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智庫觀察:印度選擇日本高鐵的真實原因

2017-09-21 00:22:19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為了對抗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日本曾於2015年推出了11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基金。但是孤掌難鳴,也就沒有了下文。日印兩個國家推出的AAGC又能走多遠呢?

  安倍訪印,得到了印度總理莫迪高規格的外交禮遇。這也是兩國領導人的第10次會晤。

  日印關係之好,關鍵點在第三方。說白了,中日印“三國演義”,日印在玩“孫劉抗曹”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遊戲。對此,《印度快報》12日援引專家的分析稱,洞朗對峙結束後,印度和日本的夥伴關係將是“組成一個大的抗衡中國聯盟的基石”。

  政治和軍事合作不必細說,同屬“民主世界”的日印對中國這個亞洲鄰居,都有利益一致基礎上的對華遏制衝動。這並不僅僅因為日印對華皆有領土爭端,還有曾經的亞洲第一大經濟強國日本和期望超越中國的印度對華的共同心結。

  本次安倍訪印,雙方合作的重點一是高鐵項目,二是共建“亞非發展走廊”(AAGC)。兩個合作項目都清晰地指向中國。

  中國高鐵技術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鐵運行網絡。而且,中國高鐵擁有技術穩定、成本低廉和運行速度快三大優點。因而,從東南亞到其他地區,中日全面展開高鐵市場戰。在東南亞的印尼等地,所在國往往是在中日兩國之間權衡利弊,合同往往是中日兩國都有份,以便形成讓所在國看得見的良性競爭。

  在印度,每天有2200萬人坐火車。印度的地域與人流量,更適合選擇中國高鐵技術。但是,莫迪將高鐵合同交給了日本。本次安倍訪印,其中之一就是出席從莫迪家鄉艾哈邁達巴德到孟買的高鐵項目開工儀式。這條高鐵計劃到2023年通車,全程將從現在的8小時縮減到2小時。由此看出,這條高鐵不僅建設周期長,和中國高鐵速度比,也僅僅相當於“客專”水平(250公里每小時)。印度選擇日本新幹線,據說是日本不惜血本給予65年的低息貸款(利率只有0.1%)。日本去做“賠本”買賣,主要是想拿下印度其餘6條高鐵的合同。

  印度選擇日本新幹線,既有經濟層面的考量,但同樣基於地緣政治因素。從印度對中國資本的橫加限制到對中國產能項目的猜忌,足可看出印度對華的擔憂。選擇新幹線,而非中國高鐵技術,也是印度地緣政治傾向性的結果。

  未來印度繼續選擇日本新幹線,還是中國高鐵,抑或印度能像中國那樣創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技術,值得關注。肯定的是,糟糕的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畫地為牢的地方利益掣肘,以及動蕩不安的國內局勢,印度在短時間內還是要引進外來的高鐵技術和產能項目。中日高鐵項目爭奪戰,在印度被日本占先,不是中國缺乏技術和產能優勢,而是印度政治取向的結果。

  AAGC,由日本和印度聯合出資(日本出資30億美元,印度出資10億美元),旨在建設一條“經濟走廊”,地域範圍涵蓋非洲東西海岸以及西印度洋諸國。在這條由日本和印度主導的“經濟走廊”上,主要是和相關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項目、人力資源等一攬子合作。

  由此看出,該項目雖然在範圍內比“一帶一路”倡議要小許多,但在區域和合作項目上和“一帶一路”相重叠。日本和印度另起爐灶,打造兩國主導的AAGC,是和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爭奪主導權,也可以說是故意添亂。一方面,今年5月份北京首次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印度是唯一一個沒有派出代表參加的國家。日本雖然派出代表參加,但是對於是否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也附加了條件和搖擺游移。

  當時,印度智庫和媒體,就將莫迪政府缺席高峰論壇稱為“自我孤立”。另一方面,莫迪雖然要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且必須補上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但是對於中國又存在著嚴重的瑜亮情結。因而,這造成了莫迪政府對華的矛盾心理,既要和中國在金磚五國機制框架下進行合作,通過新興市場的抱團取暖來和發達市場博弈,衝破老秩序的圍城,獲得全球治理新秩序更多的呼籲權。但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印度採取不合作的立場。因為印度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項目或可為中國所主導。印度擔憂在經濟上將成為中國的附庸。

  更重要的是,後危機時代的印度,被西方世界和機構的吹捧迷惑了。印度被視為超越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而且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在此情緒下,印度多了一份和中國競爭和博弈的底氣。從洞朗衝突中印度政府、軍方、媒體和民間的狂熱情緒看,印度對中國對自己的認識出現了偏差。

  為了對抗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日本曾於2015年推出了11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基金。但是孤掌難鳴,也就沒有了下文。日印兩個國家推出的AAGC又能走多遠呢?

  “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全球很多國家的相應,而且取得了可期的成果。日本和印度加入進來,可以實現共贏;兩國另起爐灶,不僅浪費資源,也充滿不確定性。

  (來源:中國網;作者:張敬偉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