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重大意義

2019-09-15 00:12:25
習近平提出兩岸共同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式。
  中評社╱題:“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重大意義 作者:章念馳(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著名台灣問題專家

  台灣版的和平統一方案,完全是在陽光下由兩岸民眾共同來制訂,是由兩岸共同協商未來一個中國的方案,將我們的理想、夢想、經驗、制度……融合到未來一個中國之中,共同締造一個更文明富強的新中國。這個方案不是誰強加給誰的一個方案,而是由兩岸同胞共同協商產生的,是集千千萬萬民眾的意願與智慧,自下而上,在千千萬萬個方案基礎上,集思廣益,經民間協商、受民間洗禮、有民意基礎而產生的方案。

  整個“兩制台灣方案”的制訂過程,就是“一國兩制”去汙名化的過程,也是匯聚各種意見、觀點、思想討論和逐步達成共識的過程,這個意義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有一千個方案,甚至一萬個方案,我們都要歡迎、重視、討論、尊重、欣賞、學習,要相信最有生命力的觀點,一定會被兩岸共同接受的。

  一、台灣版“一國兩制”方案是由兩岸同胞共同協商產生

  習近平“1·2”講話是兩岸最終走向統一的宣言書。兩岸分裂了七十年了,兩岸如何結束分裂走向統一是國家意志,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但是怎麼終結分裂,怎麼走向統一,統一的原則、步驟、方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香港的回歸、澳門的回歸,都有自己的歷史與現實決定了回歸的形式與內涵。台灣的統一與港澳的回歸是不相同的兩個問題,怎麼尊重台灣的歷史與現實,創造一個台灣版的方案,始終是一切追求統一的仁人志士最為關切的問題。

  習近平的“1·2”講話創造性地提出了台灣版的“一國兩制”方案,這個方案不是大陸當局與台灣當局秘商一個什麼方案,更不是與某個大國協商一個什麼版本的“基本法”,而是由兩岸民眾共同商議一個台灣版的和平統一方案,完全是在陽光下由兩岸民眾共同來制訂,是由兩岸共同協商未來一個中國的方案,將我們的理想、夢想、經驗、制度……融合到未來一個中國之中,共同締造一個更文明富強的新中國。這個方案不是誰強加給誰的一個方案,而是由兩岸同胞共同協商產生的,是集千千萬萬民眾的意願與智慧,自下而上,在千千萬萬個方案基礎上,集思廣益,經民間協商、受民間洗禮、有民意基礎而產生的方案。這個方案的名稱叫“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與香港澳門的“一國兩制”完全沒有關係,衹是取了港澳“一國兩制”的成功之處而捨去了不成功之處,繼續高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旗而已,卻實實在在是台灣土生土長的統一方案。這就是習近平提出的兩岸共同締造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案,這個創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即解決了統一台灣方案從何而來的重大問題。

  二、全面落實習近平的“兩岸新論述”是當務之急

  對於這重大舉措,台灣民進黨當局在第一時間就敏感地加以阻擋,雖然他們手法是老式的,無非是抹紅與扭曲,他們把積極參與“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制訂的台灣同胞打成“中共代言人”,依然是“愛台與賣台”的老把戲,同時他們極力對“一國兩制”加以污衊化,極力將台灣方案與港澳的方案加以混淆……。而我們職能部門的宣傳與解釋也實在不夠,任憑民進黨當局抹黑打壓,讓兩岸民眾共創台灣方案陷於困境。

  儘管如此,兩岸專家學者提供“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方興未艾,形成了一批大膽的構想與方案。這些方案,不管成熟或不成熟,全面或不全面,我們應一概歡迎,允許爭論,允許討論,允許和而不同。因為整個“兩制台灣方案”的制訂過程,就是“一國兩制”去汙名化的過程,也是匯聚各種意見、觀點、思想討論和逐步達成共識的過程,這個意義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有一千個方案,甚至一萬個方案,我們都要歡迎、重視、討論、尊重、欣賞、學習,要相信最有生命力的觀點,一定會被兩岸共同接受的。

  台灣問題、香港問題、澳門問題的形成,是中國弱亂的殖民史造成的,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去解決這些歷史問題是一種大膽的創新,事實證明是有生命力的。香港以此為綱實現了回歸,前十五年的實踐被世人一致稱好,這幾年矛盾衝突多了,也不奇怪。西方用台灣問題、香港問題、澳門問題乃至西藏問題、新疆問題、南海問題……來制約我們實現民族復興,這是他們的本性與慣用手法。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污衊“一國兩制”,就放棄“一國兩制”,甚至不敢理直氣壯地宣傳“一國兩制”。我們的職能部門要帶頭捍衛習近平的“兩岸新論述”,要善於澄清“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與港澳的區別,確保兩岸協商台灣方案的順利推進,這是當務之急!

  我們始終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1·2”講話放在對台工作的第一位,全面落實、全面推進。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把工作重心放在台灣選舉,放在台灣政治人物的八卦之上……,我們將會被動應對,就會失去主動權與話語權。歷史的教訓值得牢記。今天我們有了習近平這樣全面的“兩岸新論述”,不去全面落實,更待何時!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9月號,總第261期)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