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海上絲綢之路”(也稱海上絲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的統稱。相對於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對“絲綢之路”的命名來說,“海上絲路”的提法出現較晚,直到1913年才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從此之後,有關“海上絲路”的使用和研究越來越多,劃分也越來越細。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討論,一般對我國海上絲路的劃分大概歸為兩條比較重要的線路:一條是東海航線,也叫“東方海上絲路”,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在膠東半島開辟的“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直至東南亞的黃金通道;另一條是南海航線,也稱“南海絲路”,是西漢時始發於廣東徐聞港到東南亞各國後延續到西亞直至歐洲的海上貿易黃金通道。
“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與發展
“海上絲路”是在大陸文明東漸與河海文明相互影響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經歷了漫長而且線路不斷變化、反覆的過程,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
“東方海上絲路”航線是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開始萌芽,到秦漢時期開始成熟的。它是黃河文明與海洋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果。期間秦始皇派徐福從琅琊郡東渡大海尋仙藥、漢武帝派五萬大軍從山東半島渡海對朝用兵,都與“東方海上絲路”的拓展成熟有關。而膠州板橋鎮古港口在唐宋時期成為北方唯一、也是最大的市舶司,承擔著日韓等國派遣唐使來華的主要海上運輸任務,使“東方海上絲路”達到輝煌。
“南海絲路”起源於西漢時期廣東的徐聞港,興盛於隋唐時期的廣州港。到元朝,泉州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大港,也是“南海絲路”的典型代表。“南海絲路”航線最早是從徐聞、合浦出發,經南海進入馬來半島、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南部的黃支國和今天的斯里蘭卡。唐宋時期,南方沿海諸多港口都開通了通往東南亞、南亞、直到西亞的航線。
“海上絲路”的南北航線在元明時期達到最大程度的交融。元明時期的中國,經濟中心在南方而政治中心在北方,相對先進的航海技術使得南北方之間的海運成為保證南方糧食、絲綢、瓷器等北上的重要運輸方式。在對外貿易上,明朝中期的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更是開創了中國遠洋航海的新時代。
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使“海上絲路”一度被阻隔。南線“海上絲路”在海禁的同時,“朝貢”貿易仍在進行,民間商貿和文化往來也一直沒有間斷,因此明清時期仍在廣州設市舶司。康熙十二年以後,朝廷開海禁,但由於清朝整體實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所以,整個“海上絲路”並不繁榮。
“海上絲綢之路”的作用和影響
從《竹書紀年》中記載了夏帝芒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就“東狩於海,獲大魚”,到秦皇漢武多次派人或軍隊探索海洋和拓展海外,表明“東方海上絲路”的形成在時間上可能要早於陸上“絲綢之路”很多年。“海上絲路”首先是古代中外進行商貿往來和軍事戰備的通道。通過“海上絲路”,中國向韓、日、南洋和西亞等地運送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進入中國的主要有栗子、香料、玉米、番薯、洋葱、藥物、奇禽異獸等。日韓向中國學習制銅、制陶技術;中國從印度學習熬糖(蔗糖)法;印度從中國學習造紙術;中國的火藥、指南針、絲織等技術又傳入大食。
“海上絲路”還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字藝術、宗教信仰、禮儀服飾等向韓日的傳播,主要就是通過“東方海上絲路”實現的。而高麗樂、天竺樂也是通過“海上絲路”進入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的貢獻更是通過“陸海絲路”得到廣泛傳播。同樣,西方文化特別是宗教也是通過“海陸絲路”影響著中國的。隋唐時期,日本通過“東方海上絲路”向唐正式派出19次每次約400人的遣唐使團來華學習、交流;新羅國與唐朝的關係更為密切,據統計,新羅國以各種名義向唐派出使節126次,唐向新羅國派使節34次。明代鄭和從西洋返回時,許多國家都派使者甚至皇帝本人,乘鄭和寶船並帶來特產珍奇,返程時又帶回更多的“禮物”。他們與我國保持了長期友好聯繫和貿易往來。
“海上絲綢之路”對當代的啟示
“海上絲路”的悠久歷史和蘊含的共同價值觀,是全世界建設21世紀繁榮社會、海洋強國的基礎和指南。從古至今,無論是東西方之間還是中國和亞太各臨海國家之間,其社會發展進程、經濟文化形式、社會風俗意識形態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們應該以史為鑒,在“海上絲路”歷史形成的共同文化價值基礎上,去尋找因古“絲綢之路”而交往、融合、合作和共贏的機會和條件。
古代中國作為“海上絲路”的東方起始點,從東亞開始連接起亞非歐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與陸上“絲綢之路”一起組成世界上最長、也是最具開發潛力的經濟大走廊和海上運輸通道。特別是“海上絲路”連接起來的亞太地區,更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當今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同時,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提出“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基礎上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如何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獲得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讓人民過上更加安寧、富足的生活,這需要沿線各國進行智慧對話與合作。“一帶一路”重點戰略的提出就是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角度,為我國與周邊國家處理雙邊關係提出一個合作與對話的新框架,也是給亞非歐等國提供一個和平對等條件下加強交流與理解的新視角。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朱艶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