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數據

中評數據:港人對基建態度如今改觀

2022-12-28 00:13:48
圖1 近期香港社交媒體對將軍澳-藍田隧道通車關注話題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2 12月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其相關道路關注度按日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3 2017至今香港社交媒體交通擁堵話題聲量按年變化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4 2017年至今香港社交群組交通擁堵話題聲量按區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5 2017年至今香港社交媒體基建工程平均關注度與負面情緒佔比按年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6 近年部分建成基建工程香港社交媒體平均關注度與平均負面情緒按時間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電/造價151億港元、為期六年的將軍澳-藍田隧道正式通車,同時使用超過30年的將軍澳隧道將不再收費。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分析香港社交媒體上的數據得出結論:隧道通車次日即立刻紓解將軍澳隧道近20年來的“車龍”,令不少居民都感覺到過海實實在在變得通暢;香港基建進入集中收成期,過去兩年多個項目陸續建成,切實便利民眾出行生活的同時,亦令民眾對基建態度改觀。

  如圖1所示,12月10日,特首李家超主持將軍澳-藍田隧道啟用剪綵儀式,並乘坐大巴來回體驗大橋雙向全程。11日,隧道及跨灣大橋正式通車。通車當日,市民踴躍試用新車道,一度造成隧道大排長龍,引發網民關注。但通車次日,即通車後第一個工作日,有媒體報導,得益於新路通車,原本擁堵近20年的將軍澳隧道情況大幅好轉。有KOL在YouTube上進行測評新路線上下班路況,評論區也紛紛點讚新隧道明顯改善通勤體驗,甚至有不少居民表示日後會重新考慮出行方式,可見新隧道通車確實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圖2所示,將軍澳-藍田隧道有效緩解了將軍澳隧道多年以來的擁堵,但也引發各界對於將藍隧道通車加重其上下游的茶果嶺隧道以及東區海底隧道的車流壓力。而事實上,如圖3所示,由於道路規劃滯後、設施老化,跟不上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與日俱增的出行需求,交通擁堵已經成為香港市民日常困擾的問題質疑。其中,如圖4所示,屯門區目前仍是香港堵車焦慮的重災區。由於政府規劃程序問題,新市鎮往往出現已經建成、居民已經大量搬入卻仍缺乏充分的道路配套,令擁堵變成屯門居民的日常。

  如圖5所示,長期以來香港市民對於政府的基建工程觀感不佳。一方面是由於亂港勢力操作“大白象”議題抹黑改善民生的基建項目,另一方面多數基建項目建設週期過長,經費屢屢超支確實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而如圖6所示,近兩年,隨著沙中線兩段投入運行以及將藍隧道通車,香港進入基建的小“收成期”;而沙中線與將藍隧道建成,加強了香港南北的聯繫,極大緩解了大批居住在新市鎮的市民通勤的壓力。基建工程改善生活真實可感,讓市民感歎政府這筆錢“花得值”,對基建項目觀感也逐漸回暖。

  中評智庫認為,基礎設施建設惠及民生,產生就業崗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更對區域發展有著長足深遠的裨益。將軍澳-藍田隧道通車,改善了將軍澳居民出行的老大難問題,更證明了香港迫切需要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老城區設施老化、新市鎮配套不足的重點問題。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後,立法會少了“拉布”抹黑,基建惠民紅利也廣泛充分展現,香港市民對於基建態度亦出現改觀,政府應當抓住這一綠色窗口期,積極進取推出有針對性的基建項目,破解市民切身體會的“痛點”,讓廣大香港民生獲得感、幸福感更強!

 (記者:何誠;分析師:舒曉葉;工程師:連港東;研究員:宋漾心)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