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天下

張李莎語中評:台對陸配不友善 缺合理尊重

2024-04-01 00:35:27
嫁來台灣已6年即將符合取得台灣身份證資格的陸配張李莎。(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新竹4月1日電(記者 盧誠輝)針對陸配取得台灣身分證6年改4年議題,嫁來台灣已6年即將符合取得台灣身份證資格的陸配張李莎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陸配入籍是否縮短年限根本不是重點,而是台灣現行規定對陸配不太友善,無法再吸引到新世代陸配來台灣生活發展。陸配父母來台定居規定要70歲以上才能申請,且因每年僅開放60個名額,所以申請後還要再等很多年才有機會真實來台依親定居,根本不像綠營說的陸配或依親家人取得台灣身分證後,就能投票改變台灣政治版圖的說法。

  張李莎,浙江寧波人,廣東汕頭大學英文系畢業,2015年交換學生來台就讀銘傳大學桃園分校,認識台籍男友,兩人在2018年結婚後來台定居,今年即將屆滿6年,下半年即可取得台灣身分證,現在在台灣的大學重讀一年級。

  張李莎表示,陸配的重點不是縮短年限取得身分證的問題,而是長期居住在台灣陸配的權益問題,像她原想在台灣設立公司,但在徵詢會計師事務所後卻得到否定的答案,因為公司負責人必須具有台灣籍,或是資本額要夠大才行。

  另外,像是婚後購置房產也讓張李莎感受到不平等待遇,她說,2019年和丈夫一起購置房產,頭期款她明明有出資,貸款也有幫忙分擔繳款,但夫妻卻無法一起登記為房產所有權人,只因她還未能入籍,所以房產只能登記在丈夫名下,這也讓她覺得非常不公平。她認識已拿到台灣身分證的陸配大多也只是為了能夠保障自己合法權益、或想在事業上有更大發展,並不像外界所說單單只是為了台灣福利才要領身分證。

  張李莎指出,陸配依親議題也讓台灣社會有許多誤解,目前陸配在台灣的群體已近40萬人,但根據台灣現行規定,陸配的父母要年滿70歲後才能申請來台依親定居,且每年卻只開放約60個名額,所以通常申請後還要等很多年才能真正到台灣依親定居。目前她的父母用探親資格來台,在台灣就診須全程自費。但現在不少陸配父母在大陸的生活條件也很不錯,有社會醫保和商業醫療保險的話,就醫開銷壓力沒有那麼大,所以對陸配均可無限制帶大陸父母來台使用健保就醫的傳言讓她很受傷,覺得是在製造群體分裂。

  她說,過去大陸經濟條件較差,陸配給外界的刻板印象是弱勢族群,因此經常感受到歧視待遇。像她2022年要申請在台長期居留證的時候,移民署就派專員來家訪,想確認她和丈夫是否為真實婚姻且有同居事實。當時移民署專員竟要她打開衣櫃拍照,但因衣櫃內有許多個人貼身衣物,她並不想讓陌生人看見個人隱私,且明明梳妝台上有很多她個人使用的化妝與護膚用品,家中牆上也掛有她和丈夫的合照,當時她身兼社區管委會委員,電梯裡有許多社區文件也都有她的名字,這些都可以充分佐證她和丈夫有同居事實。

  張李莎認為,明明她在台灣和丈夫有這麼多精彩的生活足跡可以分享,婚姻生活卻被移民署粗魯的限縮為男女私密,讓她覺得在台灣沒有得到合理的尊重。

  目前沒有生育計劃的張李莎強調,未來若要申請台灣身分證時,移民署可能還會再次進行家訪。就她所知,有陸配就跟她一樣因為沒有孩子,在家訪時被特別詢問為何沒有生育?這也是很荒謬的事情!因為夫妻是否生育是個人意願或計劃,像台灣很多夫妻也都沒有生育,但為何陸配卻要承受這種歧視?

  張李莎表示,台灣現行許多規定對陸配、外配一樣不友善,與其爭取縮短身分證年限,不如能夠推出新政策歡迎配偶先在台灣定居下來,拋開政治紛爭,好好生活。現在老一代陸配已經拿到身分證的不再關心這個議題,而她身邊現在年紀相仿的年輕陸配在台灣定居的很少,工作生活圈都長期在大陸或海外。這些人不符合拿身分證條件、自沒有縮短身分證領取年限的需求。

  她指出,以台灣現行法規,大陸配偶需要在台灣每年停留至少183天,連續4年後才可申請長期居留證。在領取到長期居留證前期,就算有共同出資購置房產,但配偶不幸離世,有出資事實的陸配居然無法繼承房產,這也是很荒謬的事。陸配在台灣定居的首要目的是成家立業,不僅衹有政治考量,她認為政客應該多關心陸配日常生活權益,而不是將所有需求籠統成6改4的呼籲。

  張李莎說,因為台灣目前只承認大陸100多所大學的學歷,採認名冊停留在2016年至今沒有擴充,而擁有學士學位的她只能用高中畢業證書去申請重念大學,諸多有高學歷的陸配也面臨相同問題,但迄今無人關注。陸配想在台灣定居發展卻關卡重重,現有的政治人物無法更新到新時代陸配的需求,讓她志願學習法律,以便未來在台灣從政,改變現況。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