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軍情聚焦

美英澳核潛艇項目進展緩慢

2023-06-16 11:38:59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據外媒6月8日報導,澳大利亞海軍核潛艇特遣部隊負責人日前在議會國防預算聽證會上,介紹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項目的最新情況,暴露出其不穩定的現狀及不確定的未來。

  事實上,自2021年美英澳核潛艇合作計劃公布伊始,便遭到國際社會諸多質疑,但三國一意孤行推動該計劃實施。此次澳海軍官員披露的內容,展現出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首先,潛艇型號和交付時間尚未確定。由於美英兩國無法立即為澳大利亞建造新型核潛艇,三國領導人在今年3月的會晤後表示,澳大利亞將首先從美國購買3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根據此次聽證會上披露的方案,澳海軍將從美國購買兩艘二手潛艇和1艘新造潛艇,其中二手潛艇的預期使用壽命將超過20年。然而,澳大利亞至今無法確定他們將得到的是弗吉尼亞級III型還是IV型核潛艇,也不知道美國何時能完成交付。

  其次,新建核潛艇的數量有待進一步商議。按照目前的方案,英國將主要負責設計其餘5艘新型核潛艇,它們將採用美國的技術,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完成建造。考慮到英國造船業能力有限,生產線建設時間尚不確定,澳大利亞可能會再向美國購買兩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如此一來,澳大利亞究竟是按原計劃裝備5艘新型核潛艇,還是只裝備3艘新型核潛艇以滿足裝備8艘核潛艇的總目標,都還是未知數。

  澳大利亞政府計劃為核潛艇項目投入2680億至3680億澳元(約合1810億至2485億美元),但整個項目的主導權掌握在美國手中,澳大利亞只能被動適應。

  首先,項目推進屢遭阻礙。最初,澳大利亞尋求與美國共建新潛艇,被拒絕後,只得退而求其次與英國合作。然後,因為進度問題,轉而購買美國的潛艇作為過渡,但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出的方案,不僅沒有設定潛艇轉讓期限,也沒有指定具體型號,還要求澳大利亞向美國的潛艇工業基地投資。

  其次,國產化目標基本上無法實現。澳大利亞最初希望通過更新潛艇來創造就業機會,推動本國潛艇工業的發展,因此在與法國簽訂的12艘潛艇建造協議中,明確要求全部潛艇在澳大利亞建造。其採購協議轉投美英後,澳大利亞仍設想全部8艘核潛艇均在本國建造。在新舉行的聽證會上,澳海軍明確表示,1艘新造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將在美國完成建造,第一艘新型核潛艇也計劃在英國生產,再加上兩艘採購的二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意味著澳大利亞最多只能在本國建造4艘核潛艇。如此少的數量能否帶動配套產業發展,引發澳國內的強烈質疑。

  再次,澳潛艇部隊可能出現力量斷檔。澳海軍目前裝備的柯林斯級常規潛艇是20世紀90年代的產品,技術落後、艇體老化、維護困難,原計劃於2026年全部退役,後延長至2036年。據英國媒體報導,雖然英國和澳大利亞將合作生產新型核潛艇,但最快交付時間也要到2040年,澳自行生產的核潛艇交付時間將更晚。除非美國同意並按時交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否則澳海軍水下力量將出現斷檔。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的簽約國,澳大利亞決意與美英開展核潛艇合作,加劇了地區核擴散的風險。雖然美英辯稱“核動力潛艇是核推進系統,而非核武器系統”,但美英澳核潛艇項目涉及向澳大利亞轉讓數噸武器級高濃縮鈾,遠超對核燃料的需求。

  此外,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一面宣稱支持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機制,一面積極推進核潛艇合作,妄圖拉小圈子、強化前沿威懾,維持地區霸權。此舉可能引發更多核力量介入,加劇地區軍事對抗的風險。

  來源:中國國防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