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天下

金融時報:為什麼全世界都在黑這個老男人?

2017-09-22 11:02:42
  億萬富翁投資者兼慈善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今年很忙。自年初以來,他佯稱敘利亞發生化學武器襲擊、為華盛頓的反特朗普遊行提供資金、提出讓難民大量湧入匈牙利的“索羅斯計劃”、迫使馬其頓政府更迭、削弱以色列總理的影響力並推動解雇白宮數位關鍵助手。這對一位87歲高齡的人來說不一般。

  當然,上述所有這些說法都是陰謀論。但它們在今年浮出水面(電視劇),而且全都冠以索羅斯的名義,這個事實不僅僅是讓人感到好奇,還表明了關於全球政治的一個重要且令人擔憂的問題。

  在上世紀90年代,索羅斯與時代精神合拍,他使用在金融領域賺取的數十億資金,支持後共產主義時代的歐洲以及其他地方的民主過渡。但如今全球政治氣候改變,自由主義觀點退潮。對從美國到俄羅斯和匈牙利等地新一代的民族主義者來說,索羅斯是個十足的惡棍。在民族主義盛行的時代,他是一個國際主義者。他支持個人權利而非組織權利。他在《福布斯》(Forbes)的全球財富榜單上排名第29位。他還是猶太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那種躲在幕後操縱一切的國際金融家——曾經只有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s)才會被人這麼認為。

  今年反索羅斯宣傳的較為討厭的一點是,明確將他與過去那種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詆毀聯繫在一起。當信奉“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民族主義者擔心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國家安全顧問赫伯特•雷蒙德•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將清洗他們在白宮的盟友的時候,他們成立了一個名為“曝光麥克馬斯特”(McMaster leaks)的網站,上面有麥克馬斯特受到被貼有“索羅斯”和“羅斯柴爾德家族”標簽的傀儡師操縱的漫畫。

  1989年,牛津大學(Oxford)的索羅斯獎學金受益人之一是一位名為歐爾班•維克托(Viktor Orban)的年輕匈牙利活動人士。如今,正是這位歐爾班成為了匈牙利總理,並妖魔化其曾經的捐助人。歐爾班指責所謂的讓穆斯林湧入匈牙利的“索羅斯計劃”,並將其作為競選連任活動的核心。根本沒有此類計劃。真相是,索羅斯是難民慈善活動的慷慨支持者,他還支持歐盟將敘利亞難民重新安置在歐盟各地(包括匈牙利)的計劃。它讓歐爾班有足夠的借口將索羅斯咧嘴微笑的海報貼滿匈牙利,並敦促匈牙利人“不要讓索羅斯笑到最後”。

  索羅斯在匈牙利——他的出生地——遭到妖魔化並非孤例。在過去一年裡,索羅斯遭到馬其頓、波蘭、羅馬尼亞和土耳其政治領導人的指責,這些人全都指責前者陰謀反對他們。

  美國的偏執狂右翼也炮製了反索羅斯的材料。早在2007年,索羅斯就被福克斯新聞(Fox News)指責為“整個左翼基金會世界的邪惡博士”。在美國,憎恨索羅斯的根源可能要追溯至他反對伊拉克戰爭。他支持美國的自由事業以及聯合國等國際機構,讓極右翼分子群情激奮。

  世界各地的反索羅斯運動顯然有回聲室的作用,極右翼團體領悟到了同樣的陰謀論。但一些手腕強硬的領導人有更確切的理由擔憂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後者為促進教育、自由媒體、少數族裔權利和反腐舉措的公民社會組織提供資助。2015年,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的政府將開放社會基金會逐出了俄羅斯,因為它不願再容忍後者對推動研究蘇維埃恐怖行為的Memorial等組織的支持。

  索羅斯的活動甚至讓他成為以色列的攻擊目標。雖然世界各地的許多反索羅斯運動都有明顯的反猶太主義色彩,但這一點對內塔尼亞胡(Netanyahu)政府的重要性,顯然不如索羅斯支持巴勒斯坦權利以及其他不受以色列右翼分子歡迎的事業。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對索羅斯的不滿也有個人因素。隨著反腐調查日益牽涉到以色列第一家族,他們開始抨擊索羅斯。內塔尼亞胡的兒子亞伊爾•內塔尼亞胡(Yair Netanyahu)最近抱怨稱,“索羅斯和歐盟提供資助的‘摧毀以色列基金’(Fund for the Destruction of Israel)正在威脅我”。他甚至重新發表了一幅索羅斯在一只爬行動物前操控整個世界的漫畫——如果其他渠道發表這種漫畫,他的父親按慣例會將其指責為反猶太主義。

  陰謀論家們對一切都有解釋。因此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一篇捍衛索羅斯的專欄文章,只會被視為他擁有極壞影響力的進一步證據。我在此鄭重聲明,我與索羅斯確實有過兩場談話。兩次都是在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組織的研討會上的同一個公共小組進行的。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是一家由索羅斯提供部分資助的智庫。

  我們從未私下交談,我當然也不會宣稱他是我的朋友。但我毫不猶豫地為其慈善事業喝彩。這都需要辯解一番,表明我們生活的時代有些可悲。(來源:金融時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