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軍情聚焦

中國海軍的“死穴”被美專家找到?真相是這樣

2018-01-23 09:14:20
廈門艦入列儀式。
在美軍迪戈加西亞基地停靠的SSGN 728佛羅里達號巡航導彈核潛艇。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一家美國媒體20日報道,美國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高級研究員吉原恒淑日前在華盛頓世界政治學院發表演講時說,到2020年,中國海軍服役艦艇數量將達到世界之最。不過,該專家也認為,中國海軍最大的弱項是反潛反水雷,並建議美軍充分利用這些弱點。

  報道稱,吉原恒淑表示,從2007到2017十年間,中國海軍服役的驅逐艦數量從6艘增加到16艘,護衛艦數量從2艘增加到27艘,輕型護衛艦從0艘增至2017年的37艘,中國海軍在2018年還將新增13艘艦艇,艦艇總數量可達93艘。吉原恒淑曾擔任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亞太研究項目主任,並與人合著了《紅星照耀太平洋:中國崛起與美國海上戰略》一書。

  吉原恒淑表示,美中在亞太地區的海軍力量平衡正在逐漸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他說:“這可能需要美國考慮一種非對稱的途徑,不是與中國硬碰硬,而要考慮攻擊中國弱項的途徑,利用中國的弱點,而不是與中國的強項直接競爭。”他還說:“這不僅是對美國的要求,也是美國盟友和那些硬件上與中國相比更小、更弱的國家需要做的。”吉原恒淑解釋說,這意味著要攻擊中國海軍不能輕易彌補和扭轉的弱項,即使能彌補,也要讓中國付出極大代價。

  吉原恒淑說:“中國一個長期弱項是反潛艇作戰能力。不過,中國已意識到這個弱項,正在通過一系列措施進行彌補。”在回答問題時,該專家還以反水雷措施為例稱,掃雷是一種十分危險、費力又非常消耗資本的工作。它需要很多訓練,才能維持高水平掃雷技術。美國需要考慮的是,有沒有辦法讓中國為提升這類領域的能力進行投資。吉原恒淑說,該策略的另一個作用是迫使中國轉移資源配置,在修補自身弱項的過程中減少對進攻性武器的投入。中國在反水雷和反潛艇作戰方面多花錢,在進攻性導彈方面就會少花錢。

  《環球時報》報道,一位匿名中國軍事專家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報道是美國專家一貫過度渲染中國軍事力量的延續,為發展美國海軍軍事實力尋找借口。一般來說非對稱作戰是弱勢一方為打敗強勢一方,針對對方某方面弱點進行軍事發展。美專家試圖把美軍裝扮成弱勢一方,這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

  這位專家認為,該報道本身也充滿矛盾,首先它認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服役數量將會成為世界第一,並認為將超過美國。這完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渲染。這些年中國海軍像“下餃子”一樣造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之前的短板。看看中國海軍此前的家底就可以知道了,“5艘艦、284條漢子就是當年南海艦隊的家底”。再看看美軍,光以美國現役建造數量最多的驅逐艦“伯克”級為例,從第一艘艦上世紀90年代初服役到目前,美軍已經建造並服役了幾十艘該型驅逐艦,雖然都叫“伯克”級,但其中一代又一代的改型一直在進行,而該級軍艦仍在美國造船廠中加緊建造。中國現役的驅逐艦,把新的舊的都算上,即便中國各大造船廠加班加點,想要超過美國海軍仍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這位專家也認為,美專家提到的中國海軍弱點在未來海戰中是致命的,中國海軍正在逐漸彌補短板。除了這兩方面,中國海軍還有多種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比如航母、核潛艇等大國標配武器,美國認為中國潛艇噪音大、反潛能力弱,而以潛制潛是反潛的好方法,反潛能力弱也會影響其他方面,因此中國也要盡量彌補其他短板。該專家強調,中國海軍發展是為了提高自身防禦作戰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維護海外利益,並不是要和美軍一爭高下。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