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數據

中評數據:港隊亞運佳績具極大影響

2023-10-09 00:11:45
圖1 香港社交媒體涉2023年杭州亞運與2018年雅加達亞運的輿情關注度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2 2023年杭州亞運獲獎牌數最多的前十個國家或地區(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3 香港社交媒體涉杭州亞運討論中關注度排名前十的香港男性及女性運動員與團隊(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4 本屆杭州亞運期間社交媒體對香港運動員獲獎賽事議題的關注度及正面情緒佔比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5 近三個月以來社交媒體對香港前景的信心指數變化及涉體育議題在當中的影響力(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6 2018至2023年特區政府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預算開支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7 2018至2022年香港體育學院精英運動員數目及其精英培訓系統對精英運動員的財政資助額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成功舉辦。香港此次派出歷來最大規模的930人代表團出戰,當中包括681名運動員參加40個體育項目。香港健兒在亞運會上的表現優秀、成績優異,共包攬了8金16銀29銅53枚獎牌,在輿論場內收穫了大量誠摯的祝福與掌聲。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對香港社交媒體輿情數據以及官方機構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後得悉:香港運動員實力日益提升的背後,既離不開運動員自身的不懈努力,也少不了特區政府在推動與支援本地體育事業發展方面的持續投入。成績斐然的香港運動員在激勵更多年輕人參與體育運動的同時,也將一份份沉甸甸的個人榮譽轉化為集體榮譽,不斷強化著廣大市民對身為香港人的認同感與自豪感,並激勵著香港市民繼續懷抱獅子山精神迎難而上、勇敢前行。

  如圖1所示,對比本次杭州亞運與上一屆雅加達亞運的社交媒體輿情數據,可見杭州亞運的關注度量級明顯高於後者。近年來,隨著港隊在2021年東京奧運以及多項世界錦標賽中屢創佳績,香港市民對香港運動員在世界級賽事中表現的關注度與日俱增。進一步分析杭州亞運期間的社交媒體關注度峰值,可見皆由香港健兒在比賽中的高光時刻所引發,當中包括張家朗、何詩蓓等運動員斬獲獎牌的出色表現,以及港男足創下晉級四強的歷史性時刻等。此外,香港市民除了在社交媒體密切追蹤港隊的亞運賽事進程外,由於本屆亞運有在中國舉辦的主場優勢,故不少市民更是身體力行親身前往現場為運動員打氣助威,他們在社交媒體分享的觀賽體驗,進一步推高了亞運熱潮在香港輿論場的討論度。

  香港市民的踴躍支持極大鼓舞了港隊健兒,運動員們也以亮眼的成績單回報了這份厚愛與期待。由圖2可知,在本屆亞運中,港隊共將53枚獎牌(8金16銀29銅)收入囊中,超越上屆雅加達亞運的46枚破紀錄新高,獎牌總數也在獎牌榜中擠進前10。結合圖1可知,港隊的戰績不僅可圈可點,更是取得了很多歷史性突破,多位運動員合力寫下了香港體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3分別展示了在本屆亞運中關注度最高的男性及女性運動員與團隊,可見躋身前列的體育健兒/團隊幾乎都為獎牌的進帳立下汗馬功勞,部分還是在東京奧運中一舉成名的標竿性人物,例如關注度最高的男性運動員張家朗,本次不負眾望再以“劍神”之勢稱霸賽場,在劍擊男子花劍項目中斬獲金牌;另同樣在東京奧運中嶄露頭角的“女飛魚”何詩蓓,也在女子100米與200米自由泳中奪得桂冠。由於劍擊與游泳近年來日益成為港隊的突出強項,故除張家朗與何詩蓓外,其他在此二領域表現不凡的運動員也備受矚目,包括摘得50米自由泳銀牌的男子游泳選手何甄陶、合力贏取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賽銅牌的歐鎧淳、譚凱琳等人;還有男子花劍選手蔡俊彥、女子重劍領軍人物江旻憓和女子花劍選手陳諾思,三人皆因在個人賽中奪取銅牌而收穫大批點讚。

  在本次亞運之行中,香港運動健兒除了在傳統強項上不斷精益求精外,在一些以往曝光度較低的領域也碩果累累,更是刷新了多項歷史紀錄。在男性運動員與團隊方面,香港男足代表隊首次奪得晉級4強的佳績,在輿論場內掀起一片歡欣鼓舞的激昂情緒,也引發社交媒體近日對其關注度飆升至第二高位;而助港隊奪得首金的雙人單槳無舵艇運動員王瑋駿和林新棟,同樣令港人眼前一亮、大為驚喜;還有在高爾夫球男子個人賽中一舉奪金的22歲新星許龍一,也改寫歷史拿下港隊在亞運高球項目上的首枚獎牌,引來一片喝彩。同時,女性運動員與團隊,較為奪目的則有在跳遠項目上摘銅的俞雅欣,其不僅以6米5的成績打破香港紀錄,更實現了港隊在田徑賽場上“零的突破”。

  香港運動員連日來的精彩表現,起到了振奮人心的極大鼓舞效應。從圖4可見,自杭州亞運開幕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該議題的關注度持續居高不下,而且相關輿情中的正面情緒佔比更是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高位。目睹香港健兒在國際賽場上盡情馳騁、綻放光芒,絕大多數市民都為他們感到由衷的喜悅與欣慰,更堅定了自身作為香港人與中國同胞的自豪感與歸屬感。正如南非國父曼德拉所言:“體育事業非常重要,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它能鼓舞人心、團結人們,它無可取代。”

  香港運動員在本屆亞運中所展現的拼搏形象、頑強意志,在增進社會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同時,也再度喚起了民眾對於象徵港人發奮向上生活態度的獅子山精神的記憶。在目前全球大環境不甚明朗的後疫情時代,香港在經濟、民生、對外關係方面面臨重重挑戰的情況下,香港健兒再度藉由體育的魅力與力量,充實並增進了廣大市民不屈不撓、共渡時艱的信心。據圖5可知,杭州亞運期間,香港社交媒體對本地前景的信心有明顯躍升,更飆至近三個月以來的最高峰值,體育議題在當中的影響力尤為顯著,在最近兩周皆突破50%的較高水平,足見體育運動所擁有的強大正向感染力。

  香港運動員成功的背後,無疑離不開體育界多年來的長期耕耘,包括運動員自身的刻苦訓練以及背後專業團隊的指導支援,同時也包含香港特區政府持續的政策導向和資源投入。自2002年定下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與盛事化三大發展目標以來,特區政府一直朝這個方向不斷推進,各項政策措施的成效也日益顯現;近年來更是不斷增撥資源、優化政策,積極引領香港體育事業邁上新的台階。綜合圖6、7可知,香港特區政府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預算開支由2018至2019年度的50億元增至2022至2023年度的69億元,增幅近四成。作為協助特區政府執行精英體育培訓的重要機構——香港體育學院也全力支援本地精英運動員的發展。2018至2022年,香港精英運動員數目從498人增至547人,體院為其提供的財政資助額亦明顯上升,為香港體壇培育新秀提供了強大後盾。港隊近年來在東京奧運、杭州亞運等國際賽事上屢創佳績、揚威不斷,正是特區政府對體育事業持續投入所取得的顯著成果。

  香港特區政府在體育領域所發揮的積極影響無疑值得肯定,同時也有部分輿論指出,要推動體育事業的長足發展進步,特區政府還需加大力度促進體育的產業化與專業化。如以立法會議員霍啟剛為代表的體育界,呼籲特區政府在推動體育產業化時需有長遠且完善的規劃,包括建立完善的體育產業生態鏈、協助運動員及運動相關專業獲得更好的待遇及出路等。此外,前體育專員楊德強也表示,香港未來應培訓更多的運動行政、市場推廣人才,從而為日後承辦大型國際賽事及時做好推廣及配套,以提升各體育屬會的管治效能。

  中評智庫認為,港隊在亞運會上的出色表現,不僅為香港和國家的體育事業增光添彩,也為香港社會帶來極大的正面影響。一方面,港隊健兒們的優異成績激發了香港市民對體育事業的熱情,促進了社會體育運動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團結拼搏的香港體育精神為社會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增強了香港市民的身份認同和民族自信,也給予了當前面臨內外因素挑戰下的香港市民更多信心與鼓勵。對於邁向“由治及興”階段的香港社會而言,需要的正是這種能夠團結民心、促進和諧的正向動力。展望未來,體壇人士要肩負使命,借助自身影響力傳遞正能量,加強香港市民的凝聚力與自豪感;特區政府也應提供更多支持,把握好連同大灣區城市共同舉辦下一屆全國運動會的機遇,進一步促進體育文化的繁榮和體育產業的成長,為香港社會的整體發展帶來更大裨益。

 (記者:林昊,分析師:方來牟,工程師:吳悅檸,研究員:林東陽)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