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新聞

垃圾沒處埋 香港很無奈深圳同受害

2013-07-24 10:17:14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為了避免“垃圾圍城”,香港計劃擴建現有垃圾場。但是目前擴建計劃因各種原因已暫停。

  據《人民日報》報道,對於擴建計劃,長期受垃圾場臭味困擾的香港屯門區和鄰近深圳南山區的部分居民明確表示反對。同時,也有人認為三區承擔全港垃圾引發了不公。

  日前,特區政府宣稱會在解決氣味問題上做得更好,也表示加大力度支持回收業發展。但短期來看,垃圾場擴建問題,依然是考驗特區政府的一道難題。

  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匯聚700多萬人口,大量人口產生數以萬噸計的垃圾一直是香港特區政府頭疼的事情。

  為了避免“垃圾圍城”,香港特區政府日前推出了未來十年的環保藍圖,力圖多項措施解決廢物危機,其中最迫切的就是因現用垃圾場即將爆滿而要開展的擴建項目。然而,是否擴建垃圾場,在香港卻引起了一場不小的爭議。

  現狀:3個堆填區,2—6年內將爆滿

  日前,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提案,暫停討論擴建打鼓嶺新界東北和屯門新界西堆填區的撥款方案。這是繼特區政府宣布撤回將軍澳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建方案後,又一擴建項目被擱置。至此,3個擴建計劃先後暫停,香港垃圾場擴建計劃陷入僵局。

  堆填區是香港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即設立一個區域,將垃圾長埋地下。香港環境局介紹,香港52%的生活垃圾都是通過填埋來處理的,餘下的48%則主要是通過循環再造利用。

  目前,香港共有3個使用中的垃圾堆填區:將軍澳新界東南堆填區、屯門新界西堆填區、打鼓嶺新界東北堆填區,面積分別為100、110、67公頃。

  根據環境局的預計,該3個垃圾堆填區將在未來2到6年內爆滿,在循環再造率無法短期內快速提高和沒有其他可替代處理方式的情況下,擴建垃圾場成為最有效的應對方式。

  按特區政府的話說,擴建垃圾場是當前十分迫切的工作,關乎香港市政衛生的基本需要。既然是迫切且不得不做的工作,為何會遭遇如此大的反對聲浪呢?

  居民:臭味影響生活,深圳同受其害

  記者走訪位於屯門稔灣的新界西堆填區一帶,由於山間阻隔加上距離較遠,記者只能遠眺垃圾場。即使是在雨天,刺鼻的臭味仍不絕於鼻。堆填區背山靠海,靠近後海灣,與深圳南山區的直線距離不到6公里。

  屯門區議會議員陳立偉介紹,屯門區垃圾場離生活區較遠,因此在市中心還聞不到什麼臭味,但在垃圾場附近的村落,如龍鼓灘、下白泥等村,臭味就很明顯了,常年在此生活的村民不堪其擾。

  記者乘車從屯門市中心出發,在市中心確實沒有什麼感受。經過龍鼓灘時,不時可以看到有垃圾車由此進入垃圾場,到了稔灣,陣陣臭味就撲鼻而來。垃圾車的嘈雜聲和沿途臭味,也著實令人不舒服。

  家住將軍澳新都城中心的陸晨是一個上班族,他對垃圾場帶來的臭味問題非常不滿。

  他說,將軍澳是新開發的地區,許多人選擇到此居住是看好這裡的環境。可是垃圾場散發的臭味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陸晨說,每逢有東南風吹過,自己都不敢打開窗戶,走在街上都會有一種走在垃圾車旁邊的感覺。

  一水之隔的深圳同樣深受其害。香港夏季盛行東南風,深圳南山區正處在屯門垃圾場的下風向。

  深圳居民陳女士說,垃圾堆填會污染水源,產生沼氣。香港擴建屯門垃圾場,給深圳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她希望香港在規劃和建設時能將下風向的深圳納入考慮。

  深圳南山區的劉先生說,南山蛇口一帶的居民長期受香港垃圾場臭味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在知道香港計劃擴建屯門垃圾場後,劉先生隨即發出了一封致香港立法會的公開信,表達反對意見。

  除了惡臭難忍,只讓三區來承擔全港垃圾引發的不公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陸晨說,將軍澳堆填區已經承擔了20多年的垃圾處理責任,此前該區沒被開發,對市民影響不大。但隨著近年來生活區域的擴大,繼續讓將軍澳區來承擔全港垃圾太不公平。

  陳立偉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特區政府一直強調的環保全港共同承擔實際上只是“三區承擔”,政府一味擴大垃圾場卻不考慮區域發展的平衡,讓人不可接受。

  港府:大力支持回收,但依然未破僵局

  垃圾場即將飽和,新產生的垃圾如何處理,這成為擺在香港特區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

  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特區政府會迎難而上,不回避問題,抱著負責任的態度,全面解決問題。他承諾政府會做好垃圾運送過程中的工作,盡量減輕對居民的影響。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也表示,政府會繼續與立法會議員和地區人士保持溝通,支持香港社會垃圾處理的基本需要。

  他表示政府會在解決氣味問題上做得更好,環境局將資助私人垃圾營運商改善垃圾車,使用密封技術減少氣味滲漏;還將在垃圾車附近設立異味監測隊,全日監察臭味情況。

  對此,陳立偉表示,破解當前僵局除了要求政府進一步與社會各界溝通,全盤的垃圾處理政策才是最根本的。

  他認為,特區政府在減少垃圾源頭的政策上宣傳不足、處理垃圾的技術較為落後、對回收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同時,特區政府也沒有真正做到環保全港承擔,對堆填區居民沒有補償機制。

  他認為,解決城市垃圾問題,“減廢”“處理”“回收”三者應該並重,同時還要注重地區的平衡。

  這一看法已經得到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月初,特區政府宣布,短期內將成立回收業發展督導委員會,加大力度支持回收業發展。

  十年環保藍圖中,特區政府也著重強調了“減廢”和“處理”。香港計劃到2022年,人均垃圾排量減少40%、垃圾循環利用率提高到55%,另外將有23%的垃圾以焚燒的方式處理,大大降低堆填區的壓力。

  儘管有了初步的全盤規劃,垃圾場飽和、垃圾無處安置的困境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大型轉廢為能的現代焚化設施在香港還不能投入運行,該項目建造工程長達8年。

  短期來看,垃圾場擴建與否以及如何擴建,依然是考驗特區政府的一道難題。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