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習近平的人民觀與如何正確對待台灣同胞

2019-03-24 00:08:53
中共的方針政策一直以來都是明確的,台灣人民是同胞,兩岸是一家人。
  中評社╱題:習近平的人民觀與如何正確對待台灣同胞 作者:郭偉峰(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

  如何對待台灣同胞?中共的方針政策一直以來都是明確的、毫不含糊的,台灣人民是同胞,兩岸是一家人。中共所有的對台政策都是立基礎於此的。也因此,和平統一是中共數十年來堅定執行而不動搖的路線方針。作為新一代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當然也是如此堅持的。但是,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倡導者,習近平繼承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結合,所形成的新時代人民觀乃至由此所形成的台灣人民觀,其內涵之豐富,又非之前可以比擬的。

  一,習近平繼承與發揚了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

  在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現了203次,引發輿論關注。人民二字,可以說是習近平執政以來使用最為頻繁的兩個字,習近平的人民觀非常突出,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的核心理念。如果從習近平在浙江時期就開始瞭解他的關於人民的論述,必然可以發現,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對習近平影響極為深刻,如此廣泛運用發揚民本思想的領導人,也非習近平不可。

  民本思想是什麼?民本,就是以民為本。據古文《尚書》記載,夏啟之後,太康即位。太康無視祖訓,驕奢淫逸,終至失國。其昆弟5人作《尚書·五子之歌》5首勸誡太康,其一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中國古代民本思想之淵源,算起來已經有4000年的歷史了。三代以前,民智初啟,敬天命信鬼神。及至夏商周,逐步認識到人自身的力量。《尚書·泰誓》裡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左傳》有言:“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民意體現了天意,代表了政權的合法性。亞聖孟子將民本思想上升到新的高度,他提出一個光耀千古的著名論斷:“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荀子以舟水之喻來比附君民關係:“君,舟也;庶民,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的邏輯是:“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上天生養人民,不是為了供君主統治;上天確立君主,則是為了人民。由此可以推知,如果君不為人民做事,就是違背天命。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對此後中國的政治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①

  所以說,如何對待人民,是中國從古到今的政治命題。任何一代執政者,都要處理好國家、政權與人民的關係。誰先誰後,孰輕孰重,拿捏得準與把握偏頗,所得效果是完全相反的。執政者一旦失去民本思想,惟我獨尊,就會江河失色、蒼生顛倒。歷史的教訓,比比皆是。無論你思想如何先進、制度如何優越、經濟如何富庶,一旦民本思想開始失衡,結果必然亂成一團,無所適從。

  中國傳統的民本的基本價值理念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其一,重民貴民。“敬天保民”、“民惟邦本”、“民貴君輕”、“立君為民”等古訓表現出對民眾的重視。《左傳》從國家興亡的高度闡述了“民”的重要性。其二,愛民仁民。墨子主張“兼相愛,交相利”的愛民思想。其三,安民保民。《尚書》:“欲至於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

  對照習近平有關以民為本的言論,與上述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的基本價值相當吻合。習近平與中共對民本思想的重視,對民本價值的維護,是非常突出的。其特點為:

  1,根植民本思想。與歷屆中共領導人不同的是,習近平在繼承與弘揚民本思想的同時,大量地、直接地引用、運用傳統的詞彙與概念。如此可知,習近平與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的傳承關係更加密切。比如在2014年9月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習近平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隨後,他一口氣舉例列出了多種優秀古代思想:自強不息,以民為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以德立人,以誠待人,清廉從政、勤勉奉公,儉約自守,居安思危等等。

  2,運用民本思想。習近平在運用傳統的民本思想之時,並無任何顧忌,無需改用其他政治詞彙來代替。如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講話時直接引用了“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此典出自《管子·牧民》,原文是:“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也就是這個意思:政權之所以能興盛,在於順應民心;政權之所以廢弛,則因為違逆民心。

  3,維護民本思想。習近平對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具有自信,相當熟悉與執著,對西方的人本主義則明顯疏而遠之。中國傳統民本思想與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潮有著本質區別,也有異有同,異大於同,甚至有根本的衝突。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此取代過去中共提出的“以人為本”的話語。因為“以人為本”這一概念容易與西方人本主義思潮主張的以抽象的人為本相混淆。民本思想的家國同構與人本主義的個人至上,是中國古代民本主義思想與西方人本主義思想的區分點之一。習近平斷然不會去推崇什麼西方的個人至上主義。

  二,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的民本思想創新

  如果就此認為,習近平對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是照搬照用的,那就大錯特錯。時代的不同,決定了任何傳統思想都不可能原封不動地搬來就用。在繼承中創新,是最為理智也最為明智的,與時俱進,首先要體現在理論創新、思想進步上。由此對照習近平對民本思想的繼承與創新關係,當可豁然開朗。

  習近平的新時代民本思想,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及核心理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2016年元旦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提出了這個觀點。“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衹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2016年新年伊始,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進一步強調這個精神。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他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這些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執政為民的責任擔當,為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提供了價值遵循。


  也可以這樣簡練地作出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民的全面發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甚至可以用這幾個詞彙來加深印象:⑴人民至上。⑵人民參與。⑶人民共享。這就是習近平指出的:“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人民至上: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黨的總書記的習近平首次會見記者,就宣告了他的“人民至上觀”,他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曾經提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即民以見天,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認為,民意代表天意,反映天意。他主張從民心之中看天心,從民意之中看天。習近平也是把人民置於最高位置、最重位置、最佳位置,且是任何人和物都不能取代的位置。

  必須指出,習近平的人民至上觀點與傳統的民本思想中君駕馭民的君民關係是不同的。

  2,人民參與: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十八大以來,中共的顯著工作標誌,就是依照習近平提出的,從“權為民所賦”到“讓人民群眾參與、讓人民群眾做主、讓人民群眾受益、讓人民群眾滿意,真正使群眾成為利益的主體”。

  傳統的民本思想,民的角色往往是被動的。習近平的民本思想中,人民是主人,是佔據主動地位的。

  3,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習近平說:“國家建設是全體人民共同的事業,國家發展過程也是全體人民共享成果的過程。”習近平發展觀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強調“必須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他還把“共享”上升到社會制度的本質的高度,認為,“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人民共享發展的現實表現,就是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他多次強調,“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可見,在習近平的發展理念中,“共同富裕”與“共享發展”的內涵和要求是一致的。“共享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價值理念和理論抽象;“共同富裕”是“共享發展”的實踐邏輯和政策具體。習近平強調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價值層面上表現為“人民共享”的發展觀,在哲學層面上表現為“以人民為中心”的唯物史觀,在實踐層面上表現為“共同富裕”的政策歸依,本質上都是“共享發展”理念在不同層面的展開。②

  習近平的人民共享觀,與傳統的民富思想也有不同。春秋時期的管仲把富民放在首位。他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讓民富裕起來,便於治理,這樣的思想與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是有質的不同的。同樣是富,前者為了治民的便利,後者為了人民的幸福。

  三,習近平的台灣同胞觀

  在全面瞭解了習近平的人民觀之後,必須深入分析習近平的台灣同胞觀。這不是難題,因為習近平關於台灣同胞的論述非常豐富,作為中共領導人,也是突出的一位,足以從他的論述中整理出基本的理論框架來。

  首先要指出的是,習近平在他的講話中基本上不太使用“台灣人民”和“台灣民眾”這兩個詞彙,言必稱台灣同胞。如習近平說:“台灣同胞崇敬祖先、愛土愛鄉、淳樸率真、勤奮打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扎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我們大家都認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傳承中華文化。在台灣被侵占的50年間,台灣同胞保持著強烈的中華民族意識和牢固的中華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認同自己屬中華民族。這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是不可磨滅的。”習近平還說:“台灣同胞前途繋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同胞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

  究其道理,習近平是賦予了情感與寄托在台灣同胞一詞之上的:⑴台灣同胞是兩岸一家人、一家親的骨肉同胞。⑵台灣同胞具有中華民族意識和牢固的中華文化情感。⑶台灣同胞一樣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與此相比,“台灣人民”和“台灣民眾”兩詞,就可能顯得太疏遠了、太概念化了,習近平是基本不用的。同樣的,習近平也不用“兩岸人民”一詞,都是用兩岸同胞,其注入感情與寄托的用意就更加明顯。習近平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用活了、創新了很多過去不曾見過的詞彙與概念,很多舊的詞彙往往被取代,或者被弱化,這在對台方面也是一樣的。思想體系的創新,必然也體現在話語體系乃至詞彙的創新運用。

  從習近平在各種場合發表的論述當中,可以獲得習近平的台灣同胞觀的基本要點:

  第一,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同胞一家親。

  非常明確的、不容置疑的,在習近平的思想深處,從來就沒有把台灣同胞當作外人的一絲想法,所以,他從來不對台灣同胞講對外人講的話,而是用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來確認台灣同胞是一家人的地位,同樣運用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來對待台灣同胞。

  習近平說: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能割斷我們的血脈。回顧台灣走過的歷史,回顧兩岸同胞一路走來的歷程,我有一個深切體會,那就是不管台灣遭遇什麼風雨,不管兩岸關係歷經什麼滄桑,兩岸同胞始終心心相印、守望相助。這告訴了世人一個樸素的道理,那就是兩岸同胞血濃於水。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台灣,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繫、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兩岸走近、同胞團圓,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沒有什麼力量能把我們割裂開來。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彼此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經歷了近代以來的這麼多風風雨雨,我們對此都有很深刻的體會。③

  從以上論述可知,習近平是從血脈、文化、歷史、民族、意識、命運、心情等等多重思維來論證兩岸同胞是一家人、理應一家親的關係和定位的,充滿了真情厚意。

  第二,理解台灣同胞、尊重台灣同胞。

  這是習近平對待台灣同胞的真實態度。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提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習近平還指出,“我們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習近平並表示:“我知道,台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的當家做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我們完全理解台灣同胞的心情。對歷史留給台灣同胞的傷痛,我們感同身受,因為這是中華兒女心頭共同的創傷。”

  理解與尊重,是習近平對台灣同胞的基本態度。兩岸畢竟相隔太久,畢竟社會制度、歷史進程不同,所以,沒有理解就沒有一切。美國前總統威爾遜說:“理解絕對是養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印度詩人哲學家泰戈爾則說:“愛是理解的別名。”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是對尊重最好的詮釋。總而言之,衹有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對台灣同胞有情有愛,兩岸關係發展才能獲得正果。


  第三,重視台灣同胞,團結台灣同胞。

  習近平指出,“兩岸同胞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合作,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雙方應該胸懷民族整體利益,攜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打拚”。習近平之所以強調實現中國夢需要兩岸同胞“共同打拚”,因為這一夢想的實現不僅靠“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貢獻智慧和力量”,還要兩岸同胞“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建設共同精神家園”。習近平指出,“我們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歡迎更多台灣同胞參與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行列中來,大家一起努力,出主意、想辦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鞏固和擴大兩岸關係發展成果,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讓廣大台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都能更多享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的好處。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什麼主張,衹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

  在習近平的思想中,台灣同胞不是袖手旁觀的局外人,在整個中國的發展與振興中,台灣同胞的作用不可或缺,同樣需要台灣同胞的參與。應該充分調動台灣同胞的熱情和積極性,推動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一起,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四,讓台灣同胞分享和平發展、和平統一的紅利與機遇。

  2016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2016年11月1日,習近平在會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提出六點意見,其中第三點即“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正因為習近平視台灣同胞為一家人、一家親,所以他的人民共享理念照樣落實在台灣同胞身上。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由兩岸同胞共享,不僅僅是理念,更是政策措施,是務必達成的現實目標。而融合發展,更是主動地讓台灣同胞率先獲得紅利分享的重大舉措。

  四,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給希望於台灣同胞

  須知,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是中共解決台灣問題、推動統一進程的主要政策。1979年葉劍英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中指出:祖國統一,“我們寄希望於一千七百萬台灣人民,也寄希望台灣當局。”1997年十五大報告強調:“我們寄希望於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台灣同胞。”2002年十六大報告強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我們寄希望於台灣人民。”2007年十七大報告強調:“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事實上,因為李登輝執政與陳水扁在2000年上台,台灣當局已經不是當年的堅持一個中國的兩蔣時代,寄希望於台灣當局顯然是不合適的了。2002年11月,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我們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從此,兩個寄希望就變為一個寄希望了,此後歷任中共領導人均強調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但是,必須注意到,習近平在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論述上,並沒有涉及。那麼,是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一方針政策也就放棄了呢?顯然不是。從上述關於習近平的台灣同胞觀的分析來看,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不僅不會放棄,還在不斷加深中、積纍中、充實中、提升中。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主要意涵是:中共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在實現祖國統一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希望台灣各階層民眾,在反對“漸進式台獨”、“文化台獨”,推動兩岸的各項交流,促進兩岸的經濟貿易發展,加深兩岸人民的相互瞭解等方面盡各自的一份心力;希望台灣各階層民眾通過各種途徑、以各種方式就統一問題同大陸交換意見。

  2000年民進黨勝選執政後,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受到廣泛的質疑,然而中共堅定而不動搖。2016年民進黨重新執政,拒絕認同“九二共識”,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又再次受到廣泛的質疑。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記者的提問說:跟大家首先重溫一下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的一段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我們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他還特別強調,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我想,大陸方針政策中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內涵是顯而易見,也是不需要置疑的。馬曉光之所以作出上述明確的表述,就是因為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究竟還存在不存在,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堅持,已經成為社會公共話題。而馬曉光的回答是準確無誤的。

  其實,習近平的思想不僅僅是在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基礎上,而是上升為給希望於台灣同胞。寄與給,兩者是有著不一樣的意涵的。

  什麼為給?從習近平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說的一番話中,當可分析:習近平說:兩岸關係風風雨雨幾十年,總體趨勢是向前發展的,這是歷史的必然。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兩岸共享其利、同受其惠。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務實舉措不會放棄,團結台灣同胞共同奮鬥的真誠熱情不會減弱,制止“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我們真誠希望台灣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台灣同胞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④

  這段話中,有4個給:⑴繼續給予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⑵繼續給予交流合作的獲利空間。⑶繼續給予對台灣同胞支持統一、遏制台獨的信任。⑷繼續給予台灣同胞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也就是說,在習近平的理念中,大陸不是單方要求台灣同胞要如何如何去做,而是要積極為台灣同胞擴展空間、創造機遇,讓台灣同胞為自己的美好生活去奮鬥。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重點在於期待台灣同胞的政治自覺。給希望於台灣同胞,則是重點在於以大陸為兩岸關係的主導力量,引領台灣同胞共同奮鬥。寄希望與給希望,應該是中共對待台灣同胞的“兩手抓”政策重點,兩手都要硬。

  習近平說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大家一起來幹。衹要兩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國人團結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是指日可待的。”這句話最為清晰地解讀了習近平的內心感受。國家實現完全統一、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不可能沒有台灣同胞的偉大參與!應該如何對待台灣同胞?習近平已經作出了全面的深入的一言九鼎的回答。

  五,台灣主流民意的變化規律

  反觀台灣,“台獨”勢力也在持之不懈地做轉化台灣民眾的政治工作,20多年來,台灣民眾的心態也有很大的改變,相當一部分人趨向“台獨”理念,台灣人民這個大的概念正在分化中,有一些人已經稱不上是台灣同胞了,已經成為了兩岸同胞的敵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格局中,兩岸同胞的互相認同是主流,與之並存的還有逆流,那就是台灣社會存在的日趨飆漲的分離主義思潮。

  在台灣,民進黨當局極力倡導台灣的未來掌握在台灣2300萬人民手中、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由台灣人民自己來決定的理念。這是非常容易迷惑台灣民眾的說辭。原因在於:⑴符合“去中國化”政策推動的走勢。⑵符合台灣民眾主體意識覺醒的需求。⑶符合台灣民意被“台獨”意識綁架的現狀。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觀感與認識日趨負面。


  北京專家王英津對此有專門的分析及結論:自民主化以來,台灣方面在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及“統獨”問題上,通常強調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凡涉及台灣前途的重大事宜均要尊重台灣民意,由2300萬台灣人民共同決定,此亦即所謂的“2300萬人決定論”。考察二十餘年來“2300萬人決定論”的演變脈絡,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住民自決論”,這是分離式“台獨”的理論說辭,主要觀點是,主張台灣享有國際法上的自決權,通過行使自決權來實現“台灣獨立”。二是“民主分離論”,這也是分離式“台獨”的理論說辭,主要觀點是,台灣通過2300萬人民的“統獨公投”來決定台灣的未來走向。三是“民主拒統論”,這是“事實台獨”的理論說辭,主要觀點是,對於台灣“現狀”的改變,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由台灣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就當下而言,三者中的“民主拒統論”最為盛行,“民主”似乎已成為台灣“拒統”的唯一“救命稻草”。⑤

  2017年3月,台灣民意基金會對台灣民眾最喜愛與最討厭的國家或地區調查,最喜歡的第一名是新加坡(87.1%)、第二是日本(83.9%),第三名是加拿大(83%);最不受歡迎的國家或地區前三名是朝鮮(81.1)、菲律賓(57.3%)與中國大陸(47.7%)。島內“國家認同”中,主張“台獨”與不承認中國人的比例依然很高。

  儘管如此,不可以輕率下判斷,認為台灣主流民意已經完全綠化,更不能夠就此認為做台灣人民的工作已經毫無意義,更不能夠做出解決台灣問題唯有武力一途之武斷結論。

  究其原因:

  1,台灣主流民意在中華民族的認同上始終位於高認同度。台灣競爭力論壇從2013年2月就開始進行“國族認同調查”,在“2017年台灣民眾國族認同下半年調查”的調查問卷的一個問題:你是不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結果86.5%的受訪者給予肯定的答案,認為自己不屬於中華民族者,衹有7.5%。該機構負責人指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5%左右。66.7%的台灣民眾認為,採取“泛中國人認同”來面對兩岸關係,可以確保台灣利益,也有利兩岸的和平發展。

  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與否,是判斷台灣主流民意的共性的最重要的標準。

  2,台灣主流民意對中國人的認同從不間斷。台灣《天下》半月刊於2017年1月初公布的民調顯示,自認台灣人的比例雖為最高的56.4%,卻是201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自認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者,占34.1%,自認中國人的占7.6%,合計具有中國認同者為40.7%,是近年的最高記錄。台灣競爭力論壇的民調顯示,在2015年9月,馬英九執政時期,中國人認同比例跌到47.7%。蔡英文當選就任後,2016年6月的中國人認同比例更降至46.8%,2016年10月的調查數據,中國人認同的比例曾回升到51%以上。這次調查有50.2%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認為不是中國人的占44.7%。

  對於中國人的認同與否,是判斷台灣主流民意的政治屬性的重要方式。

  3,台灣主流民意中關於統獨的認識始終處勢均力敵的制衡運動中。台灣《天下》半月刊民調顯示,台灣主張兩岸儘快統一者,仍處於低檔,衹占2.6%,但是,主張兩岸在一定條件下統一者,升到13.8%,比2017年的8.2%明顯增加,已達10年來最高記錄,而且各個年齡層對比,都是增加的趨勢。相對地,主張“台獨”者則減少,包括“台灣獨立,但與大陸維持和平”及主張儘快“獨立”的比例,合計32%,明顯少於2017年的37.2,更低於2015年的44.2%。可以斷言,由於實際上“台獨”必然引發兩岸戰爭,沒有可能既“台獨”又與大陸維持和平,所以民調題目若是如此,主張“台獨”的比例將會很低落。2017年11月,《聯合報》的民調顯示,主張兩岸統一者占20%,是2010年以來的最高比例,比2014年最低時的12%,多了8個百分點。主張“台獨”者,占24%,是2010年以來的最低比例,比2014年最高時的34%,少了10個百分點。

  對於統獨問題的認識與否,則是判斷台灣主流民意與大陸政策互動之效果的重要方法。

  因為台灣的民調受制於政治背景及政治需求,在分析台灣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唯民調論。但是,對民調中顯示的社會變化規律,則應該重視。

  從上述的民調數字來看,台灣的主流社會民意變化規律有這麼幾點:⑴中華民族認同是台灣同胞的最大公約數,至今沒有消褪,也是台灣主流民意的共識,真正的台灣共識。⑵認同中國人不是單純的歷史地理文化觀念,還有現實政治意涵的反映,包括對當今大陸社會的認同,如此來看,台灣主流民意對大陸的認同度已經有所改觀。⑶台灣主流民意的變化不是獨立運行的,其與大陸政策密切相關,主流民意是兩岸關係的組成部分,影響兩岸關係,也受制於兩岸關係。

  台灣民調專家指出:經過交叉分析,近5年到過中國大陸的人,有65.6%認為未來勢必走向統一。確實是如此。近幾年來曾親身去過中國大陸的台灣人,必然感受到大陸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在網絡通訊、購物、基礎建設、快速交通等方面,台灣完全瞠乎其後很遠。從前台灣在各方面曾經比大陸先進、占有優勢的地方,如今已經完全不存在了!這個現象必然影響到台灣民眾對未來統一、“獨立”的看法。⑥

  台灣中央網絡報曾經評論說:然而政黨輪替的一年七個多月來,由於兩岸當局之間的關係惡化對立,大陸社會興起一片“武力統一”之聲,以及台灣的國際空間大幅遭到限縮,大陸又不斷單邊向台灣民眾釋出利多政策,使得台灣民意對兩岸關係的態度,提升了安全性與利益性的考量,產生“統增獨減”、“中升台降”的現象,形成民意對民進黨當局“去中造獨”的反制,未來的趨勢非常值得持續關注。⑦

  因此,把台灣人民引領到兩岸同胞的合作發展中來,以及把台灣人民帶領到與大陸對抗的道路上去,勢必為中共與“台獨”勢力今後較量的焦點。在博弈中,中共對台灣人民僅僅是寄托已經不行了,必須以我為主,聚同化異,通過兩岸關係的運動力,形塑台灣同胞的新意識、新觀念。

  註釋:

  ①《重民本民本思想光耀古今》,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09月27日,作者:石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

  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共享發展的重要論述》,學習時報,2016年08月04日,作者:李紀才,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

  ③《習近平: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全文)》,中評社電訊,2014-02-19。

  ④《習近平晤宋楚瑜:我們方針政策不變》,中評社電訊,2014-05-07。

  ⑤《試析台灣社會的“2300萬人決定論”(上)》;《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5月號,總第221期;作者:王英津,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系教授。

  ⑥《和平統一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華夏經緯網,2017-10-18,作者:馬康莊,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⑦《台灣民意出現反制“台獨”的趨勢》,中國台灣網,2018-01-12。

  (本文原載於《習近平哲學思想與兩岸關係論綱》,郭偉峰著,2018年3月初版,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3月號,總第255期)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