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軍情聚焦

揭秘八一隊雷霆玫瑰:女特技飛行員幕後故事

2014-11-13 11:29:48
首秀中國航展的中國空軍4名殲擊機女飛行員,與作者合影。
首批女特技飛行員餘旭明信片。
  雷霆玫瑰 勁舞藍天

  ——為首秀中國航展的中國空軍4名殲擊機女飛行員而歌

  2014年11月11日,廣東珠海,迎來中國空軍成立65周年紀念日,第十屆中國航展開幕日。

  珠海的清晨,被人群的歡呼聲喚醒。上午10時許,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6架殲-10表演機,拔地而起,直入雲霄,以炫麗的“空中芭蕾”,為空軍65歲生日獻禮。

  殲-10落地,飛行員餘旭和陶佳莉挽著頭髮,微笑著對觀眾們打招呼。她們倆,和盛懿緋、何曉莉,同為中國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飛行時間都在800小時以上,都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慶典上飛躍天安門。她們是“雷霆玫瑰”,也是懂得飛翔的鳥兒。

  我心飛翔,高處風景美……在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中,一則叫做《我心飛翔》的小品讓人記憶猶新。小品中的原型,就是中國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

  9月16日,北京,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上校,在第十屆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公布,中國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將駕駛殲-10表演機首秀中國航展。消息一經發出,引發公眾對這些“女漢子”們的好奇。

  因著這份好奇,我有幸在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轉場珠海參加航展之前,在天津“大本營”與4名殲擊機女飛行員一番暢談。

  那天晚上,我是坐在會議室裡等她們進來的。第一個走進房間的是何曉莉,她將短髮利落地扎起來,身著空軍夾克,笑著和我打了招呼,氣氛便一下子柔和起來。接下來的“依次亮相”,每一眼都可以用“悅目”來形容,印象中的“剛”和見面時的“柔”融在一起,仿佛再一次走大學校園,清爽又新穎的心情不覺而至。

  採訪中,4名女飛行員告訴我,針對此次航展,他們從10月份,就開始進行了針對性訓練,創新了一批飛行動作,飛行強度、工作節奏也均相應所增加。主飛3號機的何曉莉介紹,在這些新加動作中,她認為六級筋鬥的難度是最大的。

  何曉莉說,之所以六級筋鬥的難度最大,是因為編隊飛行中,每一架僚機都需要根據前後機機位做調整。她舉了個例子,若1號機修正一次,3號機則需修正兩次,後面的僚機再相應增加到四次,而正是修正量調整的不穩定性,增加了這個動作的難度。

  由於是第一次參加國際航展,姑娘們也難掩欣喜,她們說,中國航展與一般的飛行表演不一樣,這次更多的是給飛行愛好者展示飛行實力的舞台。

  殲擊機超音速飛行,機動性能強,操作技術難度大。目前,世界上僅有美、英等少數國家培養了少數殲擊機女飛行員。與男性相比,飛殲擊機對女性身體、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採訪過程中,女飛行員們表演出的多是一股“不讓須眉”的勁兒,但她們也承認,女性在獨立駕駛單機特別是表演機時,相對於男性,需要對自己體能和毅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餘旭是個典型四川姑娘,外表嬌小可人,交談後,發覺是個很有想法的女孩。她的體型在4個女飛裡面看上去是最瘦小的,她說男女飛行員確實是有區別的,女生的天生空間定向能力跟男生相比空缺,這其中有先天也有後天的因素,但小身體裡蘊藏著大能量的她又笑著說,我覺得可以克服。

  空中過載是飛行員在高空高難度飛行時,必須要克服的挑戰之一。飛機在作轉彎,拉升,俯衝,倒飛等等機動動作時會受到發動機推力,空氣阻力,升力和重力的綜合作用。這個道理就好像我們平常在坐過山車時會感覺身體不適,執行高難度飛行時的過載力可想而知。據介紹,在專業抗載荷訓練中,飛行員的達標標準是7個G,這就相當於七倍的體重加在人身上,長時間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是很難受的,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也非常高。而對於女性的身體機能來說,更是一項不小的挑戰。一旦過載量超過可承受範圍,便會出現“灰視”甚至“黑視”的現象。採訪中,何曉莉告訴我,7個g可以瞬間達到,如果持續時間短是可以承受的,但因為女性的大腦供血量比男性要低,時間稍長難受的感覺就很明顯。

  但在日常訓練過程中,男女飛行員的訓練科目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即使在空中過載過量,也必須有辦法克服,盛懿緋介紹說,一般她會採用h p 呼吸法,短促地呼吸,使肌肉緊張,降低血管壓縮能力,當腦袋回流血液的速度減慢時,就不容易出現“灰視”或者“黑視”。此外,盛懿緋還向我們介紹,除了空中過載之外,飛行過程中的另一大危險是出現錯覺,即在複雜的氣象環境下,雲層後,能見度低,人極易出現錯覺。

  其實不難想象,從一名普通的女孩到可以承受高強度飛行的殲擊機女飛行員,這些姑娘們走過一段很長的路。2005年5月,中國空軍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在第8批女飛行學員中選拔培養殲擊機女飛行員。當年9月,經過嚴格的選拔考核,來自12個省市的35名幸運兒,從20餘萬名應屆女高中畢業生中脫穎而出。而當我們問到這幾個姑娘為何選擇這份志願時,她們都用了同樣的表述:挑戰,熱愛。

  “挑戰自我,高飛遠航”,是餘旭現在的座右銘。而當初,餘旭在看到招飛的信息後早早自己下了決心,回去和爸爸媽媽商量時他們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怎麼會堅定地選擇了這份神秘又富有挑戰性的職業。

  “每一次飛行都是新的起點”,陶佳莉對我說。陶佳莉的個性隨和、灑脫,平時酷愛打籃球,她說本來高三畢業後想考警察,後來在報紙上看到招女飛行員時,她覺得就像為她量身定做一般。

  飛行員的選拔標準極其嚴苛,這是中國空軍的一貫作風,更是對飛行員自身負責的表現,女飛們在回憶起當年的選拔程序時,仍然印象深刻。

  不僅要有全面細致的身體檢查,心理考核和體能考核也是很重要的參照。而讓盛懿緋印象頗深的,是當時為抗眩暈測試而設置的電轉椅,轉久了會產生錯覺,更別提一個尚未接受訓練的18歲的孩子。

  誰料到,這把轉椅一轉就轉了五年。2009年4月,首批16名女飛行員圓滿完成了初教機、高教機所有訓練課目,以全優的成績完成所有課目的學業,正式編入作戰部隊,使中國成為第8個擁有戰鬥機女飛行員的國家。

  回憶起第一次衝上雲霄的那一刻,從姑娘們的眼中,我們看到了夢想最初的樣子。何曉莉說,“第一次上天時非常興奮,一點都不緊張,那時是在春天的哈爾濱,經過了漫長的冬日,飛上天空後驚喜地看到,地上的草綠了,很多地面上看不到的風景,竟都在空中都看到了。直到今日,每當看到戰友們的飛機一架一架起飛,她的內心仍是激動二字,曉莉說,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在她看來,悅耳動聽。

  在外人眼中,這份職業承載著責任、榮譽和快樂,然而這些二十幾歲的女孩子們所要承受的,更有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如果將一年的時間分成十分,姑娘們說,八分多的時間她們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她們說,有時候也會去羨慕身邊同齡人,當她們在辛苦地進行飛行事業時,看著身邊的同齡人心裡也會羨慕,但那只是瞬間的感覺,餘旭說,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追求也不一樣。青春無悔,是她對自己選擇的概括。她說,即使如果有一天不飛了,也會覺得這是一段青春飛揚的時光。

  駕駛一座“龐然大物”勁舞藍天,並不是每個女孩都可以擁有的人生體驗。在採訪過程中,四川姑娘餘旭的一句話讓記者印象深刻。她說,女孩開戰鬥機,並不是全天下的所有女孩都可以做到的,在空中馳騁的自由快樂,她想就是那種好,讓她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採訪結束後,心裡是一種深深的滿足和對飛行職業的敬重,誠心地祝願這些勁舞藍天的美麗鳥兒,永遠懂得如何飛翔……

  來源:深圳衛視
首批女特技飛行員盛懿緋明信片
首批女特技飛行員何曉莉明信片
首批女特技飛行員明信片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