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休閒觀光

中評鏡頭:額爾古納河濕地行引台胞稱讚

2023-08-09 00:46:48
沿途居住著許多俄羅斯族人,此為俄式建築,為尖頂設計。(中評社 蔡卓君攝)
沿途居住著許多俄羅斯族人,此為俄式建築,為尖頂設計。(中評社 蔡卓君攝)
  中評社呼倫貝爾8月9日電(實習記者 蔡卓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大美濕地觀景平台上,台胞溫三郎俯瞰額爾古納河濕地風景時不自覺地吟唱出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他表示,“站到觀景台上從高處俯瞰濕地風景,才真正體會到了那種心境開闊的感覺,這真是太奇妙了!”

  8月8日下午,暢享藍天淨土--台胞生態文明體驗繼續開展,第二站來到了額爾古納河生態濕地公園,該濕地公園位於我國大興安嶺西側,額爾古納河東岸,是我國保持原狀態最好的沼澤濕地,也是面積較大的濕地,總面積達1260平方千米,被譽為“亞洲第一濕地”。此外,額爾古納濕地位於根河、額爾古納河、得爾布幹河和哈烏爾河交匯處,這些河流為濕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農業主要是以畜牧業為主,具有很好的生物多樣性,這裡是世界鳥類保護的重要區域。
   
  “這裡的房子搭建方式很獨特,是樹木直接砍下壘起來後搭建成純木頭的房子,這也被稱為林區的‘木刻愣’,”在去往濕地的路上,跟團導游楊中浩向成員介紹道,“這裡俄羅斯族比較多,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俄羅斯式樣的建築,常見為尖頂,”台胞們在沿途看到美麗的俄式建築時紛紛拿出手機記錄拍照。

  來到濕地內部的飛龍橋生態康養步道時,台胞們紛紛拿出相機合留念,他們表示,這裡的風景真的是難得一見,一定要記錄下來。“相傳這裡古時候有很多飛龍盤旋在根河上方,故而得名,”濕地工作人員楊楠向大家介紹道。

  “你看,這個鬆鼠竟然不會躲起來!”台胞們在看到鬆鼠時紛紛驚呼並第一時間拿出手機拍照,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的鬆鼠不怕人,平常還可以用面包屑對它進行投喂。

  成員們爬過318級台階,依次走過了望崖橋、白樺林、觀景台。楊楠向成員們介紹道,望崖橋可以看到大興安嶺的瀑布,湖水清澈見底;漫步在白樺林時,聽說白樺樹就是當地特色飲料樺樹汁的原料,成員紛紛驚嘆;在觀景台,成員們看到了大興安嶺森林和呼倫貝爾草原的過渡帶,這個過渡帶也是當地非常有特色的一道風景線。

  台胞楊馮雯在游覽後不禁感慨,“在這裡生活很快樂很幸福,慢節奏的生活、清新的空氣、親切的大自然,這和台灣真的很不一樣,在台灣也很難體會到這種感受。”

  暢享藍天淨土——台胞生態文明體驗行由內蒙古自治區台辦主辦,呼倫貝爾市台辦承辦的,來自台灣的20餘名台胞將在海拉爾區、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室韋鎮、滿洲裡市體驗內蒙古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感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瞭解內蒙古自治區堅決扛起建設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政治責任的信心和決心。
濕地工作人員為成員講解(中評社 蔡卓君攝)
成員在石碑前合影留念。(中評社 蔡卓君攝)
望崖橋(中評社 蔡卓君攝)
成員在望崖前合影留念。(中評社 蔡卓君攝)
成員在品嘗稠李子。(中評社 蔡卓君攝)
成員在額爾古納河濕地公園合影留念。(中評社 蔡卓君攝)
額爾古納河濕地公園景觀。(中評社 蔡卓君攝)
此為濕地景觀內生活的小松鼠(中評社 蔡卓君攝)
額爾古納河濕地公園景觀。(中評社 蔡卓君攝)
飛龍橋生態康養步道。(中評社 蔡卓君攝)
飛龍橋生態康養步道。(中評社 蔡卓君攝)
成員在觀景台前合影留念。(中評社 蔡卓君攝)
成員漫步在飛龍橋生態康養步道(中評社 蔡卓君攝)
大興安嶺森林和呼倫貝爾草原的過渡帶,是獨具特色的一道風景線。(中評社 蔡卓君攝)
台胞溫三郎在觀景台上觸景生情,吟唱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中評社 蔡卓君攝)
在觀景台上俯瞰的濕地風光。(中評社 蔡卓君攝)
喊泉(中評社 蔡卓君攝)
在觀景台上俯瞰的濕地風光。(中評社 蔡卓君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