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首屆海峽兩岸社團聯誼會在京開幕

2019-06-25 00:14:41
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致辭(中評社 朱婧遠攝)
東城區區長金晖致辭(中評社 朱婧遠攝)
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中評社 朱婧遠攝)
北京市委常委齊靜致辭(中評社 朱婧遠攝)
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接受採訪(中評社 朱婧遠攝)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實習記者 朱婧遠)6月24日,由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共同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社團聯誼會”在京開幕。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北京市委常委齊靜、東城區區長金輝、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台灣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在致辭中指出,兩岸恢復交流的30年間,廣大社團和社團領袖功不可沒。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兩岸社團大有可為,要繼續加強聯結,吸引更多同胞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參與者。近年來由於台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妄圖推動“漸進台獨”,搞“去中國化”,但這阻擋不了兩岸關係前進的步伐。不管兩岸關係遇到怎樣的困難,都將繼續為兩岸同胞、社團交流交往創造條件、提供便利。

  東城區區長金晖在致辭中表示,海峽兩岸社團聯誼會的目標是搭建一個平台, 東城區則很有幸地成為了這個平台的核心。島內居民走進東城社區街道,聊家常,話親情,也親眼見證了大陸這些年的發展變化。今後也希望兩岸社團領域的同仁能夠在這個平台暢所欲言、良性互動,在觀念、信念層面上相互啟發與提升。

  隨後,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致辭。他從歷史開始講起,現在又是一個全球化、多極化的時代,兩岸進行認識、溝通和了解有助於雙方的共同發展。民間社團可以在兩個主要方面發揮力量:其一是推進民生建設,促進雙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對外強化影響力和競爭力;其二便是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建立共同的價值觀。中華文化豐富多元,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精神紐帶。雖然從1949年起雙方曾有著長時間的對抗,但兩岸同胞同為中華民族、同享中華文化的事實,是不可否認的。

  北京市委常委齊靜在致辭中指出,“聯誼會”是在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新形勢下,構建的促進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又一重要平台,旨在共商社團對接,共謀商業行動,共研融合發展,對於加強兩岸社團溝通聯繫、深化行業領域合作、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具有特殊意義。她強調,海峽兩岸、京台兩地社團資源豐厚,實力雄厚,人脈廣泛,開展交流合作有著廣闊發展前景,希望兩岸社團以“聯誼會”為平台,加強交流合作,深化行業認知,促進融合發展。齊靜指出,北京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支持打造“聯誼會”交流平台,全方位開展與台灣社團的對口交流,著力推動“經貿科技、文化教育、青年學生、工青婦衛、基層社區”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大力推進各項“惠台措施”落地落實,支持台灣同胞參與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市更新的步伐,共同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開幕式後,參會代表圍繞兩岸社團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發表主題演講。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田文發言,介紹了他任職的科協的基本情況,希望今後兩岸在科技領域能夠增加交流。中華文化產業協會理事長周守訓表達了兩岸之間密切的文化聯繫,是溝通和合作的基礎。台灣中華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龐建國在發言中提到,台灣是出口型的經濟社會,需要廣闊的對外市場和發展空間,而大陸正好有著廣闊的市場和資源。他希望未來兩岸能夠加強經濟上的合作,有更多台商到大陸來,有更多大陸人到台灣去,相互促進,共同將經濟發展推向一個新台階。

  “聯誼會”期間,台灣與會人員參觀了北京科學中心、首都博物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展示園區、市職工服務中心、城市副中心規劃等,開展對接交流,增強台灣與會代表對北京的了解和認識。

  6月25日,台灣與會代表將分赴懷柔區和延慶區參訪,與區有關領導開展交流座談,區領導就區位優勢、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等進行推介,引導兩岸協會參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參訪結束後,與會代表親身感受到大陸和北京的發展變化,也加深了對“共商共建共享”合作理念及“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的認同和理解。

  此次活動邀請到來自海峽兩岸100多個社團,300餘人參加了“海峽兩岸社團聯誼會”活動。聯誼會以“聯接、聯動、聯融”為主題,將組織開展主題演講、協會對接、行業推介和實地參訪等一系列的交流活動,按照“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工青婦衛、公益社會”四大類,分別進行對口交流和行業對接,增進了兩岸社團的了解,為兩岸社團交流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