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天下

90後“成人禮”:第一批“互聯網原住民”

2018-01-21 12:09:55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2018年年初,關於“第一批90後已經……”的話題再次引發了一輪網絡狂歡。在自媒體的描述里,第一批90後已經“禿頂”了,他們端起保溫杯,過上了“佛系”生活;最後一批90後已經成年了、上大學了、戀愛了。

  從未有一代人的成長和成年,受到媒體如此多的關注,除卻部分自媒體不斷狂炒熱詞背後有著曖昧不清的商業動機外,更有著一代人面對成長的煩惱時自然的情緒宣洩。然而,這並不是全部。

  作為出生、成長於上世紀90年代的獨特一代,他們從出生之際,就生活在有互聯網的環境中,從娛樂、社交、購物到學習,因此也別被稱為“互聯網原住民”。這一代人有自己的特質,肩上更承載著這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

  記者對話幾位90後,通過分享他們成長與成年的故事,還原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原住民”在“線下”的真實面貌。

  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楊金龍:

  錯過了高考,不會再錯過人生

  在楊金龍的雙手拿起噴槍之前,這雙手曾像不少90後一樣在電腦遊戲的世界里徜徉過。

  現在這雙手為他贏得了遠超同齡人的榮譽——“全國技術能手”“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冠軍”.....一份1頁半的簡歷上,記載著他20餘項榮譽。

  這位囊獲諸多榮譽的年輕人曾是錯過高考的“失敗者”。

  2009年,在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辛街鄉胡家中學讀初中的楊金龍遭遇了中考失利,未能考取當地較好的高中,這意味著未來他考入好大學的希望渺茫。

  是否要選擇複讀?糾結中,父親一句話點醒了他:“不如考技校,當個手藝人!至少不會餓死。”就這樣,2009年9月,他進入當地一家技校的汽修專業學習。次年9月,轉入杭州技師學院本部學習汽車鈑金與塗裝專業。

  “已經失去了一次機會”的他,戒掉了愛打遊戲的習慣,開始踏實鑽研汽車塗裝技藝。學校時常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他把每一次實習當作技能的“試煉場”,為了學習先進的噴漆技術,他多次放棄了優渥的薪水,不斷跳槽。

  2014年,年僅20歲的他,回校執起了教鞭。

  同年2月,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落戶杭州技師學院。這一次,機會終於垂青與他。

  憑借高超的技藝,在當年8月份的全國選拔賽上,他以冠軍的成績成功進入國家隊集訓。時值盛夏,室溫高達40攝氏度,訓練中不能把皮膚裸露在外面,經常汗流浹背,為不影響訓練效果,一天要換7、8套工服。中途不斷有選手退出,而他堅持了下來,獲得了代表國家備戰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的資格。

  2015年,在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年僅21歲的楊金龍憑借精湛的技藝獲得世界冠軍,這也是中國在該項比賽中奪回的“首金”。

  現今,也有不少90後選擇了與他相同的道路。兩年後,21歲的蔣應成,又為中國捧回了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的汽車噴漆項目冠軍。

  2016年,人社部印發《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同年《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公布,明確要在薪酬、落戶、培訓等方面採取措施,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能明顯感受到技能工人的春天來了。”國家政策的扶持讓楊金龍喜上眉梢。

  “世賽要求油漆上下厚度的誤差不超過0.01毫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直徑的1/6左右,我每天要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重複這0.01毫米。”楊金龍說,人總要成長,90後不再是貪玩叛逆的代名詞,“沉下心來,我們同樣能完成矚目的成就。”

  “創客”薛月雲:

  從“學生妹”變身“女老板”

  在大多數人的人生版圖上,創業意味著顛覆和冒險,對於從福建漳州農村走出來的1992年姑娘薛月雲也不例外。

  時間撥回到2012年,集美大學會計系應屆畢業生薛月雲放棄了某大公司財務部的工作機會,瞞著家人辦起了代理記賬的創業公司,成為“少數派”。這一年,2012屆大學畢業生中選擇畢業創業的比例僅為2%。

  “初創期的小微企業人工成本負擔重。聘請專職財務每月要3000元左右,找代理公司記賬每月支出300~1000元就夠了。”當時勢頭初現的創業風潮讓她嗅到了商機。

  3年後,23歲的薛月雲用創業賺到的第一桶金在福州買了房子和車子。實現這個人生目標比她計劃中的時間提前了一年。而與她同期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三年後的存活率僅為1%,她再次成為“少數派” 。

  不少人想從薛月雲身上獲得創業成功的“武林秘籍”,然而在她的講述中更多的是奮鬥的扎實和也許存在的“好運氣”。

  與同齡人相比,小薛對未來的考慮更有規劃,也更有好強心。大學期間,她就開始利用周末和假期有針對性地在大公司實習,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24歲買房買車”的人生目標也是在那時確立的。

  出租屋的客廳就是辦公室,辦公用品只有一台電腦和一台打印機,而她自己既是老板也是員工。就這樣,她開始了創業之路。

  公司創立後的半年多時間里並沒有業務,而拓展客戶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打電話。小薛很有閩南姑娘的韌性和毅力,在經歷了100多次的電話營銷後,她終於積累了30多個客戶。“一定要堅持,不放棄”,有的潛在客戶會在半年後主動聯繫她尋求服務。

  “第一筆業務是在馬尾港,一單賺了500元。”“7點起床,8點去工商局排隊,中午1點吃飯,晚上一直忙到10點左右。年底做財務報表時經常加班到夜里兩三點。”薛月雲至今清楚地記得當年“孤軍奮戰”的很多細節。

  經過6年的發展,她的公司已經有員工30多人,代理記賬企業1000餘家。她也從之前見了客戶就“臉紅”的學生妹蛻變為氣場全開的女老板。而隨著國家鼓勵“雙創”政策的出台,她的企業也在享受著政策紅利。2013年,企業獲得了5萬元創業補助金,2016年,福建晉安工商局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企業再度獲利。

  2017年,我國的大學生創業率已達到3%,薛月雲覺得還是要“謹慎入坑”。在她的位置上,明晰的企業財務數據讓她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態。面對傳統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瓶頸,她也在尋求改變,向人工智能記賬代理的方向轉型。

  天色漸暗,她的眼睛望向手機屏幕的鎖屏,目光溫柔,那是她去年出生的寶貝的照片。

  藍天救援隊教官郭明:

  眼淚應為別人流

  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郭明從沒想過成為一名軍人,這一年他剛滿18歲。

  在父母眼中,這個身材瘦弱、頑皮的孩子,怎麼看也不像當兵的料。郭明和當時大多數處在叛逆期的少年一樣,不守規矩:在學校因為打架挨過處分,平時常逃課打遊戲。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地震撕裂了華夏大地,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郭明從未離死亡如此之近。

  地震發生時,他正在跟同學在教室里聊天,“地震了!”聽到屋外急切的呼喊聲後,靠教室門口坐著的郭明猛然起身,一個箭步跑出了門外,驚魂甫定之際,教學樓上2米多高的廣告牌忽然墜落,砸到了他腳旁,“前後只差半個身位”。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幸運,此次地震共造成的傷亡、失蹤累積超過十萬人。

  地震後,解放軍和救援人員陸續進入災區,帶來了救援物資,帶來了生的希望。“他們駐扎在村里2個多月,挨家挨戶給村民送飯,排查險情,還幫鄉親們在廢墟中挖出賴以生存的諸多生活設備。”郭明家中也來了不少軍人,在他印象中,這些軍人親切而溫暖,像自己家人。

  在救災過程中,儘管不時有餘震,軍人們舍生忘死。他們人扛著100~200斤的救援儀器往危樓上爬,設備不能用的地方就用雙手挖。“我們來晚了,對不起。”在四川某小學的救援現場,抬開壓在學生們身上的預制板時,郭明看到許多軍人臉上都湧出熱淚。

  “男子漢,眼淚應為別人而流。”自此,當兵的信念便在郭明心中牢牢扎下了根。2008年12月,他和同班的幾名學生一同參軍,如願成了一名軍人。

  如今,郭明的工作讓他依然離死亡很近。

  2015年從部隊退伍後,他於同年12月份加入了都江堰藍天救援隊成為一名救援隊隊列教官,除了對志願者進行訓練,常常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救援。2017年8月8日21時,四川省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郭明第一時間申請前往救援。抵達九寨溝九道拐處,山上正塌方掉下巨石,餘震連連,道路也被河水衝斷。“我們是救援隊伍必須衝過去”,郭明和其他隊員駕車衝進亂石陣,突圍後看到車身、底盤被亂石砸的痕跡,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這樣的險情在郭明的工作中絕非特例,山地救援、水域救援、溺水打撈……接到救援任務後,他們就會披上藍色“戰袍”出發。

  如今,越來越多的90後加入了藍天救援隊志願者隊伍。有次隊里開總結大會,一名剛滿18歲的映秀小姑娘動情的講到:我受人幫助過,我也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社會做點貢獻,這就是我入隊的初衷。

  (來源:工人日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