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兩岸客家文學論壇暨客家經典首發廣州舉行

2019-12-16 10:49:27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盧家明在首發式上發言
會場一角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12月14日,在羊城廣州的冬日暖陽裡,在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成立20周年之際,來自海內外的客家文化研究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共迎第四屆海峽兩岸客家文學論壇的召開。

  在論壇上,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長譚元亨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盧家明,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古遠清教授,深圳市文聯常務副主席、特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楊宏海研究員,共同為新書《客家經典書系》揭幕。該書是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與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合作多年、精耕細作之品,從策劃到出版歷時近2年時間,是華工客家文化研究所近年研究的又一集大成的扛鼎之作。盧家明社長深情回顧了與客家文化研究所合作出版的共進歷史,表達了對與會學者客家文化研究轉化成書籍成果付梓出版的殷切期待。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古遠清教授從“客語文學”與“客家文學”的辨析切入,分享了自己多年研究海峽兩岸客家文學的諸多思考和深入見解,提出了“客家文學”必須注重內涵和外延、不可泛化指稱的研究意見。

  深圳市文聯常務副主席、特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楊宏海研究員從自身的梅州客家身份談起,講述了到深圳發展和客家文化研究的歷程,在傳統“山地客家”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族群遷徙、現代社會發展與“濱海客家”研究的問題和思考。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原所長羅可群教授從自身建所的歷史與華工客家所的淵源出發,提出了客家文化研究相互協作共進的問題;在客家文學發展的時間線性梳理上,在“文學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和表現”中,不僅指出了什麼是“客家文學”,而且還勾勒出了“客家文學”的發展圖貌,給“客家文學”作了清晰注釋和明確了定義。

  廣東科技幹部學院教授、國家一級作家楊文豐先生從客家文化內容、親近自然特徵、泛真性、離散性、泛我性、多維情結性等多個方面,論述並揭示了客家散文的書寫意象和審美品質,提出了“形神和諧,啟智啟美”富於自然生態的“客家散文觀”。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伍明春教授從閩西客家山歌的形式體制出發,指出其抒情策略的特點,從其豐富的想像力和非凡的創造性上,透析了閩西客家山歌的民間意象和樸實精神。

  華南農業大學人法學院傅修海教授結合自身作為閩西客家人的身份,發表了對於客家文學內涵的定義和相關研究“宜寬不宜嚴”的看法,提出了客家文學研究應注重文化內涵挖掘的原初要義。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吳良生博士從客家文學、客家文化的產業化發展視角,梳理了客家文學、文化產業化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在客家文學生產與現代文化IP融合發展的層面上,提出了客家文學文化產業化發展及現代運營的創新化嘗試路徑。

  論壇最後,與會的專家和學者與聽會的青年學生進行文學現場的親密互動,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客家文學”對青年之影響及“客家文學”未來的發展走向等問題展開了較為熱烈的對話、討論、辨析和釋疑,為“客家文學如何走向青年”和“青年該如何擁抱客家文學”提出了多維的思考及理解,把握並引導了青年學生學習和研究客家文學(文化)的未來方向。

  (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