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蘇進強帶領兩岸基層社區交流相見歡

2018-06-15 11:14:48
2018京台社區發展論壇系列活動《兩岸基層社區交流會》與會人士合影。(中評社)
誠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啟芳。(中評社)
兩岸基層社區人士彼此交流營造社區發展的心得與看法。(中評社)
兩岸基層社區人士一同參訪誠義社區公園與週邊環境。(中評社)
  中評社台北6月15日電/2018京台社區發展論壇系列活動《兩岸基層社區交流會》,13日下午前往高雄市鳳山區與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志工座談交流,並參訪誠義社區公園與週邊環境,會後並前往由誠義社區劉啟芳理事長經營,遠近馳名的《大牛牛肉麵》,品嚐獨特的牛肉麵風味。
 
  交流會由原鄉文化暨社區發展協會會長的蘇進強與誠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啟芳共同主持,與會人士有北京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鄧勁鬆秘長、北京海峽兩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俊華、通州市社區訪問圑等社區基層幹部。

  蘇進強表示,鳳山曾是高雄縣政經文化中心,社區與村裡是一體兩面,都是最貼近人民與土地的基層,都必須“以民為主”,像今天的交流座談就是一種“傾聽”。台灣在社區營造的推動上已超過50年,但形諸於政府政策則在90年代,與時俱進,許多經驗、軌跡,或可做為京台社區基層交流的參考。

  他推崇劉啟芳不只是特優裡長也是社區發展的最重要推手,台灣村裡在地方基層的發展並無財政預算,社區組織也是一個開放性的非營利組織,同樣沒有固定的人事、預算,但二者卻可相輔相成,向地方政府提出政策或地方建設的建議,社區組織更可結合產、官、學的資源,提出推動社區發展的計劃、目標,要求相關部門挹注經費,並在公開透明的原則下,接受必要的監督管理,並以此建立受人民信任的公信力,形成“公民社會”參與地方公共政策、建設的良性循環,使社區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多次到北京參訪過的劉啟芳除代表地方基層歡迎北京的朋友來訪外,並介紹古稱“鳳邑”的鳳山人文、地理環境,以及參與此次交流座談的社區、村裡代表,他希望未來能和鳳山的鄉親多多到北京參訪交流,促進彼此的了解,他用“遠方親友回家”形容看到擔任北京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祕書長鄧勁鬆的感覺,他說兩岸政治的問題讓“大人”去解決,民間基層的交流不要、也不需受到影響,反而更應該多多珍惜、密切才對,他告訴北京的朋友,今天所看到的就是鳳山社區的“原汁原味”,沒有任何的刻意修飾。
 
  海促會鄧勁鬆祕書長表示,十分認同蘇會長與劉主席的講法,並強調京台社區交流及論壇就是“民間對民間”、“社區對社區”的基層活動,每次到台灣來,他也是充滿“回家的感覺”,尤其台灣的社區發展年年都有不同的風貌與新的創意,他最感動的就是台灣社區志願者無私的奉獻精神。
  鄧勁鬆表示,鳳山是高雄市最大、最宜居,既有都會風情又有鄕村質樸的好地方,他盼望劉主席多帶領鳳山社區基層的鄕親,到通州及北京其他區走走,將社區基層村裡治理、服務的經驗,提供給通州的街道、社區幹部參考、學習,尤其通州未來是北京市新的行政中心,發展前景可觀,但社區治理的品質、深度與廣度,仍有加強、學習的空間,這次的論壇與交流,也證明兩岸基層、社區的你來我往,不只可促進彼此的瞭解與感情,更可提昇、擴大在社區發展的視野。
 
  北京市海峽兩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的劉俊華教授指出,他每次到台灣來,不管是走街串巷、訪親拜鄰,總感受到台灣濃厚的人情味,大家就是街坊、老朋友,而台灣社區工作者不論是學者專家,都緊密的與社區結合在一起,既“培力也陪伴”,而不是高高在上只講理論不談實務,他對此次論壇內涵與交流表示高度的肯定。
 
  通州市社區訪問圑周團長和在北京市負責社區工作的劉先生也說,第一次到台灣,感受到台灣人民的熱情和友善,而社區工作就是為人民服務,兩岸皆然,社會的穩定進步,基礎更在於社區,此行非常感謝主辦單位的細心安排,尤其能夠到最基層的社區實地、實務接觸、感受、瞭解台灣社區營造的優點,尤其是到處看到志願者為地方、社區不求回報的服務,十分感動。周團長也當場邀請鳳山的鄉親到正在發展的通州訪問。
 
  北京行政學院談小燕博士已多次到台灣社區訪問,但她說每次來不變的是台灣人民的溫暖、熱情、友善,她這幾年從台灣社區學習很多,京台社區發展相互借鏡,目標都是為了譲人民過好生活,創造美好社區的共同家園,她非常歡迎鳳山的朋友更深入的到北京走走。
 
  北京社會建設信息中心的蔡主任也是首次來台,她說回到北京後一定將台灣社區的優點與北京市民分享,京台社區有許多面相的異同,但相似的文化已拉近彼此的距離,台灣社區的創意讓她大開眼界,希望很快能再到台灣。
 
  鳳山海洋裡社區的蔡秀寶介紹了《幸福海洋社區》的特色,包括對裡內400位以上65歲老人的關懷照顧,她侃侃而談如數家珍“老吾老及人之老”的實務經驗,譲北京的客人十分感動,尢其她說到“社區是家庭的擴大”、重塑老人的生命價值更譲人動容。 
  王生明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潘天祐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河南人,他曾擔任過裡長,除了表達熱烈歡迎之意外,也將社區發展的五個面相:環境景觀、青少年品德教育、老人日托照護、社區巡守、資源回收,做了完整的敘述,潘天祐並強調,人是社區的主體,義工、志工則是社區發展的動力與活力,所謂“歡喜做,甘願做”是志工服務的基本精神,而兩岸是否“人不親土親”,多少接觸了自然會彼此熟悉、認識,進而“人親土也親”。他認為社區如何開發、運用人力資源,是社區永續發展的關鍵。
 
  武慶裡社區的林振隆是一位傑出的運動選手,也是一位合格的體育教師,但從運動場上離開後卻因人浮於事而成為沒有固定工作的“流浪教師”,直到返家選上裡長,在社區與民眾站在一起,才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他說村裡社區的共有特色就是沒有固定的、常態的資源、預算可以運用,凡事必須“無中生有”,群策群力才能有所作為,像他就以為本身的體育專業,在暑期義務舉辦青少年的武術、跆拳、游泳等營隊,讓社區的孩子參加,也替社區家庭分憂。
 
  從未到過大陸的廖春花女士坦承自己對大陸認識不足,她感嘆的說,親眼看到北京的朋友,看到大家和樂融融,才知道自己被台灣媒體誤導了,她笑著說“原來大陸人和台灣人是一樣的”,她希望兩岸不要吵架,老百姓都希望和平。劉啟芳和鄧勁鬆也呼應廖春花女士的心聲,認為兩岸交流不能斷,基層民眾也不能亂,凡事必須“眼見為實”。鎮西裡社區的李陳金治女士也說自己對政治不瞭解,但她知道兩岸政府都為老百姓過好生活在努力。
 
  通州區玉橋北裡社區主任鄒雲艷女士則介紹了社區的規模和平日工作重點,她希望將來多向鳯山社區多學習,尤其老年人口的關懷照顧及志願者服務。吳國英科長也認為,台灣社區志願者的培訓與服務熱情,值得大陸學習,而北京市社區雖然已有“養老驛站”的設計,但如何譲低齡老人也能服務較高齢的老人,台灣的做法值得借鏡,而台灣企業參出錢出力參與社區發展、奉獻公益已形成風氣,北京也可參考。

  苑南裡社區主任季曉芳也有同感,台灣志願者的專業培訓及服務熱情令她印象特別深刻。鳳山忠崙裡社區的許其諒希望有機會去實地考察北京社區工作,他說兩岸文化同源,沒什麼不能溝通、交流的,他歡迎北京的朋友多多到鳳山交流,互通有無,相互理解、信任、進步。 
  北京朝陽區東湖街道主任吳彬也現身說法,介紹社區智慧、互聯互通的實況,他認為網路、互聯的趨勢,將使社區進入智慧化、現代化,如何以此促進社區發展的“感情線”,使社區居民因而建立共同家園的網絡是值得期待的。吳彬不否認,台灣社區發展有許多值得大陸學習的地方,他希望有朝一日,鳳山社區的經驗可以在通州落地。
 
  石景山八角街道特鋼社區居委會主任孫博女士指出,在論壇已有精彩的案例報告,她在交流會上又熱情洋溢的表達對台灣社區的肯定,但她也不諱言北京社區的財務、資源雖較台灣豐厚,但社區志願服務及老人在社區“老有所為,老有所用”的規劃,卻仍須向台灣“取經”。

  專長為城市規劃的馮斐菲博士表示,北京社區的資源、財務的確豐富,但最重要的是專業人才的培育仍有不足,如何使社區發展有總體架構,讓台灣社區的優點在社區落地,紥根試點,還盼望台灣的專家學者多予協助。蘇進強及劉啟芳不約而同的回應“沒問題,盡力而為”。
 
  劉俊華教授說,“人相近,情相通”,兩岸關係縱使有些波折,但民間交流由不瞭解而相互認識、認同,而以造人為主的社區營造,必須著重於“人力資源的開發與運用”,社區發展需要人、需要志願者,更需要專業的參與與社會企業的資源挹注,台灣社造所展現出來的人性化、細心、用心及創意,令人刮目相看。

  劉俊華提到,台灣社造由無到有,由以前的由上而下到今天的由下而上,人人參與公共事務,共謀共建共享,所積累的成果仍與時俱進,北京的社區發展雖然已急起直追,但現在仍在“補課階段”,向台灣學習、借鏡,“基層吹哨,部門報到”目的都圍繞著人民、基層的需求。
 
  最後,鄧勁鬆再次代表北京主辦方肯定此次活動“過程曲折,結果圓滿”,並再次邀請劉主席組團造訪通州。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