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陸新聞

漳州詔安:村企共建以強帶弱

2023-06-10 13:21:08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人民網報道,近年來,漳州市詔安縣通過開展“萬企興萬村”“百企幫百村”“同心121”等系列行動,扎實推動村企共建,走出一條村與企業互為依托,以強帶弱、以企帶村、以工促農、共謀發展的康莊大道,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中,交出了一份以產業引領全面振興的優秀答卷。

  改造帶走腥臭味 西梧蝶變新農村

  沿著西梧村的媽祖休閑文化公園的山坡拾級而上,只見幾棵榕樹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綠化帶中,微風輕拂,樹葉被吹得“沙沙”作響,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村落裡,一排排閩南特色鄉村別墅格外亮眼,道路寬敞整潔,構成一幅富美新農村的圖景。

  西梧村位於詔安縣四都鎮南部,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沿海村莊。在2014年之前,西梧村是詔安縣出了名的後進村,一句俚語“西梧路顛、西梧水鹹、西梧人人嫌”,道出了當時西梧村的貧窮與落後。“以前,村裡房前屋後、水溝裡都是生蚝殼,生蚝殼不僅會散發臭味,還會吸引蚊蟲、蒼蠅,人還沒到村口就能聞到腥臭味。”談起西梧村的過往,黨支部書記吳志雄直搖頭。

  10年間,從一個“路顛水鹹人人嫌”的後進村到“山清水秀人人誇”的致富村,西梧村是如何打這場“翻身仗”的?改變是從西梧村與福建瑪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聯姻”開始的。

  瑪塔公司落戶後,西梧村與公司立足濱海漁村特色,積極挖掘優勢資源,整合村內廢棄房屋、空閑土地發展特色項目,形成了牡蠣加工、漁業養殖、鄉村旅游等產業體系。

  “瑪塔公司進駐後,首先改變的是村莊的環境。”吳志雄說,村民取完牡蠣肉之後的牡蠣殼沒有使用價值,長期堆積在村裡,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也制約了牡蠣產業的發展。企業進駐後,新建了牡蠣加工中心,并負責處理以往堆積在村裡的廢棄牡蠣殼。村支部制定村規民約,要求全村牡蠣加工必須集中在加工中心加工,廢棄牡蠣殼由村民運到瑪塔公司。<nextpage>

  “瑪塔公司將牡蠣殼進行加工,制作成土壤改良劑,實現變廢為寶。”吳志雄介紹,村裡不再有牡蠣小作坊,牡蠣殼的堆放問題也解決了,環境得到了改善。同時,西梧村還在全縣率先建立村級污水處理站,實現“雨污分流”;生活垃圾實行分類、定點堆放、清運,實現生活垃圾不入海;修複2座土樓、拆除危舊房,建設西梧休閑公園及公厠,村莊越來越宜居。

  “村支部還通過收回長期被侵占的4800畝灘塗地、1280畝蝦池并進行公開招投標,十年租金共為村集體創收3775萬元。”吳志雄介紹,通過對灘塗、蝦池進行升級改造,引進泥蚶、花蛤、美國蚶等品種,特別是培育西梧越冬魚苗“赤嘴孟”,魚苗遠銷海內外,大大提升經濟效益。

  瑪塔公司還健全牡蠣產業全產業鏈條,進一步打通產業發展銷售渠道,實現三產融合、協同發展。同時,還帶動村民科學養殖,提高生蚝品質和產量,增加村民收入。

  短短幾年間,西梧村從貧窮落後的後進村蝶變為一個村強民富的和美村莊,全村總產值從3000萬元提升到1.38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提升到408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從6800元提高到3.5萬元。西梧村先後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省文明村”“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十個典型示範村”“全省鄉村振興試點村”等稱號。

  引茶旅融合“活水” 澆灌鄉村振興之花

  從古香古色的迎賓牌坊下穿過,走進司下村,只見遠處群山如黛,路旁綠樹成蔭。許多游客們在富硒產業園的花海中漫步、拍照,農家樂裡飯菜飄香,茶山小道上嬉笑聲不斷。

  司下村地處詔安縣霞葛鎮西南部,三面環山,是革命老區村。曾經的司下村是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土地貧瘠,經濟發展滯後,村民紛紛外出打工。而如今,這座村莊早已甩掉了昔日“後進薄弱村”的帽子,坐擁“省級美麗鄉村”“省級金牌旅游鄉村”等多張名片。這一蛻變還得從“茶”說起。<nextpage>

  2017年,司下村乘著詔安縣政府扶持八仙茶產業發展的政策東風,立足富硒土壤優勢,將村裡的拋荒地建設成富硒八仙茶園;引入福建硒來樂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後,采取“村企聯建”和“支部+公司+基地+茶農”的發展模式,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茶樹1200多畝,村黨支部爭取資金用於完善茶園基礎設施建設,硒來樂公司以茶園為生產基地,為茶農提供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

  “為增強茶農抵抗市場波動風險能力,硒來樂公司按每斤12元的最低保護價向茶農收購茶青,并以每斤0.2元的標准補助村財收入,用於茶園基礎設施日常管護。”司下村黨支部書記江子傳介紹,如今茶園已完成350畝八仙茶種植,以每畝適中產量2000斤計算,預計達產後可幫助110戶茶農每畝年增收1萬元左右,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4萬元,實現了企業、茶農、村集體三贏的局面。

  隨著富硒生態觀光茶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司下村吸引了廣東建饒、平和大溪等周邊群衆前往休閑觀光旅游,地處兩省三縣交界的獨特地理優勢日益突顯,村子迎來了發展鄉村旅游的良好機遇。

  “我們依托現有富硒生態農業,結合保存完好的傳統土樓風貌建築資源,確立了‘富硒生態觀光農業+特色土樓民居體驗+研學文化教育基地’的產業發展思路。”江子傳介紹,司下村逐步形成了以富硒八仙茶種植和富硒蛋雞養殖為產業核心,衍生茶園觀光、研學基地、農家樂等相關休閑觀光產業的富硒生態產業區。

  “夜市最熱鬧時,一天有近萬名游客。”江子傳說,去年村裡投資60萬元在茶山上建設13個小木屋作為固定攤位出租,打造集娛樂、美食、美景於一體的鄉村夜市,并通過土地流轉引入第三方企業開展農家樂項目。農家樂與夜市項目的引入,不僅為村民提供就業增收的機會,每年還可為村集體增收約12.5萬元。

  “下一步,司下村將結合傳統風貌建築,以朱頂紅產學研基地、月亮橋景區、土樓觀光為特色打造土樓民居體驗產業帶,實現一、三產業鏈聯動發展。”江子傳說。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