵪鶉蛋、生豬肉豬肝等生料再攪拌。

  “我覺得那碗過橋米線幾乎是被毀容”,這麼美的小姐,卻不懂美食,人生瞬間覺得萬念俱灰。

  他說,龍岡的米線,或許考慮健康,湯汁上頭,不再飄著一層熱呼呼的雞湯雞油,但店家仍靠著陶鍋等器皿,一種挽留溫度的隱喻。

  最後以“透過一碗過橋米線,挽留懷念家鄉的溫度,滾燙食物來撫慰心靈”總結。

  蔡詩萍在回應焦桐的美食文化,提到有機會吃遍大江南北的美食,有次到雲南麗江大理,吃到米干或是過橋米線,會出現同樣的食物,當地原始保留傳統作法,跟台灣習慣吃的食物差異大,感覺很特別。

  “這種食物的調整改良,到底有意改變?或是食材改變,調整開店好適應大家胃口?”

  蔡詩萍說,很多傳統食美好滋味,需要費工烹煮,日常生活不可能這麼講究,一旦變得常民化,烹調變得很簡單,就會隱藏危機,當把小吃變成大眾化,利弊很難講。

  如果到雲南吃道地雲南菜,面對台灣與雲南食物的風格變化,到底是我們改變比較好?還是保留原味比較好?可以給大家好好想想。
  
  但他認為,中壢龍岡的滇味,會變成獨特的示範或展示區,每個店家都見證滇味美食小吃。
  
  西方諺語有句話說,“人沒有辦法擺脫吃東西,在他生命中及身上留下的記憶”,這份記憶會繼續傳下去。
美食作家焦桐與桃園縣政府合作,出版《滇味到龍岡》新書。(中評社 黃文杰攝)
台灣中壢龍岡的滇味豌豆粉,顏色是翠綠色,雲南當地則是偏褐色。(中評社 黃文杰攝)
美女小說家朱國珍擔任主持人。(中評社 黃文杰攝)
過橋米線。(中評社 黃文杰攝)
蔡詩萍認為,人沒有辦法擺脫吃東西,在他生命中及身上留下的記憶。(中評社 黃文杰攝)
美食作家焦桐與桃園縣政府合作,出版《滇味到龍岡》新書。(中評社 黃文杰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