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台灣網

鄭文燦語中評:促轉不會讓慈湖頭寮消失

2018-01-23 00:45:41
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重申,促轉條例不會讓兩蔣園區消失。(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走親採訪團隊,在桃園市政府十二樓貴賓室專訪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走親採訪團隊,在桃園市政府十二樓貴賓室專訪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中評社 黃文杰攝)
鄭文燦分析促轉條例,是“促進”並不是“清算”的法案。(中評社 黃文杰攝)
桃園市政府一樓大廳,仍保留蔣介石坐姿銅像,並沒有跟著民進黨上台,跟著拆除。(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走親採訪團隊,在桃園市政府十二樓貴賓室專訪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中評社 梁雅雯攝)
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中評社記者梁雅雯。(中評社 黃文杰攝)
市府新聞處長張惇涵。(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月23日電(記者 黃文杰、梁雅雯)針對“立院”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桃園大溪頭寮兩蔣園區可能因為威權象徵面臨存廢,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接受中評社採訪團隊專訪時提到,因為條例是“促進”並不是“清算”的法案,他也語氣堅定公開表示,促轉條例不會讓慈湖頭寮消失,兩蔣園區也不會消失。
 
  台灣中評社2018縣市走親系列,首站到桃園市,1月18日、19日兩天,分別採訪復興區角板山梅花季、303新溪口吊橋、泰雅故事公園及溫泉足浴、石門水庫秘境風景,專訪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第二天參訪桃園捷運公司及桃園機場捷運營運,下午參訪全台第一個成立的青年事務局,瞭解青創指揮部及安東青創基地。桃園走親由台灣中評社社長俞雨霖率團,成員包括總編輯林淑玲、桃園特派員黃文杰、記者梁雅雯。

  鄭文燦18日傍晚在桃園市政府十二樓貴賓室,接受中評社採訪團隊的專訪,陪同還包括市府新聞處處長張惇涵、主任秘書翁世豪、新聞聯繫科科長李良文等。

  中評社問:桃園的景點在海外,尤其是大陸地區,最有知名度的應該是慈湖與頭寮的兩蔣園區,但面對《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通過,市長就政治、歷史與觀光的角度來看會怎麼做,取得平衡點?又如何處理兩蔣園區的存廢?

  鄭文燦告訴中評社,促轉條例原來目的是讓威權時代對人權迫害的歷史能夠調查清楚,釐清真相,從中記取教訓,讓民主轉型之後,讓人民覺得可以平反,撫慰與彼此珍惜,更加團結,整套促轉條例精神在這裡,有轉型經驗國家像南非成立真相委員會,主教屠圖講過最有名的話:“沒有真相,沒有和解”。

  他說,台灣過去包括:景美看守所、新店軍人監獄,連我們“立法院”總召柯建銘在青島東路辦公室以前還是拘留所。把這些歷史加以還原,綠島現在也有人權紀念園區,“總統府”設立人權委員會等等,西班牙佛朗哥時代被視為獨裁者,怎樣把這些權威崇拜意象適當處理。

  鄭文燦認為,促轉條例重點在於追求真相、尋求和解,不在於“去蔣”,“去蔣”又把它窄化成為拆銅像,事實是“去蔣”目的在於檢討蔣介石的功過,卻被窄化成拆銅像,這是把辯論窄化了 。

  他分析兩蔣園區,主要分兩大部分,一個是慈湖跟頭寮陵寢,是由“國防部”慈湖大溪陵寢管理處來管理,一個是市府風景管理處來管理,負責慈湖遊客中心、後慈湖以及兩蔣紀念雕塑公園的管理,這是當年呂秀蓮擔任桃園縣長成立,主要是很多學校進行更新,銅像沒地方去,把這些銅像集中起來。

  鄭文燦表示,當時稱呼“兩蔣”,在當年聽到蔣公要立正的年代,國民黨要把兩位蔣“總統”稱“兩蔣”,心裡其實並不舒服,但是後來就習慣了。

  他說,呂秀蓮在當桃園縣長成立紀念雕塑公園,到了我當桃園市長,各地陸續有拆銅像情況,只要是政府移送就接受,個人拆銅像不管,陸續又接收更多銅像。

  鄭文燦告訴中評社,若把銅像當作觀光財,從歷史文化意義來看,銅像已經脫離權威崇拜,也不再有政治圖騰的味道,純粹把它當作歷史留下來的一部分,地方居民也是從觀光角度來看,因為有很多大陸觀光客來看慈湖,也參觀兩蔣園區,不管自由行或團客都蠻多,每年超過百萬人來看,我當時就宣布說,基於上述考慮,兩蔣園區基本上沒有做調整,我們在旁邊蓋了大溪分局,會加強附近治安與交通,觀光客真的蠻多,也希望把景點管理好,

  針對學校銅像部分,鄭文燦認為,可以由“教育部”做統一處理,當時設置銅像也有一套辦法,學校銅像要怎樣處理,應該有一致化處理。我是有公開講,政府部門若有整修,可以把銅像移除,不是刻意針對拆除銅像去處理,但是有些地方要尊重居民的感情,比如說榮家眷村國宅,認為這是歷史記憶一部分,處理轉型正義也要尊重不同的歷史記憶,這部分覺得可以不去改變比較好。

  他認為,至於路名要不要改名?就很麻煩,中正路、中山路、經國路很多,復興區以前名稱叫角板國小,就是被改成介壽國小。我是覺得人民使用成為習慣,路名、地名、校名也不再具有強烈政治意味,這部分這跟促轉條例無關,不需要改,已經約定成俗,要怎麼改?歷史留下來就當做歷史一部分。

  鄭文燦解釋,有關去除威權崇拜跟政治圖騰,因為條例是“促進”並不是“清算”的法案,台灣社會的進步應該透過更多的理解促進更大包容與團結的方向,他是基於這個理由去處理促轉條例,可能他講的跟現在做的不太一樣,“事實這樣做會比較好”。

  中評社問:兩蔣園區涉及“國防部”的管理,怎樣看?尤其儀隊是觀光客最想看。

  鄭文燦表示,因為陸客來也不是去膜拜,他們對台灣的瞭解是有點落差,認定“這是蔣介石的軍隊到台灣”,對很多台灣年輕人來說,那個時代都已經結束,這認知有很大差距。兩蔣陵寢是屬於卸任“總統”安排的問題,還是要由中央、“國防部”去審慎處理,這由警察來保護不是很合理,由警察來管理兩蔣陵寢覺得不是很合理,但是我們歡迎大陸觀光客繼續來慈湖參觀,也希望參觀大溪其他景點“這個立場不變”

  他重申,促轉條例不會讓慈湖頭寮消失,兩蔣園區也不會消失。

  被問到兩蔣園區管理型態是否會有所改變? 如果從市政府觀點,是應該維持現狀?

  鄭文燦表示,陳水扁時代有提議有討論,有人提議撤除憲兵,還有提議由蔣家自聘保全,甚麼建議都有,但是到最後都沒有推動,他認為,卸任“總統”的安排處理,不應該是地方政府的權責,兩蔣陵寢的管理方式是否要改變?要由中央來決定,目前當然是由“國防部”慈湖管理處來管理,很多人也是來看憲兵的儀隊交接,我們並沒有主張要改變,尊重中央的安排。

  不過鄭文燦要補充的是,蔣介石年代是喜歡來大溪,大溪有蔣公行館、公會堂、武德殿,舊歷史建築加以改裝,現在變成我們木藝生態博物館,慈湖以上,包括角板山賓館是“救國團”,沿線許多建築已經改裝,變成歷史文化與適合遊客使用,後慈湖過去是威權象徵,現在也開放,是從觀光角度處理,大體是希望從歷史文化觀光角度來處理,不要從政治角度來處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