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潘兆民語中評:馬英九訪大陸發出和平之聲

2024-03-26 00:23:26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3月26日電(記者 方敬為)馬英九將於4月1日到11日率台灣青年訪問大陸。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馬訪陸有助緩和兩岸緊張情勢,尤其訪團成員以台灣青年為主,能傳遞期盼兩岸和諧發展的台灣民眾意念,參加祭黃帝陵大典則凸顯兩岸連結,主動發出和平之聲,避免台灣落入美國對抗中國的戰略陷阱。

  潘兆民,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政治系兼任教授、兩岸關係研究院執行長、台灣中區教授協會常務理事,曾任東海大學國際教育合作處副國際長、東海大學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主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系訪問學者及上海復旦大學訪問學者。

  馬英九基金會2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馬英九應中國大陸邀請,將於4月1日到11日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訪問廣東、陝西與北京,並出席祭黃帝陵大典。這是馬英九繼2023年3月27日到4月7日訪陸後,再次應邀到大陸訪問。此行團員包括馬英九、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總統府”前專門委員王光慈、“國安會”前諮詢委員邱坤玄、20名“大九學堂”學員。

  對於馬英九再度訪陸,潘兆民表示,馬這次訪問大陸的時間點巧妙,首先是近期發生214金門漁船事件,導致金廈水域情勢升溫,乃至於台海穩定出現變數,加上近來有消息指出,美國依據“2023年國防授權法”,派遣美軍特種部隊顧問駐金門、澎湖等地協訓,美國對台戰略部署檯面化,讓美中台關係嚴峻。馬英九在此時此刻赴大陸參訪,顯然有緩和兩岸對立的目的。

  他認為,馬英九在兩岸緊張之際帶領台灣青年參訪大陸,是一個讓雙方緊繃氣氛和緩的好方法。馬英九畢竟是前任台灣領導人,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台灣民意,尤其是認同兩岸和平、和諧、共同發展的民意,可以透過馬英九訪陸,向大陸官方傳遞和平且正面的訊息,適當的讓大陸瞭解台灣內部其實仍有很大部分的人民寄望兩岸共榮。

  潘兆民指出,馬英九的行動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台灣在民進黨的主政下,落入美國對抗中國的戰略陷阱當中。其實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對台灣最有利的方法就是去經營兩岸關係,過去馬英九執政的時代就是最佳例證,台灣可以透過兩岸關係這槓桿去向美國談判,現在台灣則是自願放棄兩岸籌碼,甘願受制於美國的抗中調度,這是相對危險的處境。

  潘兆民說,當台灣只打算服從美國,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很容易“被工具化”,無形之間成為美國抗中的前沿,對台灣的安全毫無助益,反而可能成為犧牲品。馬英九再度訪問中國大陸,就是在示範如何尋找中美之間的突破點,如何在中美競逐當中找到一個立足空間,這也凸顯民進黨政府無能為力之處。

  他指出,其實自從214金門漁船事件發生後,大陸民間、網路社群對台灣不滿的聲浪高漲,若由民進黨政府持續採取對抗的調性,台灣的未來恐怕堪憂,馬英九到中國大陸訪問,順帶將台灣的反戰、和平、兩岸友好的民意傳遞出去,兩岸彼此有望堆疊善意、阻止敵意螺旋。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