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中評現場:汪毅夫為兩岸學子解傳統文化紛爭

2017-02-27 00:24:07
汪爺爺回答同學們的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現場的學子們排隊與汪爺爺合影。(中評社 臧涵攝)
汪爺爺現場為大家講述台灣小故事。(中評社 臧涵攝)
大家排隊與汪爺爺合影。(中評社 臧涵攝)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學系本科生方一優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汪爺爺回答同學們的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汪爺爺與現場的同學們進行互動。(中評社 臧涵攝)
汪爺爺回答同學們的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中評社對整場活動進行了直播。(中評社 臧涵攝)
在場的兩岸學子認真聽汪爺爺講話。(中評社 臧涵攝)
大家熱烈歡迎汪爺爺的到來。(中評社 臧涵攝)
汪爺爺回答同學們的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汪爺爺回答同學們的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在場的兩岸學子認真聽汪爺爺講話。(中評社 臧涵攝)
兩岸學子排隊與汪爺爺合影。(中評社 臧涵攝)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台籍本科生陳映中向汪爺爺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在場的兩岸學子認真聽汪爺爺講話。(中評社 臧涵攝)
大家積極踴躍發言提問。(中評社 臧涵攝)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中評社報道組)由全國台聯指導,中評智庫基金會、全國台聯文宣部和中評社“思客廚房”創意工作室於共同主辦的兩岸青年學子讀書會昨天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兩岸青年共同分享交流研讀《台聯工作的學術風(2016)》一書後所獲得的思考與感悟,聆聽該書作者、中華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現場講述台灣史小故事並現場與兩岸學子們互動。

  以下是互動環節記錄: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台籍本科生陳映中首先向敬愛的汪爺爺提出了自己的問題,他表示:“汪會長您好,在您的書中反覆提到傳統文化,大陸和台灣對傳統文化各有傳承,但對於什麼是‘正統’,卻始終有爭議。請問爺爺對於這些關於傳統文化的紛爭有什麼看法?您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一同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汪毅夫:中華文化一百年來在兩岸的發展是有不同發展路徑的。在大陸,從上世紀初開始,從《新青年》的前身《青年雜誌》開始,一大批有為知識分子就開始思考文化怎麼走的問題。這個時候他們形成了一種聲音:中國文化有很多糟粕,必須批判和揚棄,這種思潮形成了後來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從那以後,對於傳統文化批判的繼承就成為中華文化在大陸發展的狀況。雖然那時候傳統文化不斷地受到批判,但是它也不斷地被繼承和繼續。這是大陸人所共見的情況。

  當然,如果批判過度就會對文化造成傷害,例如文化大革命,這是對文化本身很重要的傷害。但是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方式,對文化品質的提升有很大好處。比如說,中華文化講“忠”,如果忠於國家,這是好事,但是如果忠於金主、愚忠是不對的。繼承中華文化必須分清精華與糟粕,明白什麼是值得肯定,什麼是受到批判的。

  但是在台灣,情況完全不一樣。上個世紀初,中華文化受到異族文化的壓制和壓迫,在這種情況下,中華文化得以傳承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何來批判。

  因此,台灣的文化發展方式不是批判的繼承而是傳統的延續。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即使在日本侵占的50年間,這一基本情況也沒有改變。

  在台灣,對文化品種的保存一定是非常好的,不管什麼都保存下來。但這一方式對於文化品質的提升是有影響的。糟粕和精華一起被保存下來。

  在兩岸開始交流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大陸很多文化已經沒有了,比方說宗族文化。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被禁止,但是因應台灣同胞尋根認祖,這些又恢復起來。還有比如很多寺廟、媽祖廟,比如湄洲的媽祖祖廟,也因應著台灣香客,然後媽祖信仰才開始恢復和發展起來。那麼當時有很多沒有了,可是台灣還保留著,應該恢復就要恢復,因為我們必須有一種尊重健康民俗的合理觀念,不能用一種很過激的方式來對待存民間存在的文化元素,一定要很寬容地來看待。

  比如對拜菩薩、毀寺廟,毛澤東在1922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里就講過了,共產黨員不應該直接把泥菩薩毀掉,而是應該由老百姓自己覺悟後再把它毀掉,共產黨員去把它毀掉是不對的,這是一種“左”的做法。中共中央在很多場合都強調這一點,比如說破除迷信、破除封建觀念也都是強調在尊重健康民俗基礎上、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的,由群眾自己來做。

  那麼,這樣子我們就可以看到,有些該恢復的就恢復吧,這體現了台灣這一方面的優勢,它保存了很多,但我們在兩岸交流以後現在我們也要開始想一想,我們的文化是在不斷發展和不斷提升的,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共同考慮一下,我們的文化里什麼是精華、什麼些是糟粕,應該如何區別對待。
  
  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們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我想這個時候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覺得說,不要去爭你代表的是正統,也不要覺得說文化在你那裡曾經受到傷害,也不要講你那邊的文化保留了一些不應該 保留的。不,這都是我們的共同的資產,是我們共同應該面對的問題,所以我們兩岸同胞應該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共同拋棄其中的糟粕。

  關於精華和糟粕,我曾經打過一個比方。我們常說,批判的繼承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假定一個盤子里有一盤種子,“取其精華”就是把優良的種子提出來,“去其糟粕”就是把劣質的種子去掉,但得到保留下來的都是優良的種子,所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得到的是同樣的結果,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使得我們的文化品質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學系本科生方一優提問,他表示:“汪爺爺您好,在本書序言回答記者提問時您提到,為學和為官可以很好的結合起來。我想了解一下在您看來,為學之道應如何,為官之道應如何,兩者有何契合點?”
 
  汪毅夫:在老百姓的眼光看來,所有的公務員都是當官的,那麼學者,什麼是學者?學者是對他所從事的專業有一定的水準,學有所成的人才叫學者,我個人經歷了一個從學者到官員的角色轉換。

  我從政後曾經誇口說,沒有什麼比學者從政更容易的。這麼說是因為我認為,學者的思維特點或者學者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冷靜、客觀、周密。我們對研究對象不能先入為主,不能以主觀代替客觀。比如一個證據不行,至少要兩個證據,而且還要考慮不同的狀況,會出現什麼反證。要考慮周到才能做。

  今年初,我在河南有一個以“在河南講台灣故事”為主題的講座。我的講話中引用到一句話,但以前我從沒有用過這句話,心裡就發毛。於是通過二手書網我買到書,找到這段話,才敢說。這就是學者的態度,要周密就要考慮的周全,這就是學者的思維方式,或者是研究方式的一個特點。

  當官也如此,一定要很冷靜、很客觀,一定要把問題考慮周密。所以在方法上,學者和官是很容易契合起來的。從我個人來說,兩者很容易結合起來,但有一個前提,我從事的是文科,我只要有筆,就可以做研究。可是有很多學問不能這樣,離開研究室和團隊可能就難以為繼。

  從我個人講,我努力把學者和官員兩個身份結合起來。但我也親眼看到一些學者從政後,對學術沒有任何興趣,對學者沒有感情。我認為,學者從政後,要不忘初心,還要保持學者本色。把學術當做歷史,用這種態度對待工作。在學術字典上,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資源和優勢。所以我想努力做到這一點,可能我也沒做到。但至少,在從政後,我對學術還是很有興趣,我對學者很有感情。我和學者在一起會變成不一樣的人。但在工作中,我就慎言慎行。這是我個人的經歷,我這樣和大家分享。

  據悉,《台聯工作的學術風2016》一書今年1月在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2016年在中評網發表的諸多文章以及相關演講,包括“汪爺爺講故事”系列講座的內容,如《楊克煌收藏的一份光榮》、《天然反獨的二二八之子》、《文化堅守與文化自信》,以及《天演論與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等文。

  中評“思客廚房”在騰訊網對汪毅夫會長演講及其與兩岸青年學子互動環節進行了現場視頻直播,據了解,觀看人數400余次,點贊人數超過一萬。

  (中評社報道組成員:林艶、郭至君、徐夢溪、束沐、臧涵)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